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一個美妝電商老兵的自述:零售不分線上線下,要有全管道思維!

第一次見到簡偉慶, 在一間會議室, 媒體群訪, 遞名片時猶豫叫簡總還是簡會長時, 他說:“圈裡人叫我老簡。 ”

訪問了一個多小時, 他回答慢條斯理, 思維敏捷反應快, 經常會用“思維”一詞來表述他想表達的觀點。

回程後重新梳理, 我發現自述的方式來成文, 更能還原老簡想要分享的本義, 所以就略有刪減, 讓這一位美妝電商行業骨灰級的老兵, 談一談對目前線上和線下美妝管道的理解, 以及這12年他做生意和辦商會的心得。

△老簡在淘美妝商會2017年中峰會的發言分享

自述人:簡偉慶

時 間:2017.7.30

年 齡:70後

職 務:儀菲(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儀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淘美妝商會會長

經 曆:從事電商行業12年, 辰辰藥妝(淘寶三金冠店鋪)掌門人, 是淘寶第一家精准定位藥妝, 店名進行品牌行銷的店鋪, 店鋪描述、服務和物流三項均高於同行30%, 2016年在電商各入駐平臺總銷過億元。

2012開始做淘寶分銷, 目前代理43個美妝品牌, 薇姿、理膚泉、芙麗芳絲等藥妝品牌為主, 分銷達2000家。

2011年任淘美妝商會會長, 目前會員有430個, 96%為中小型零售電商, 會員年銷量約200億。 2017年6月20日, 阿裡巴巴·美國中小企業論壇在美國底特律召開, 其帶領40多位會員參加並在現場簽訂5500萬美元訂單, 將美國加拿大的美妝品牌通過全球購等方式引進中國。 7月30日, 主題為《共用 創新》的淘美妝商會2017年中峰會在上海召開, 表示該商會要做全國性的大美妝、全管道, 希望打通線上線下。

△峰會現場

△淘美妝商會團隊

自述摘要:

1、線下店鋪老覺得線上搶了市場, 中國市場這麼大, 不管線上線下, 都是化妝品零售商。 如果變成冤家, 天天打, 兩敗俱傷, 殺敵1000自損800, 為什麼不能變成朋友, 商量著來。

2、事實上, 任何一個名品, 在淘寶都是有賣的, 既然管控不了, 不如品牌做梳理。

3、供應鏈思維能否更寬一些?比如小範圍邀請20家線上和線下的零售店主, 碰撞和頭腦風暴, 把自身的優勢和痛點進行分享, 抓住一兩個點落實和執行, 會有收穫和變化。

4、小而美的進口品牌, 靠什麼起來?前期靠網紅達人宣傳優點和賣點在哪裡, 不斷種草消費者。 他們選擇先做的不是CS管道, 而是電商管道, 其中優選淘寶(全球購), 但其實這些進口品挺適合線下, 尤其是CS管道。

以下是自述全文:

大家好, 我是老簡, 做化妝品之前, 我是線下母嬰保健品的代理商, 2005年我愛人註冊了一家淘寶店, 開始賣化妝品、兒童玩具、保健品。 2007年底我開始接手, 花了1個月時間, 足不出戶全程研究如何做淘寶店。

最自豪的是, 辰辰藥妝做到五皇冠, 沒有一個差評, 老淘寶賣家都知道, 那是一段辛酸史。 基本上是眼睛一睜開, 就開始接單, 客服、發貨、採購等自己親手做, 非常的拼。

辰辰藥妝是美妝淘寶系中, 第一個精准定位的店鋪, 以前我們叫辰辰, 產品很雜, 2008年我就思考雜貨店的形式行不通, 要做人群的定位。 所以保留化妝品, 去掉其他產品, 加了兩個字“藥妝”, 叫辰辰藥妝。

最早淘寶推直通車, 很多人不敢玩, 我們就去玩直通車, 不光設置化妝品牌的屬性詞, 還推廣辰辰藥妝這4個字,雖然搜索量比較少,但我覺得辰辰藥妝首先是一個品牌,這麼多年我們都堅持這麼做。

2012年,辰辰藥妝零售額幾千萬時,開始接品牌做分銷。六七年前,很多品牌是不太接受淘寶賣家的。但對於淘寶賣家來說,又有很大的品牌需求,我們覺得是一個切入點,能幫助淘寶商家解決供應鏈問題。

