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廣西人是咋回事!駱越古國的那些事兒

本文節選自《五嶺以南的古國—南越國的故事》, 略有刪節

本系列另有一篇:

此物形似馬桶, 信息量好大, 竟揭示了海洋先民的大秘密

廣西人屬於外觀比較容易辨識的南方人, 廣西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駱越人, 他們創造了燦爛的駱越文化, 並與中原文化融匯為廣西文化。 那麼, 駱越文化到底有多輝煌呢?

廣西崇左花山岩畫-古駱越人的傑作

百越族構成比較複雜, 經過兩千多年不同史籍的記錄, 存在著眾多歧義。 以西甌和駱越這兩個在文獻中經常出現的古民族為例, 他們與我國最大的少數民族壯族以及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均有著淵源關係,

然而西甌和駱越到底是兩支不同的越人, 還是同一支越人不同的名字?這個歷史懸案曾長期得不到解決。

百越族的分佈地示意圖

在秦漢史籍中, 有時單稱甌或西甌, 有時單稱駱或駱越, 有時又連稱甌駱, 致使後人的理解也是見仁見智。 對於西甌與駱越的關係, 由於嶺南地區由大量的小山與丘陵地帶隔離為村落或部落, 早期的越族先民並未建立國家形態的政權, 各部族的生活地區也未見明顯地域劃分和國家分界, 因此判定只形成了一些部落聯盟。 在交通和交流並不發達, 尚未形成完善的歷史記錄的年代, 刻意追求名稱的嚴格統一也並非易事。

所以可以認為秦代對百越的征服之前, 大量散居的越人部落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雜居形態, 僅可梳理出大致的國家形態脈絡。

關於西甌、駱越的居地問題, 大致以今日柳江西岸區域為界, 柳江東南則稱西甌, 柳江西岸區域以西, 則稱駱越, 而此西岸區域之接連地帶則稱西甌駱越。 關於甌、駱和甌駱的歷史懸案問題, 可以從不同的歷史時期來看。 在先秦時期, 甌與駱原來應是不同的兩支越人。 儘管在先秦的文獻中很少出現“駱”, 但後人的追述應當不是空穴來風。 這兩支越人的分佈界線雖然不很清楚, 但其地望的相對位置應是西甌在東北而駱越在西南, 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從地下發現的先秦考古材料說明, 廣西北部和廣西南部確實有所區別,

表明二地的文化不盡相同;而今壯族又分為南壯和北壯, 南、北壯之間在語言以及傳統文化方面也有許多不同。 將古今材料綜合起來看, 與西甌在北、駱越在南的分佈正遙相吻合。 我們可以大膽想像, 在秦朝時, 這兩支越人為了為了抵抗共同的敵人秦軍而結成了一個聯盟, 這樣, “甌駱”就變成了聯結名詞, 或統稱為“西甌”。 而到漢武帝平定南越後, 甌駱聯盟不復存在;漢武帝為了分化甌駱聯盟而讓他們恢復先秦的舊稱, 所以, 西甌、駱越的分別單稱又逐漸見於史籍之中。

溝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運河靈渠

甌雒聯盟一直到漢武帝平南越後才不復存在, 又分解為甌、駱兩支越人。 所以, 在歷史文獻中,

指先秦和漢武帝以後的甌、駱越人, 是分開單提的:而指漢武帝之前的秦漢時期的甌駱, 則是作為同一支越人看待。

甌駱聯盟先後有兩個活動中心, 先是在今武鳴馬頭, 後遷越南河內附近。 學術界公認的駱越古國的範圍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 西起雲貴高原東南部, 東至廣東省西南部, 南至海南島和越南的紅河流域。 駱越文化的源頭和中心在中國, 主體部分也在中國。 這個中心和最早的國都就在武鳴大明山南麓。

武鳴是駱越人的祖居地和駱越古國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從2005年5月始,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多次組織專家學者對環大明山地區民族歷史文化遺址進行普查與研究, 結合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研究分析,

