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還不住手!“恐嚇”教育保護不了孩子!

我們常常說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那到底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呢?

“你再不聽話就有員警叔叔來抓你。 ”

“你不好好讀書就和路邊的環衛工人一樣。 ”

“你繼續哭, 待會就讓護士阿姨給你打針了。 ”

“外面的乞丐沒飯吃, 你不好好吃飯他就會把你背走。 ”

這些是我們家長常用的教育手段, 是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嗎?

我們來看看結果。

“一名九歲男孩被拐後成功被解救, 之後向他詢問在火車站與巡邏員警擦肩而過, 他為什麼沒有呼救, 男孩說:“媽媽說過, 不聽話孩子會被員警抓走, 我不敢喊......”

“家長所謂“最好的教育”, 讓我們瞧不起、看不上環衛工人、清潔工等職業, 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可殊不知有些人連環衛工人清掃的垃圾都還不如。 “

因為有過打針的經歷, 所以孩子們對於疼痛都有些抗拒, 可家長用這種手段來阻止孩子哭泣。 當孩子需要就醫或者遇到危險的時候,

他們可能會拒絕醫護人員的救援, 使得他們失去最佳的救援時間。

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教育?並不是!

這樣的教育只會讓我們的孩子拒絕員警的救援、拒絕醫生護士的治療、拒絕環衛工人的好意, 使得自己落入更加危險的局面!

這樣的“教育”長久的持續下去, 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

造成孩子的恐懼和焦慮

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夠完善, 常嚇唬會增加幼兒的精神壓力和恐懼心理, 使孩子驚恐不安。

若孩子經常被恐懼感占住心靈, 精神就容易受創傷, 發展下去, 還可能會引起口吃、遺尿、失眠、智力發育遲緩, 甚至患神經官能症, 影響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

容易使孩子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

因為孩子對很多事物的認識都是模糊不清的, 嚇唬會使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失去安全感, 使他們變得異常敏感、膽小。

如孩子在玩耍時手碰破了點皮, 家長就大驚小怪, 甚至嚇唬說“以後再亂動, 整個手都會掉下來”。 那麼孩子以後只要碰破了一點就會嚇得大哭, 很多東西也就不敢再動。

會損害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家長“嚇唬”孩子的話, 大多是順口胡說出來的, 實現不了。 當孩子知道“大灰狼”並不會來咬自己的時候, 孩子就會對父母的權威產生質疑。

久而久之, 孩子把大人的話便看成了是“騙人”的謊話, 再也不相信了, 原本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地位也將不復存在。

使孩子對事物有不良的誤解和偏見

如果常用“員警來抓你”“讓醫生給你打針”來嚇唬孩子,會使孩子誤以為員警就是專抓孩子的,醫生是讓他痛苦的。

從而對之產生畏懼和憎恨情緒,歪曲了員警和醫生可親可敬的形象,這是多麼讓人感到遺憾的事情。

那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最好的教育要像這樣。

下雨天的隧道入口前,一位媽媽與孩子同行,左手為他擋雨,右手卻撐傘為流浪漢遮雨。一個是年幼的孩子,一個是佝僂的大爺;默默幫助而不是憐憫弱者,身體力行,善良總藏在不經意間。

也要像這樣。

7月26日,陝西綏德發生特大洪水災害。洪災過後,綏德縣12歲的胡智博和父母主動提議參與救災,幫忙搬運物資、幫居民鏟泥等,最多的一天他背了70多袋面。8月1日,小智博累癱靠在礦泉水“山”時,被人拍下了這組休息照片。

還有這樣。

溫州兩位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用她們自己的零花錢為在高溫酷暑下辛勤勞動的人們送水喝。

同樣是教育,卻有著天與地的差別。

從孩子幼時起,就給與孩子理性、科學的教育,而不是把嚇唬當作教育孩子的法寶。

當孩子大哭大鬧或不聽話時,我們家長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適當滿足一下孩子的某些正當要求,事情過去後再對孩子說明不能全部滿足要求的理由。

對於對孩子的安全有威脅的事情,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向孩子灌輸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但不要誇大其詞,用恐懼阻止孩子成長和探索的腳步。

對於因恐嚇已經造成精神緊張的孩子,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害怕什麼,及時糾正自己的教育方法,設法從心理上消除孩子的恐懼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啊

員警呼籲各位家長:

1、孩子哭鬧不要再用員警叔叔來嚇唬孩子了。

2、要教育孩子學會認識員警的標誌、制服、警車,學會遇到危難時找員警求助。

3、平時見到員警叔叔巡邏執勤時,可以鼓勵小朋友主動上前和叔叔打招呼,樹立員警叔叔是小朋友的“貼心好朋友”形象,提高小朋友在危險時的自救能力。

*塞卡,三級諮詢師,多年心理學專業知識學習經驗及諮詢經驗,參與多項四川省實驗專案。擅長領域:學前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end -

使孩子對事物有不良的誤解和偏見

如果常用“員警來抓你”“讓醫生給你打針”來嚇唬孩子,會使孩子誤以為員警就是專抓孩子的,醫生是讓他痛苦的。

從而對之產生畏懼和憎恨情緒,歪曲了員警和醫生可親可敬的形象,這是多麼讓人感到遺憾的事情。

那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最好的教育要像這樣。

下雨天的隧道入口前,一位媽媽與孩子同行,左手為他擋雨,右手卻撐傘為流浪漢遮雨。一個是年幼的孩子,一個是佝僂的大爺;默默幫助而不是憐憫弱者,身體力行,善良總藏在不經意間。

也要像這樣。

7月26日,陝西綏德發生特大洪水災害。洪災過後,綏德縣12歲的胡智博和父母主動提議參與救災,幫忙搬運物資、幫居民鏟泥等,最多的一天他背了70多袋面。8月1日,小智博累癱靠在礦泉水“山”時,被人拍下了這組休息照片。

還有這樣。

溫州兩位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用她們自己的零花錢為在高溫酷暑下辛勤勞動的人們送水喝。

同樣是教育,卻有著天與地的差別。

從孩子幼時起,就給與孩子理性、科學的教育,而不是把嚇唬當作教育孩子的法寶。

當孩子大哭大鬧或不聽話時,我們家長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適當滿足一下孩子的某些正當要求,事情過去後再對孩子說明不能全部滿足要求的理由。

對於對孩子的安全有威脅的事情,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向孩子灌輸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但不要誇大其詞,用恐懼阻止孩子成長和探索的腳步。

對於因恐嚇已經造成精神緊張的孩子,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害怕什麼,及時糾正自己的教育方法,設法從心理上消除孩子的恐懼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啊

員警呼籲各位家長:

1、孩子哭鬧不要再用員警叔叔來嚇唬孩子了。

2、要教育孩子學會認識員警的標誌、制服、警車,學會遇到危難時找員警求助。

3、平時見到員警叔叔巡邏執勤時,可以鼓勵小朋友主動上前和叔叔打招呼,樹立員警叔叔是小朋友的“貼心好朋友”形象,提高小朋友在危險時的自救能力。

*塞卡,三級諮詢師,多年心理學專業知識學習經驗及諮詢經驗,參與多項四川省實驗專案。擅長領域:學前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