我的企業叫儀菲(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代理了43個品牌,薇姿、理膚泉、芙麗芳絲等藥妝為主,負責淘寶分銷,目前淘寶賣家客戶大概有2000家。

今年下半年,我們嘗試在上海開實體店,定位以藥妝為主,目前正在建設團隊和選址等工作。實體店的風格會突出科技感,店內設置嗨淘區和體驗區,以及女孩子喜歡自拍、分享的空間,品牌選擇上也會做一些把控。

除了企業外,我還是淘寶美妝商會的會長。2010年,淘美妝商會是由淘寶美妝負責人發起的,麗人麗妝黃韜(當時在做C店)做盟主,我們做副盟主,建了上海淘美妝商圈,30多人參加。當時有廣州、湖南、青島、杭州等地方性商圈,每個商圈都有一個盟主。

1年後,因為黃韜轉型到天貓,我們來接手。淘寶賣家挺不容易,這麼一個組織散了,大家聚起來就很難。那兩年淘寶進行調整,淘寶小二不能跟賣家接觸,地方性的商圈就散了。我覺得可惜,就做了一個改革,用傳統線下商會的思維來做,不光要做一個商圈,還要做一個商會,不光做上海的,還要做全國性的。後來和常務理事會的成員去了北上廣,快速組織起來。

淘寶系做美妝的,第一批是檸檬綠茶、心藍T透、妖精de國度,檸檬綠茶目前也是我們的會員,我們是第二批商家,包括小也香水、NALA、豬哼少等。

從電商的角度講,阿裡系是一個純平臺,他們自己做了天貓超市、天貓國際等直營業務。天貓和淘寶兩大板塊,淘寶的體量永遠比天貓大。

我的理解是,天貓是樹幹,淘寶是樹根,淘寶以前的定位是產品豐富,在淘寶沒有買不到的東西。近年來,淘寶天貓多次轉型,淘寶流量分流給天貓,一些傳統C店業績在下滑,很大的原因是掌櫃的思維,老一批商家靠的是品牌紅利,供應鏈強大,能找到好的大品牌,進貨價較低。做的早,會員基數比一些新店多,但更多的是用價格、陳列式的銷售方式做。

有一個好玩的現象,這類店鋪做小而美、有特色的產品,他就玩不來,一上新銷量起不來。

然而,現在有一些做視頻、社群、直播的C店,一上新銷量就很大,一做就是幾百萬。我們希望會員在產品結構、內容和社群運營等方面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如果沒有,那就要有創新的資訊,然後去跟進,這與經營者思維息息相關。

△現場參會人員

我們用企業化的思維去經營商會,從原先30多個會員發展到430多個,預計今年年底會破500家,其中96%會員是電商,其中四五十家的會員年銷過億,整個商會會員年銷約200億左右,但這遠遠不夠,需要線上線下優秀的零售商進來,這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們想從中小型零售商開始,因為他們得到的關注和資源最少。

2016年商會重新定位,要做全國性的大美妝(護膚品、彩妝、工具、美容儀器等)、全管道(不局限淘寶賣家,還有天貓專賣店、專營店賣家,京東等平臺的零售店,線下門店)零售商的聯盟,不光聚合電商,還要聚合線下門店。

我們的眼光不能只看到線上,而忽視了線下這一大市場,要有打通線上線下的思維。

傳統線下CS、百貨、KA等管道,如果只盯著某一個省市的市場,他一定做不了全國的生意,我們希望這兩種思維的人都能夠打通。我個人的理解,一個優秀的零售商,應該是全管道的思維,不分線上和線下。

2016下半年,我們重點發展線下,尤其是CS管道,作為我們的會員招募入會,優貝施藥妝剛剛加入了商會。能入會的線下會員,首先是化妝品零售店的,一家店也行,連鎖店也行,其次要有營業執照等合法的資質。

我們對會員是有嚴格定義的,如果你是某品牌的總代、經銷商,是品牌方,原則上是不能入會的,我們的要求就是化妝品零售商,希望池裡的水相對純淨。

當然也有部分會員,比如我們自身是做零售,後來去做經銷商,這一情況客觀存在,也有其他類似的會員,如果不做零售了,那就得退會,如果做零售還保持一定的體量,可以入會。

我們能給會員帶來什麼?