專家認為大明山南麓地區是百越民族駱越的重要發祥地, 是駱越古國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由於武鳴古都在秦軍南進時遭到破壞, 後期有可能南遷到螺城一帶。

駱越古國曾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駱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棉紡織文化、航運文化、象形方塊字、銅鼓文化、冶煉製造文化、崖壁畫文化、巫文化、三界觀、太陽文化、龍母文化、玉器文化、柱子崇拜文化、幹欄式建築文化等對中華文明、東南亞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歷史文獻記載的情況來看, 駱越人主要聚居在左右江流域和貴州西南部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 駱越因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特定的生產方式, 創造了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由於地處中原與華南、西南往來的交匯處,長期的多民族雜居、交流與融合,其文化亦具有多元色彩。其中最能體現駱越文化自身發展特點的是這一地區的青銅文化。

文朗國想像位置圖

大約與廣西馬頭駱越古都消失的時間差不多,在今越南北部突然出現了一個“甌駱國”,其國王稱為“安陽王”。這個巧合,是偶然的還是有必然的聯繫?歷史古籍裡多有記載的“碓王”、“雄王”,我國和法國、越南的史學前輩多認為是“雒王”之誤。但後來的越南史學界卻否定了這種看法,認為越南封建時代的史學家都是學問淵博的人,不可能抄錯,因而堅持“雄王”的說法。

這裡不想糾纏于“雄王”還是“雒王”的問題,姑且按照後來越南史學界的說法來清理一下越南歷史發展的梗概:越南的早期歷史,是由“雄王”建立的文郎國開始的。文郎國傳到十八世王時,被蜀王子泮取代;蜀泮建立了“甌駱國”,自稱為“安陽王”,並修築了一座城,越南人稱為“螺城”。

越南人臆斷的文朗國最大疆域圖

這個“蜀王子”是從哪裡來的呢?史書沒有說明,學術界曾有過如下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從“蜀王”二字聯想到了我國四川的古蜀國,覺得越南的蜀王有可能是從四川遷徙去的。但越南史學界一致否定了這種說法。

我國有學者認為越南的安陽王就是先秦蜀國的開明王。古蜀國自蠶叢、柏灌、魚鳧、杜宇而後為開明,開明共傳十二世而被秦所滅,開明王朝蜀王的子孫南遷交趾仍號安陽。秦滅蜀前316年,南遷應在西元前311年甚至更晚,南遷的路線經由巂州(今四川西昌),南渡金沙江而入姚州(今雲南姚安),經今雲南禮社江、元江而入越南。抵達越南的時間應在西元前230年。

神話傳說中也有越南古螺城與成都古城的聯繫,成都俗稱“龜城”,而據《越南古代史》,越南也有《金龜傳》,說安陽王攻克雄王后,在封溪建都時有神龜來助,事與張儀築成都城略同。所以此顯為張儀築城傳說之演變,當為開明子孫南遷後,以蜀地之傳說而傳之交趾者也。

三星堆青銅器

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問題在學術界似乎已經淡薄。但新的考古發現又把人們的思緒拉回到古蜀國的輝煌時代。如果把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四川廣漢發現的三星堆遺址、本世紀初在成都發現的金沙遺址與越南的“蜀王子”以及越南北方較發達的青銅文化聯繫起來看,人們也許會得到某種新的啟示。當然,具體情況如何,目前還不清楚,尚有待於以後的深入研究。

另一種看法是越南人提出的,認為蜀王子泮不可能是古蜀國的王子,而是本地越人。他建立的“甌駱國”,北部疆域包括今廣西左江流域。越南史學家認為所謂‘相置桀駿以為將’的‘將’,不是別人,正是蜀泮。他領導了對秦軍的抵抗,從帶領越人入叢薄中到消滅數十萬秦軍,至擊敗秦朝軍隊。因此,蜀泮的威信到了頂點,他指揮抗戰的才能得到甌越人和雒越人的讚揚、佩服,最後得到人們的推崇,接替了雄王而當君主。” 這些分析,有些過於牽強附會。如果把《淮南子》所描寫的鑿通靈渠以後的戰事都說成發生在今越南北部,則秦軍在今廣西境內就沒有什麼戰事了。這可能嗎?在我們看來,與其說使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的戰事發生在今越南境內,不如說發生在今廣西境內更合適,具體地點很有可能就在離武鳴馬頭古都不遠的昆侖關一帶。

