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除痤瘡,這個土方子你造嗎?

痤瘡是男性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 一般在青少年中較為常見, 大家稱之為 “青春痘”。 痤瘡和人的濕熱性體質有關, 濕熱體質的人體內水濕容易凝聚成痰, 瘀久化熱, 濕熱阻滯肌膚, 毛竅閉阻而發為痤瘡。 特別是青少年氣盛陽旺, 火氣大, 是痤瘡的高發群體。 晉代名醫葛洪就在 《肘後備急方》中指出:“年少氣充, 面生皰瘡。 ”

有句話說 “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 體質問題需要長期調理才能改變。 所以一個人臉上一旦生了痤瘡, 就會造成 “痘在臉上泣, 想殲何太急”的狀況, 想把它們除掉異常艱難。

案例

「小孫剛參加工作 1年多, 雖說是剛畢業, 但也已經二十六七了, 婚姻問題成為擺在全家人面前的頭等大事。 周圍的親戚朋友也非常積極地忙著為小孫牽線搭橋, 可連著交往幾個女孩兒都以失敗告終, 原因是受不了小孫滿臉的痤瘡」

小孫的痤瘡從上大學開始就有了,

他自己也知道滿臉的痤瘡影響形象, 但是中間找了一些大夫, 吃了一些藥都不管用, 最後只得放棄。 聽別人說, 過了青春期痤瘡就不長了, 他心裡也尋思著再等等看。 這一等就等到了該結婚的年齡, 可臉上的痤瘡還是老樣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

小孫痛定思痛, 決心先除掉臉上的痤瘡, 再考慮找對象的事情。

西醫認為, 痤瘡是人體內分泌失調和細菌感染引起的, 多採用服用雌激素或抗生素藥物治療, 其實, 在農村治療痤瘡有很多土方法, 就是用一些土生土長的中藥材, 效果立竿見影。

紅薯漿水

膏/藥/方

醫生吩咐小孫回家後找點鮮紅薯根, 每次取 60 克, 用漿水和研成膏, 臨睡之前先用清水把臉洗乾淨, 然後用研成的膏均勻塗抹在痤瘡上, 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洗掉。 所謂漿水就是用包菜或芹菜等蔬菜作原料, 在沸水裡燙過後, 加酵母發酵而成。 這裡用漿水主要考慮漿水有調理臟腑、清熱除煩的作用, 畢竟脾胃運化不暢才會形成內熱。 不過, 如果嫌漿水製作麻煩,

以清水代替也可以。 因為在這個方法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紅薯根, 漿水並不是主角。

紅薯根可以清熱解毒, 消癰散結。 《藥性論》上記載能治 “面上皰瘡”。 金元名醫李杲雲: “塗一切腫毒, 敷疔瘡。 ”中醫認為, 痤瘡是由於體內濕熱困阻, 血瘀在面部形成的。 用紅薯根祛濕熱, 瀉火毒。 以前在農村, 誰身上長了火癤子, 家人就會去地裡刨出紅薯根, 用蒜臼搗成糊狀, 塗抹在火癤子上, 沒幾天就下去了。

小孫用了這個土方法, 現在臉上的痤瘡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沒多久就談了一個女朋友。

作者寄語:

現在人有了痤瘡就進醫院, 大夫就拿著各種先進儀器給予治療, 其結果也不一定理想。 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很多時候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土方法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選自《為愛人把脈》,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由李俊濤 ◎編著,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