商會就是幫助中小賣家整合思維和資源,最後打通將資源充分調配起來。今天的淘美妝商會年中峰會上,就有品牌對接的環節,我們邀請100多個品牌,如果零售商有興趣,可以跟品牌總代或品牌方溝通,都有價格政策。

△部分參展品牌

△現場品牌對接會上,會員在試用產品

這100多個品牌中,一部分是會員代理,大部分是外來品牌,多數是來自日本、韓國、西班牙、美國、泰國等國的進口品。對小而美的品牌而言,我們的會員是最精准、最大價值的直接客戶。

供應鏈對美妝零售店鋪而言,是能否活下去的重要核心。一家好店鋪的產品結構,我覺得引流和利潤品四六開比較好。首先要具備引流款,這就需要供應鏈價格較好,進貨的來路要清晰;其次要有60%利潤款,小而美的產品。流量款不太需要運營,不管線上線下都沒有利潤,這就為什麼很多的直播主、內容運營商不太選擇大牌的原因,沒有利潤空間。我們更重要的是要把60%的利潤款運營好。

淘寶店鋪競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店鋪經營思路也在不斷調整。事實上,任何一個名品在淘寶都是有賣的,既然管控不了,不如品牌主動做梳理。比如,A品牌是一個主流品牌,對外宣傳是不做淘寶分銷的,但事實上,在淘寶很多大C店和小C店比比皆是,都在銷售。

個人覺得,一些主流品牌,要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考量。假如淘寶上有1000家賣A品牌的店鋪,有200家品牌是願意合作的,可以嘗試跟這200家合作,還有800家是有問題的,品牌要做的就是管控800家,而不是像現在很多品牌,到處維權打假。

商會是一個服務性的機構,不會做集中採購的事。如果是會員,找了很知名的B品牌,本來不做淘寶,想通過我們分銷,首先要求會員必須遵守統一的價值觀,商會會承擔一些溢價的溝通。

舉個案例,商會的頭部賣家(銷售規模最大的商家)占比10%左右,淘寶美妝要發佈一些資訊,想快速告訴買家,那就可以通過商會,將資訊快速傳遞下去。比如淘寶做了一個項目,6月20日,阿裡巴巴在美國底特律開了一個中小企業論壇,美妝領域基本上是商會會員參與,大概四五十個人,在現場簽了5500萬美元訂單,將美國加拿大的美妝品牌通過全球購等方式引進中國。

目前,我覺得線上和線下店主思維認知最大的不同是,線下門店會說線上衝擊了線下市場,他們內心有一些排斥。線上線下的融合是必然的,實體店不要老覺得線上搶了市場,中國市場這麼大,不管是線上線下,都是化妝品零售商。如果變成冤家,天天打,兩敗俱傷,殺敵1000自損800,為什麼不能變成朋友,商量著來。

我們的供應鏈思維能否更寬一些?比如小範圍邀請20家線上和線下的零售店主,進行碰撞和頭腦風暴,把自己的優勢和痛點分享出來,抓住一兩個點落實和執行,會有一些收穫和變化。

很多小而美的進口品,為什麼能做起來?網紅達人宣傳不同的優點、賣點在哪裡,前期不斷種草,銷量很快速起來。這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先考慮的不是CS管道,而是電商管道,其中優選淘寶管道(全球購),有一些品牌挺適合做線下的,我們看到CS管道進口品店越來越多,活的越來越好,最近有新聞說資生堂CS管道的品牌也在大幅降價,說明受到衝擊了,品牌不需要這麼高的毛利去做了。

我們最終目的,就是説明中小零售商家解決更多的需求,比如資訊、供應鏈、行銷玩法等各種資源,包括協力廠商服務資訊的金融服務,平安銀行、浙商泰隆等銀行會給店鋪提供低息的貸款業務,雙11前貸款業務需求就比較多,以及運營、法務、企業管理等培訓,對管理思維和生意都有一定的提升。這次會議邀請了咪蒙、美麗修行、言安堂、女神進化論等優秀嘉賓,就是告訴大家如何打造優質內容、增強使用者粘性,讓用戶深度種草等。

共用•創新是這次峰會的主題,也是中國經濟大環境下的主旋律,如果做到這兩點,用新的全管道思維去看問題,我覺得這是整個行業的進步。

還推廣辰辰藥妝這4個字,雖然搜索量比較少,但我覺得辰辰藥妝首先是一個品牌,這麼多年我們都堅持這麼做。

2012年,辰辰藥妝零售額幾千萬時,開始接品牌做分銷。六七年前,很多品牌是不太接受淘寶賣家的。但對於淘寶賣家來說,又有很大的品牌需求,我們覺得是一個切入點,能幫助淘寶商家解決供應鏈問題。

