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蹴鞠到足球,在中國曾興盛2000年,為何卻成為繞不過的坎

文/羽觴

說起足球, 不得不提它的老祖宗——蹴鞠。

蹴鞠這玩意兒, 是古人對它的叫法, 不要覺得陌生, 那是你沒文化。 從先秦的戰國時期一直到清朝, 它一直叫蹴鞠。

什麼?戰國時期?搞錯沒有, 戰國就有蹴鞠了?

不錯, 還真是如此。 戰國時候, 蹴鞠就成為比較流行的運動。 而且, 主要是軍隊中流行哦。

其實想想就可以理解, 戰國時期, 天天打仗, 打仗總要練兵吧。 踢球是很不錯的練兵方式。 在《戰國策》和《史記》中都有對於蹴鞠的記載。 在漢朝劉向著的《別錄》中, 這樣記載:“蹴鞠, 黃帝所造, 本兵勢也, 或雲起于戰國, 古人蹋蹴以為戲。

”更是把其歷史追溯到了黃帝, 而且明白指出, 這是練兵用的玩意兒。

這也難怪, 為何在當今世界很多人覺得踢球比較爺們兒, 原來本就爺們兒。

據歷史記載, 在漢朝, 蹴鞠是很流行的運動, 而且, 此時, 從軍營到民間, 開始普及了。 估計當時衛青、霍去病可能都曾玩過。 而且, 因為蹴鞠講團隊配合, 講變化, 講陣容, 可以算是小小的演習, 用來操練士兵最是實用。

到了唐宋時期, 蹴鞠更為普通。 特別是在宋朝, 大名鼎鼎的宋徽宗最喜歡這項運動。 而宋朝皇室的這個喜好, 據說是從宋太祖那裡傳下來的。 在中國畫裡有一幅《宋太祖蹴鞠圖》, 畫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丞相趙普等人蹴鞠的場景。 到了宋徽宗那裡, 更是玩出了新花樣。 《水滸傳》裡著名的高俅,

算是當時這個運動的翹楚。

一直到明朝, 蹴鞠都還比較流行。 明初有個與朱元璋爭天下的張士誠, 有個弟弟叫張士信, 《明史》記載他:“每出師, 不問軍事, 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 擁婦女酣宴。 ”看來, 這時候, 蹴鞠已經不純粹是練兵了, 而且成為娛樂活動。

朱元璋統一天下後, 覺得玩物喪志, 就下令在軍營中禁止這項活動。 可能就是因為朱元璋的一紙禁令, 中國錯失了發展這一運動的先機。

清朝時期, 蹴鞠就不怎麼流行了。 以至於後來, 現代足球是從英國誕生。 雖然世界足聯認可了足球在歷史上最早是在中國發展起來, 但還是有人不服氣。 覺得蹴鞠和足球不可同日而語。

不管怎麼說, 蹴鞠在中國衰落了。 其實,

個人覺得這是因為漢民族的文化選擇使然。 先秦時期, 中國人尚武, 於是, 蹴鞠作為很爺們兒的運動被大家喜歡。 宋朝之後, 中國越來越走向文弱。 在清朝, 滿族為防範漢人反清複明, 更是不鼓勵這種尚武的活動。

如今, 中國人雖然滿足了溫飽, 逐漸走向小康, 但大多數人培養孩子還是考試第一。 至於運動, 那是可有可無的。

只要這種觀念不轉變, 無論是蹴鞠, 還是足球, 在中國都沒有前途。

至於長沙贏的這場球, 也就只能歸因於長沙是福地了。 其實, 說長沙是福地, 本就是對實力的不自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