根據這種情況可以提出這樣的看法,即:越南“甌駱國”的建立和“古螺城”的建造,可能與原在武鳴馬頭的甌駱古都的南遷有關。也就是說,甌駱聯盟被秦軍打敗後,甌駱聯盟的主力有可能沿著今左江南遷進抵今越南河內附近,在那裡建立了“甌駱國”並建造了“古螺城”。這是從如下幾個問題來分析的:

一、文郎國和甌駱國的都城問題?

古螺城想像圖

在甌駱國建立之前的“文郎國”,傳了十八世王,其首都在今越溪,為山嶺地區,地形險要;而取代文郎國而建立的甌駱國,其首都則在今河內西北約20公里處,那裡一馬平川,二者相距頗遠;“雄王”建立的文郎國都城,未見有城牆;而安陽王的甌駱國,卻建造了“螺城”(該城因有裡、中、外三層城牆構成,形似螺螄)。這是規模龐大、結構獨特的軍事防禦工程。

安陽王為什麼不以雄王原來的都城為首都而在平川上築城為都?他建城的理念從何而來?這首先可能與血的教訓有密切關係。由於原來在武鳴馬頭的古都(原來是駱越古都,甌駱聯盟建立後又變成了甌駱古都)沒有城牆,致使甌駱聯盟吃了大虧。其次,雄王據以為都的山嶺,地形雖然險要,但卻不像原來的大明山那樣有迴旋餘地。既然大明山都擋不住秦軍,雄王據以為都的山嶺也是靠不住的。

再次,今河內和古螺城一帶是平原地區,是重要的“糧倉”,如果讓秦軍佔據,無異于讓秦軍立於不敗之地;而要在平原地區站住腳,沒有城牆的保護是不可能的。因此,為了有效地抵禦秦軍,安陽王才不得不建造了古螺城。但是,這個古螺城是在倉促中建築的,可能還沒有完全建好就被秦軍攻破了。

二、甌駱國建立和破滅的時間問題。

甌駱國建於何時?既然“甌駱國的成立是為了適應甌、駱越人聯合抵抗秦軍侵略的需要”,那末,其建立的時間應該在秦始皇開始用兵嶺南之後和戰事結束之前。秦始皇開始用兵嶺南的時間,應在前219年秋冬,此後,秦軍有三年“不解甲弛弩”;在這三年中,監禦史祿鑿通了靈渠以運糧餉,然後秦軍才能繼續南進。所以秦軍擊殺西嘔君譯呼宋、越人“相置桀駿以為將”和建立甌駱國的時間,應在西元前216~215年之間。

廣西貴港發掘的羅泊灣南越國大墓,證實了貴港的桂林郡治身份

秦軍在今越南境內被安陽王打敗了,所以秦始皇在嶺南設置的三郡不包括今越南的境域。我國一些學者也這麼認為。秦軍在嶺南確實遭受過重創,以至“伏屍流血數十萬”,但這僅是秦軍在用兵嶺南過程中的一幕,而不是最後的結局。從當時秦朝的情況和秦始皇的性格來看,不取得最後的勝利是不會甘休的。最後的結局是嶺南三郡的設置。三郡中南海郡的郡治在今廣州,桂林郡郡治在今貴港,而象郡的郡治,很多古籍中標在今廣西崇左,如果今崇左確為象郡郡治,在其周圍就應該發現墓葬群,在貴港和廣州就都發現有許多秦漢時期的墓葬。

廣州南越王墓的陪葬器具,證實了廣州就是南越國都城,曾經的南海郡治

但是,迄今為止,崇左周圍卻沒有發現過一座秦漢時期的墓葬,更不要說墓葬群了。這是不好解釋的。所以,象郡的郡治不應該在今崇左,在秦始皇設置象郡的時候,今崇左縣雖然也屬於象郡的範圍,但可能還是荒涼之地。還有一種可能是,位於崇左的象郡郡治臨塵,在建立不久後就南下遷移到今越南境內,從而沒有留下過多的墓葬遺跡。

三、甌駱國的複國問題?

