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鬢已霜 話同窗 之一

方言探病

師兄, 語言學家, 在一所大學教授古漢語, 會說30多種漢語方言, 這樣有個妙處, 師兄與夫人在家每天說一種方言, 一個月可以不重樣兒。

春天的一天, 師兄到我的廠子做客, 我請師兄吃陝西小吃滋卷。 廠子的食堂有個叫大楊的廚師, 陝西人氏, 滋卷做的很地道。

滋卷春天做最好吃。 春韭的鮮、香、嫩, 和著雞蛋的經典搭配, 味道已經不俗, 再來上一碟酸辣香濃的蘸汁, 那真叫一個得勁!

師兄吃了一卷, 待取另一卷時, 忽然問道:“你說這叫滋卷還是叫紙卷?在陝西方言裡, 滋、紙的讀音是相同的。 "師兄指著薄如紙的滋卷面皮說道:"我個人覺得叫紙卷更貼切一些。 但是滋字也不能丟, 滋者, 滋補也, 有滋有味也。 到底是滋卷還是紙卷呢?這個還是得商討的。

"

師兄做學問的拗勁兒上來了, 我只好請來大楊解釋。 大楊風風火火地進來, 陝西話河南話一鍋端:"娥們霧達社(我們那裡說)滋卷、子卷、紙卷的都有, 現在時興海鮮餡子, 啥餡子也是這個吃法, 各人喜好, 隨便叫啥都中。 "

師兄聽得兩眼放光, 用老陝的口語回應著:"了雜列!了雜列(很好!很好!)"

師兄恭敬地給大楊敬了杯茶, 笑咪咪地說:“你們那裡有很多民謠, 能否賜教一二?"

大楊喜著臉, 遂教了師兄一段歌謠:"人家那個娃, 在書房讀書呢。 咱那個娃, 拿個勺勺耍水呢。 不說他吧, 娥是他二爸;說他吧, 他娘不答應。 算了算了, 叫娃耍去耍去。 "

讓師兄感到好玩的是"書"字, 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讀shu, 陝西話則讀fu, 於是, 師兄就記住了大楊和大楊家鄉的fu。

時隔半年, 師兄再臨, 言談之間問起大楊。 我知道, 師兄是讒那滋卷、子卷抑或是紙卷了, 師兄是讒大楊家鄉的歌謠了。 可是大楊近日身體不適, 住院了。 我就讓其他的師傅給做了滋卷、子卷抑或是紙卷, 可惜, 沒做出大楊的味兒。

酒後茶罷,

師兄念一字師之禮, 要去醫院探望大楊, 我陪同前往。

見到了正在打吊瓶的大楊, 師兄當即說了句"拿佛佛發匪(拿勺勺耍水)"的陝西話, 大楊一楞, 遂喜著一張臉, 病似乎好了很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