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還在過度押注32英寸及以下的中國面板企業 恐將迎來一場硬仗

Popo||撰稿

好花不常開, 好景不常在。 雖然32英寸作為曾經的經典明星尺寸, 為很多消費者所鍾愛, 但在大屏趨勢下, 現在看也難改下行甚至被淘汰的命運。 而一直享受32英寸產業紅利的中國液晶面板企業, 在大尺寸市場尚未獲得突破性進展之前, 可能也會受到牽連, 遭遇新一輪的挑戰。

外資牽引升級, 國內面板廠跟還是不跟?

32英寸或將扛不住了

幾年前還是主流尺寸的32英寸, 卻在消費者不斷追求更大更精美的趨勢下開始落伍了。 雖然目前還沒有出現斷崖下跌的走勢, 但趨勢既定, 小步快跑下跌的可能性大增。

現在的彩電業, 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大屏化消費。 主流尺寸從50英寸到55英寸, 花了1年多的時間, 而不到半年時間, 今年電視主流消費尺寸又有了向65英寸轉移的傾向。 大尺寸電視越來越熱, 對中小尺寸電視帶來了空前的壓力。

中怡康最新線下零售監測資料顯示,

今年前5個月線下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了19.3%, 其中由43/42英寸、40英寸、39英寸和32英寸構成的中小尺寸的下滑幅度均超過了行業整體。

在新品中已難見32英寸

雖然從圖中來看, 32英寸下滑幅度相對較小, 但這主要是32英寸臥室化等因素導致,

未來一段時間, 當臥室消費趨於飽和的時候, 32英寸的消費將面臨新挑戰。

而從品牌角度看, 目前索尼三星夏普和LG已經明顯弱化甚至退出了小尺寸市場, 不再銷售32英寸產品, 而國內海信創維TCL等一線彩電品牌的大尺寸戰略也較為明顯, 所以32英寸電視的市場已經慢慢淡出了一二線市場, 轉向三四線市場。 特別從新品發佈情況來看, 很多彩電品牌已經半放棄這個尺寸。 唯獨一些互聯網品牌還在做這個市場, 如TCL旗下的雷鳥, 也是利用了華星光電的面板資源優勢。

從去年前五個月56款新品到今年前五個月只有26款, 可以看出, 廠商對於該尺寸段的熱情已經不高。 當然, 廠商弱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消費需求不振。

中國面板廠商或受大影響

這兩年,

以BOE(京東方)和CSOT(華星光電)為代表的中國液晶面板廠商表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但據權威協力廠商大資料公司奧維雲網的調查顯示, 它們的優勢集中在中小尺寸, 比如華星光電的主要優勢就是32英寸。

如果前述32英寸市場走弱的話, 那麼對中國面板廠商來說, 業務將受到明顯影響。

不同尺寸面板占整機成本

所以在其他尺寸紛紛漲價的時候, 32英寸因為價格相對穩定而贏得市場青睞。 然而, 這僅僅是相近尺寸價格高企下的一個特殊案例, 這種現象也不可能長久維持下去。

大尺寸面板線量產前, 有硬仗

屆時,壓力就會反向傳導給液晶面板廠商。就目前的市場訊息來看,下半年上述兩點大概率會成為現實,而該尺寸段的主要出貨商華星光電和京東方,以及中國電子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它們大尺寸面板生產線尚未量產的不利情形下,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場產業硬仗。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有硬仗

屆時,壓力就會反向傳導給液晶面板廠商。就目前的市場訊息來看,下半年上述兩點大概率會成為現實,而該尺寸段的主要出貨商華星光電和京東方,以及中國電子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它們大尺寸面板生產線尚未量產的不利情形下,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場產業硬仗。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