秦王朝在嶺南設置三郡後不久,西元前209年時,就爆發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到西元前206年,秦王朝就崩潰了。就在陳勝、吳廣起義之時,秦朝派駐嶺南的南海郡尉任囂和龍川縣令趙佗就圖謀乘機割據嶺南,難道原來的安陽王或其子孫就不會利用這個機會恢復甌駱國?他們複國比趙佗建國要容易得多,只要把原來秦朝派駐今越南的官員廢掉或者殺掉就可以了。所以,甌駱國複國的時間實際上還在趙佗稱南越王之前。

但是,甌駱國複國後也沒多久,就又被趙佗攻破了。因為趙佗是要“擊並桂林、象郡”以便自立為南越王的,這樣,安陽王的複國就必然與趙佗的建國發生矛盾。

後人根據考古發現復原的南越國士兵,手持環首刀和鉤鑲

趙佗攻破安陽王的故事有記載,安陽王有工匠製作有一張神弩,可以大規模殺傷。趙佗不敵,派太子趙始去和親,娶了安陽王之女眉珠。當晚,趙始讓眉珠偷出神弩並破壞,然後趙佗發兵徹底攻滅安陽過,這段故事的推斷應該就在安陽王複國和趙佗建立南越國的前夕。

四、甌駱國被趙佗攻破之後的存亡問題?

漢武帝平定南越國

從一般常理而言,一個國家被攻破之後,這個國家也就滅亡了。但是,趙佗攻破甌駱國後,甌駱國並沒有滅亡,只是臣服于趙佗的南越國而已,因為趙佗取得勝利後,為了“合輯百越”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影響,還允許甌駱聯盟存在。直到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時,還有“甌駱左將”、“西于王”。而漢武帝平南越後,甌駱國才徹底滅亡了。所以,甌駱國的歷史,從西元前216-215年建國,到西元前111年徹底滅亡,前後共計105年,其間曾經兩次被秦軍和趙佗攻破過。

至此,我們可以把甌駱國的始末時間表約略簡列如下:

西元前216-215年,原在今廣西武鳴的甌駱聯盟倉促南遷,在今越南北部建立了甌駱國;

西元前214年,秦軍攻破甌駱國,並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郡。

西元前208年,甌駱國的王族乘陳勝、吳廣起義,中原動亂之機複國;

西元前204年,複國後的甌駱國又被趙佗攻破,但未滅亡,而是臣服于南越國;

西元前111年,南越國、甌駱國同亡于漢武帝。

關於廣西馬頭古都和越南螺城古都的關係問題,是關於甌、駱和甌駱的歷史懸案問題的延展,但學術界還沒有展開討論。兩個古都興衰的時間涵接得如此緊密,這就使我們不得不把甌駱的兩個活動中心聯繫起來。我們覺得,在今武鳴馬頭一帶,原先僅是駱越的活動中心;甌駱聯盟建立後,馬頭一帶又變成了甌駱聯盟的中心。

曾經橫掃天下的秦軍,在嶺南吃了虧

甌駱聯盟雖然曾經使秦軍遭受過重創,以至“伏屍流血幾十萬”,但從當時總體的國力而言,甌駱聯盟是無法與統一了山東六國的秦王朝相匹敵的,所以其主力最後不得不敗退南遷。南遷的路線應該是沿著左江南進。在抵達今河內附近後,甌駱聯盟的主力就在那裡建立了甌駱國,還建造了古螺城。

也許古螺城還沒有完全建好就被緊追不捨的秦軍攻破了。但此後沒多久,秦王朝就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崩潰了。在秦王朝崩潰的過程中,甌駱王族肯定會乘機複國;只是複國後也沒多久,就又被割據嶺南的趙佗攻破了。但趙佗並沒有滅掉甌駱國,只是使之臣服於自己而已,直到漢武帝平南越時,甌駱國才和南越國一起徹底滅亡了。

