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木說」紅木剛砍下來要“泡水”2

紅木剛砍下來要“泡水”2-3年?沒有“泡水”的紅木也需要乾燥?那麼, 紅木“泡水”有什麼作用呢?

之前, 業內有提出“老年間砍下原木來放水塘裡漚泡個2-3年再用”的說法, 關於其原因莫衷一是, 各說紛紜。

由於每個匠作流派以及傳承師傅的觀念分歧, 目前關於紅木“泡水”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種:


一、提升防蟲耐腐性

有部分木材中含有糖分, 蟲卵, 菌種, 通過浸水, 有的還在水裡加入藥劑對木料本身注入防腐。 這樣浸水後撈出來, 兩端封死陰乾處理, 可以對木材的耐腐性提升有幫助。 也有網友提出紅木類的硬木芯材本身難受蟲卵, 用這種處理方式有點畫蛇添足了。

二、以便防腐保存

這個原因是近期網路上最流行的說法。 大致的意思就是利用外因使得含水率高於纖維飽和點, 以便木材完全無收縮或膨脹, 外形均保持最大尺寸, 體積不變。 關於這點, 有網友反駁稱:新砍原木至纖維飽和點(含水率30%)這個階段內應力尚未出現,

也談不到“去性”。

三、師傅教的老經驗

國人總是“神話”一些“經驗之談”。 由於傳統木匠的手藝都是師徒相承下來的, 或許剛開始只是遵照師父的教導, 而到了後來就將這一步驟奉為“規矩”, 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成為慣例。

紅木乾燥和是否“泡水”無關

當然, 不論是什麼原因使得匠人們將木材“泡水”, 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木材中的含水率過大, 做成成品後銷售出去的物件, 難免會出現開裂、變形等品質問題。 因此, 不論事前有沒有經過“泡水”, 木材製作前都是需要乾燥的。

木材的乾燥解決了因木材的不均勻的濕脹幹縮導致傢俱接榫松脫或板面開裂等現象, 保證紅木傢俱結構的穩定性,

保持木材天然紋理, 使之外形美觀, 再配以適當的雕花, 不僅使紅木傢俱擁有天然之美感, 也為紅木傢俱消費者提供“定心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