我的企業叫儀菲(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代理了43個品牌,薇姿、理膚泉、芙麗芳絲等藥妝為主,負責淘寶分銷,目前淘寶賣家客戶大概有2000家。

今年下半年,我們嘗試在上海開實體店,定位以藥妝為主,目前正在建設團隊和選址等工作。實體店的風格會突出科技感,店內設置嗨淘區和體驗區,以及女孩子喜歡自拍、分享的空間,品牌選擇上也會做一些把控。

除了企業外,我還是淘寶美妝商會的會長。2010年,淘美妝商會是由淘寶美妝負責人發起的,麗人麗妝黃韜(當時在做C店)做盟主,我們做副盟主,建了上海淘美妝商圈,30多人參加。當時有廣州、湖南、青島、杭州等地方性商圈,每個商圈都有一個盟主。

1年後,因為黃韜轉型到天貓,我們來接手。淘寶賣家挺不容易,這麼一個組織散了,大家聚起來就很難。那兩年淘寶進行調整,淘寶小二不能跟賣家接觸,地方性的商圈就散了。我覺得可惜,就做了一個改革,用傳統線下商會的思維來做,不光要做一個商圈,還要做一個商會,不光做上海的,還要做全國性的。後來和常務理事會的成員去了北上廣,快速組織起來。

淘寶系做美妝的,第一批是檸檬綠茶、心藍T透、妖精de國度,檸檬綠茶目前也是我們的會員,我們是第二批商家,包括小也香水、NALA、豬哼少等。

從電商的角度講,阿裡系是一個純平臺,他們自己做了天貓超市、天貓國際等直營業務。天貓和淘寶兩大板塊,淘寶的體量永遠比天貓大。

我的理解是,天貓是樹幹,淘寶是樹根,淘寶以前的定位是產品豐富,在淘寶沒有買不到的東西。近年來,淘寶天貓多次轉型,淘寶流量分流給天貓,一些傳統C店業績在下滑,很大的原因是掌櫃的思維,老一批商家靠的是品牌紅利,供應鏈強大,能找到好的大品牌,進貨價較低。做的早,會員基數比一些新店多,但更多的是用價格、陳列式的銷售方式做。

有一個好玩的現象,這類店鋪做小而美、有特色的產品,他就玩不來,一上新銷量起不來。

然而,現在有一些做視頻、社群、直播的C店,一上新銷量就很大,一做就是幾百萬。我們希望會員在產品結構、內容和社群運營等方面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如果沒有,那就要有創新的資訊,然後去跟進,這與經營者思維息息相關。

△現場參會人員

我們用企業化的思維去經營商會,從原先30多個會員發展到430多個,預計今年年底會破500家,其中96%會員是電商,其中四五十家的會員年銷過億,整個商會會員年銷約200億左右,但這遠遠不夠,需要線上線下優秀的零售商進來,這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們想從中小型零售商開始,因為他們得到的關注和資源最少。

2016年商會重新定位,要做全國性的大美妝(護膚品、彩妝、工具、美容儀器等)、全管道(不局限淘寶賣家,還有天貓專賣店、專營店賣家,京東等平臺的零售店,線下門店)零售商的聯盟,不光聚合電商,還要聚合線下門店。

我們的眼光不能只看到線上,而忽視了線下這一大市場,要有打通線上線下的思維。

傳統線下CS、百貨、KA等管道,如果只盯著某一個省市的市場,他一定做不了全國的生意,我們希望這兩種思維的人都能夠打通。我個人的理解,一個優秀的零售商,應該是全管道的思維,不分線上和線下。

2016下半年,我們重點發展線下,尤其是CS管道,作為我們的會員招募入會,優貝施藥妝剛剛加入了商會。能入會的線下會員,首先是化妝品零售店的,一家店也行,連鎖店也行,其次要有營業執照等合法的資質。

我們對會員是有嚴格定義的,如果你是某品牌的總代、經銷商,是品牌方,原則上是不能入會的,我們的要求就是化妝品零售商,希望池裡的水相對純淨。

當然也有部分會員,比如我們自身是做零售,後來去做經銷商,這一情況客觀存在,也有其他類似的會員,如果不做零售了,那就得退會,如果做零售還保持一定的體量,可以入會。

我們能給會員帶來什麼?