本文節選自《五嶺以南的古國—南越國的故事》,略有刪節

本系列另有一篇:

此物形似馬桶,信息量好大,竟揭示了海洋先民的大秘密

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由於地處中原與華南、西南往來的交匯處,長期的多民族雜居、交流與融合,其文化亦具有多元色彩。其中最能體現駱越文化自身發展特點的是這一地區的青銅文化。

文朗國想像位置圖

大約與廣西馬頭駱越古都消失的時間差不多,在今越南北部突然出現了一個“甌駱國”,其國王稱為“安陽王”。這個巧合,是偶然的還是有必然的聯繫?歷史古籍裡多有記載的“碓王”、“雄王”,我國和法國、越南的史學前輩多認為是“雒王”之誤。但後來的越南史學界卻否定了這種看法,認為越南封建時代的史學家都是學問淵博的人,不可能抄錯,因而堅持“雄王”的說法。

這裡不想糾纏于“雄王”還是“雒王”的問題,姑且按照後來越南史學界的說法來清理一下越南歷史發展的梗概:越南的早期歷史,是由“雄王”建立的文郎國開始的。文郎國傳到十八世王時,被蜀王子泮取代;蜀泮建立了“甌駱國”,自稱為“安陽王”,並修築了一座城,越南人稱為“螺城”。

越南人臆斷的文朗國最大疆域圖

這個“蜀王子”是從哪裡來的呢?史書沒有說明,學術界曾有過如下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從“蜀王”二字聯想到了我國四川的古蜀國,覺得越南的蜀王有可能是從四川遷徙去的。但越南史學界一致否定了這種說法。

我國有學者認為越南的安陽王就是先秦蜀國的開明王。古蜀國自蠶叢、柏灌、魚鳧、杜宇而後為開明,開明共傳十二世而被秦所滅,開明王朝蜀王的子孫南遷交趾仍號安陽。秦滅蜀前316年,南遷應在西元前311年甚至更晚,南遷的路線經由巂州(今四川西昌),南渡金沙江而入姚州(今雲南姚安),經今雲南禮社江、元江而入越南。抵達越南的時間應在西元前230年。

神話傳說中也有越南古螺城與成都古城的聯繫,成都俗稱“龜城”,而據《越南古代史》,越南也有《金龜傳》,說安陽王攻克雄王后,在封溪建都時有神龜來助,事與張儀築成都城略同。所以此顯為張儀築城傳說之演變,當為開明子孫南遷後,以蜀地之傳說而傳之交趾者也。

三星堆青銅器

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問題在學術界似乎已經淡薄。但新的考古發現又把人們的思緒拉回到古蜀國的輝煌時代。如果把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四川廣漢發現的三星堆遺址、本世紀初在成都發現的金沙遺址與越南的“蜀王子”以及越南北方較發達的青銅文化聯繫起來看,人們也許會得到某種新的啟示。當然,具體情況如何,目前還不清楚,尚有待於以後的深入研究。

另一種看法是越南人提出的,認為蜀王子泮不可能是古蜀國的王子,而是本地越人。他建立的“甌駱國”,北部疆域包括今廣西左江流域。越南史學家認為所謂‘相置桀駿以為將’的‘將’,不是別人,正是蜀泮。他領導了對秦軍的抵抗,從帶領越人入叢薄中到消滅數十萬秦軍,至擊敗秦朝軍隊。因此,蜀泮的威信到了頂點,他指揮抗戰的才能得到甌越人和雒越人的讚揚、佩服,最後得到人們的推崇,接替了雄王而當君主。” 這些分析,有些過於牽強附會。如果把《淮南子》所描寫的鑿通靈渠以後的戰事都說成發生在今越南北部,則秦軍在今廣西境內就沒有什麼戰事了。這可能嗎?在我們看來,與其說使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的戰事發生在今越南境內,不如說發生在今廣西境內更合適,具體地點很有可能就在離武鳴馬頭古都不遠的昆侖關一帶。

根據這種情況可以提出這樣的看法,即:越南“甌駱國”的建立和“古螺城”的建造,可能與原在武鳴馬頭的甌駱古都的南遷有關。也就是說,甌駱聯盟被秦軍打敗後,甌駱聯盟的主力有可能沿著今左江南遷進抵今越南河內附近,在那裡建立了“甌駱國”並建造了“古螺城”。這是從如下幾個問題來分析的:

一、文郎國和甌駱國的都城問題?

古螺城想像圖

在甌駱國建立之前的“文郎國”,傳了十八世王,其首都在今越溪,為山嶺地區,地形險要;而取代文郎國而建立的甌駱國,其首都則在今河內西北約20公里處,那裡一馬平川,二者相距頗遠;“雄王”建立的文郎國都城,未見有城牆;而安陽王的甌駱國,卻建造了“螺城”(該城因有裡、中、外三層城牆構成,形似螺螄)。這是規模龐大、結構獨特的軍事防禦工程。

安陽王為什麼不以雄王原來的都城為首都而在平川上築城為都?他建城的理念從何而來?這首先可能與血的教訓有密切關係。由於原來在武鳴馬頭的古都(原來是駱越古都,甌駱聯盟建立後又變成了甌駱古都)沒有城牆,致使甌駱聯盟吃了大虧。其次,雄王據以為都的山嶺,地形雖然險要,但卻不像原來的大明山那樣有迴旋餘地。既然大明山都擋不住秦軍,雄王據以為都的山嶺也是靠不住的。

再次,今河內和古螺城一帶是平原地區,是重要的“糧倉”,如果讓秦軍佔據,無異于讓秦軍立於不敗之地;而要在平原地區站住腳,沒有城牆的保護是不可能的。因此,為了有效地抵禦秦軍,安陽王才不得不建造了古螺城。但是,這個古螺城是在倉促中建築的,可能還沒有完全建好就被秦軍攻破了。

二、甌駱國建立和破滅的時間問題。

甌駱國建於何時?既然“甌駱國的成立是為了適應甌、駱越人聯合抵抗秦軍侵略的需要”,那末,其建立的時間應該在秦始皇開始用兵嶺南之後和戰事結束之前。秦始皇開始用兵嶺南的時間,應在前219年秋冬,此後,秦軍有三年“不解甲弛弩”;在這三年中,監禦史祿鑿通了靈渠以運糧餉,然後秦軍才能繼續南進。所以秦軍擊殺西嘔君譯呼宋、越人“相置桀駿以為將”和建立甌駱國的時間,應在西元前216~215年之間。

廣西貴港發掘的羅泊灣南越國大墓,證實了貴港的桂林郡治身份

秦軍在今越南境內被安陽王打敗了,所以秦始皇在嶺南設置的三郡不包括今越南的境域。我國一些學者也這麼認為。秦軍在嶺南確實遭受過重創,以至“伏屍流血數十萬”,但這僅是秦軍在用兵嶺南過程中的一幕,而不是最後的結局。從當時秦朝的情況和秦始皇的性格來看,不取得最後的勝利是不會甘休的。最後的結局是嶺南三郡的設置。三郡中南海郡的郡治在今廣州,桂林郡郡治在今貴港,而象郡的郡治,很多古籍中標在今廣西崇左,如果今崇左確為象郡郡治,在其周圍就應該發現墓葬群,在貴港和廣州就都發現有許多秦漢時期的墓葬。

廣州南越王墓的陪葬器具,證實了廣州就是南越國都城,曾經的南海郡治

但是,迄今為止,崇左周圍卻沒有發現過一座秦漢時期的墓葬,更不要說墓葬群了。這是不好解釋的。所以,象郡的郡治不應該在今崇左,在秦始皇設置象郡的時候,今崇左縣雖然也屬於象郡的範圍,但可能還是荒涼之地。還有一種可能是,位於崇左的象郡郡治臨塵,在建立不久後就南下遷移到今越南境內,從而沒有留下過多的墓葬遺跡。

三、甌駱國的複國問題?