商會就是幫助中小賣家整合思維和資源,最後打通將資源充分調配起來。今天的淘美妝商會年中峰會上,就有品牌對接的環節,我們邀請100多個品牌,如果零售商有興趣,可以跟品牌總代或品牌方溝通,都有價格政策。

△部分參展品牌

△現場品牌對接會上,會員在試用產品

這100多個品牌中,一部分是會員代理,大部分是外來品牌,多數是來自日本、韓國、西班牙、美國、泰國等國的進口品。對小而美的品牌而言,我們的會員是最精准、最大價值的直接客戶。

供應鏈對美妝零售店鋪而言,是能否活下去的重要核心。一家好店鋪的產品結構,我覺得引流和利潤品四六開比較好。首先要具備引流款,這就需要供應鏈價格較好,進貨的來路要清晰;其次要有60%利潤款,小而美的產品。流量款不太需要運營,不管線上線下都沒有利潤,這就為什麼很多的直播主、內容運營商不太選擇大牌的原因,沒有利潤空間。我們更重要的是要把60%的利潤款運營好。

淘寶店鋪競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店鋪經營思路也在不斷調整。事實上,任何一個名品在淘寶都是有賣的,既然管控不了,不如品牌主動做梳理。比如,A品牌是一個主流品牌,對外宣傳是不做淘寶分銷的,但事實上,在淘寶很多大C店和小C店比比皆是,都在銷售。

個人覺得,一些主流品牌,要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考量。假如淘寶上有1000家賣A品牌的店鋪,有200家品牌是願意合作的,可以嘗試跟這200家合作,還有800家是有問題的,品牌要做的就是管控800家,而不是像現在很多品牌,到處維權打假。

商會是一個服務性的機構,不會做集中採購的事。如果是會員,找了很知名的B品牌,本來不做淘寶,想通過我們分銷,首先要求會員必須遵守統一的價值觀,商會會承擔一些溢價的溝通。

舉個案例,商會的頭部賣家(銷售規模最大的商家)占比10%左右,淘寶美妝要發佈一些資訊,想快速告訴買家,那就可以通過商會,將資訊快速傳遞下去。比如淘寶做了一個項目,6月20日,阿裡巴巴在美國底特律開了一個中小企業論壇,美妝領域基本上是商會會員參與,大概四五十個人,在現場簽了5500萬美元訂單,將美國加拿大的美妝品牌通過全球購等方式引進中國。

目前,我覺得線上和線下店主思維認知最大的不同是,線下門店會說線上衝擊了線下市場,他們內心有一些排斥。線上線下的融合是必然的,實體店不要老覺得線上搶了市場,中國市場這麼大,不管是線上線下,都是化妝品零售商。如果變成冤家,天天打,兩敗俱傷,殺敵1000自損800,為什麼不能變成朋友,商量著來。

我們的供應鏈思維能否更寬一些?比如小範圍邀請20家線上和線下的零售店主,進行碰撞和頭腦風暴,把自己的優勢和痛點分享出來,抓住一兩個點落實和執行,會有一些收穫和變化。

很多小而美的進口品,為什麼能做起來?網紅達人宣傳不同的優點、賣點在哪裡,前期不斷種草,銷量很快速起來。這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先考慮的不是CS管道,而是電商管道,其中優選淘寶管道(全球購),有一些品牌挺適合做線下的,我們看到CS管道進口品店越來越多,活的越來越好,最近有新聞說資生堂CS管道的品牌也在大幅降價,說明受到衝擊了,品牌不需要這麼高的毛利去做了。

我們最終目的,就是説明中小零售商家解決更多的需求,比如資訊、供應鏈、行銷玩法等各種資源,包括協力廠商服務資訊的金融服務,平安銀行、浙商泰隆等銀行會給店鋪提供低息的貸款業務,雙11前貸款業務需求就比較多,以及運營、法務、企業管理等培訓,對管理思維和生意都有一定的提升。這次會議邀請了咪蒙、美麗修行、言安堂、女神進化論等優秀嘉賓,就是告訴大家如何打造優質內容、增強使用者粘性,讓用戶深度種草等。

共用•創新是這次峰會的主題,也是中國經濟大環境下的主旋律,如果做到這兩點,用新的全管道思維去看問題,我覺得這是整個行業的進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