秦王朝在嶺南設置三郡後不久,西元前209年時,就爆發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到西元前206年,秦王朝就崩潰了。就在陳勝、吳廣起義之時,秦朝派駐嶺南的南海郡尉任囂和龍川縣令趙佗就圖謀乘機割據嶺南,難道原來的安陽王或其子孫就不會利用這個機會恢復甌駱國?他們複國比趙佗建國要容易得多,只要把原來秦朝派駐今越南的官員廢掉或者殺掉就可以了。所以,甌駱國複國的時間實際上還在趙佗稱南越王之前。

但是,甌駱國複國後也沒多久,就又被趙佗攻破了。因為趙佗是要“擊並桂林、象郡”以便自立為南越王的,這樣,安陽王的複國就必然與趙佗的建國發生矛盾。

後人根據考古發現復原的南越國士兵,手持環首刀和鉤鑲

趙佗攻破安陽王的故事有記載,安陽王有工匠製作有一張神弩,可以大規模殺傷。趙佗不敵,派太子趙始去和親,娶了安陽王之女眉珠。當晚,趙始讓眉珠偷出神弩並破壞,然後趙佗發兵徹底攻滅安陽過,這段故事的推斷應該就在安陽王複國和趙佗建立南越國的前夕。

四、甌駱國被趙佗攻破之後的存亡問題?

漢武帝平定南越國

從一般常理而言,一個國家被攻破之後,這個國家也就滅亡了。但是,趙佗攻破甌駱國後,甌駱國並沒有滅亡,只是臣服于趙佗的南越國而已,因為趙佗取得勝利後,為了“合輯百越”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影響,還允許甌駱聯盟存在。直到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時,還有“甌駱左將”、“西于王”。而漢武帝平南越後,甌駱國才徹底滅亡了。所以,甌駱國的歷史,從西元前216-215年建國,到西元前111年徹底滅亡,前後共計105年,其間曾經兩次被秦軍和趙佗攻破過。

至此,我們可以把甌駱國的始末時間表約略簡列如下:

西元前216-215年,原在今廣西武鳴的甌駱聯盟倉促南遷,在今越南北部建立了甌駱國;

西元前214年,秦軍攻破甌駱國,並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郡。

西元前208年,甌駱國的王族乘陳勝、吳廣起義,中原動亂之機複國;

西元前204年,複國後的甌駱國又被趙佗攻破,但未滅亡,而是臣服于南越國;

西元前111年,南越國、甌駱國同亡于漢武帝。

關於廣西馬頭古都和越南螺城古都的關係問題,是關於甌、駱和甌駱的歷史懸案問題的延展,但學術界還沒有展開討論。兩個古都興衰的時間涵接得如此緊密,這就使我們不得不把甌駱的兩個活動中心聯繫起來。我們覺得,在今武鳴馬頭一帶,原先僅是駱越的活動中心;甌駱聯盟建立後,馬頭一帶又變成了甌駱聯盟的中心。

曾經橫掃天下的秦軍,在嶺南吃了虧

甌駱聯盟雖然曾經使秦軍遭受過重創,以至“伏屍流血幾十萬”,但從當時總體的國力而言,甌駱聯盟是無法與統一了山東六國的秦王朝相匹敵的,所以其主力最後不得不敗退南遷。南遷的路線應該是沿著左江南進。在抵達今河內附近後,甌駱聯盟的主力就在那裡建立了甌駱國,還建造了古螺城。

也許古螺城還沒有完全建好就被緊追不捨的秦軍攻破了。但此後沒多久,秦王朝就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崩潰了。在秦王朝崩潰的過程中,甌駱王族肯定會乘機複國;只是複國後也沒多久,就又被割據嶺南的趙佗攻破了。但趙佗並沒有滅掉甌駱國,只是使之臣服於自己而已,直到漢武帝平南越時,甌駱國才和南越國一起徹底滅亡了。

本文節選自《五嶺以南的古國—南越國的故事》,略有刪節

本系列另有一篇:

此物形似馬桶,信息量好大,竟揭示了海洋先民的大秘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