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先是把中國視為老師,後來卻變成敵人,日本為何如此恨中國?

說起中國的近代歷史, 就肯定離不開一個國家, 這個國家就是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 日本這個國家與中國的聯繫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

日本派遣使者前往向大漢皇帝朝貢, 在隋唐時期, 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來到唐朝學習前進的生產技術、經濟、政治制度, 可以說, 日本文化的根基就是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文化, 而日本也一直是以學生的身份來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直到明朝時期, 倭寇犯境, 兩國的關係發生改變, 再到19世紀中葉, 日本甚至將中國視為國家大敵, 日本為什麼在明治維新之後, 在對待中國的態度上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日本為何會這麼狠中國?

日本一直是將中國視為老師對待, 直到明治維新之後, 日本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他將昔日的老師視為國家的頭號敵人, 明治維新運動是日本一場至上而下、主張學習西方的現代化改革,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工業化道路, 那麼問題來了, 日本為何學習西方就要仇視中國呢?這其實是歷史的必然, 也和一場不為人知的中日衝突有著莫名的關係!

首先來說,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效仿西方, 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完成了工業化, 根據英法發展的歷史來看, 英法在完成資本主義革命、走上近代化道路之後, 他們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與資本輸出市場, 所以英法走上了殖民侵略的道路, 日本是效仿英法的, 所以日本也會走上和英法一樣對外侵略的道路, 再加上明治維新的改革存在一定弊端,

封建勢力殘留嚴重, 軍國主義盛行, 所以日本在完成明治維新後, 它實際上是一個由軍國主義思想控制的國家, 所以日本先將侵略的目光放在了朝鮮半島上, 想借助朝鮮半島為跳板, 進而侵略整個中國, 事實證明, 日本後來也是這樣做的。

還有一件事情也加重了日本對中國的仇視情緒, 這件事就是長崎事件, 日本稱它為“長崎清國水兵事件”, 簡單來說就是在1886年, 當時清朝的北洋水師來到日本長崎港修整, 清朝海軍與日本浪人發生矛盾, 北洋水師憑藉著堅船利炮, 威脅日本如不妥協, 就要炮轟日本長崎市, 當時日本水師和北洋水師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根本不是北洋水師的對手, 所以日本最終選擇妥協, 賠償了清朝兩萬餘兩白銀, 但是這件事在日本政府與百姓心中留下巨大的陰影, 日本政府為此還特意號召全日本百姓為日本海軍捐款, 購置戰艦, 用來擊敗中國的北洋水師, 就連當時的日本小孩都在玩中日兩國作戰的遊戲, 全日本都將清朝視為頭號敵人。

大家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大家評論,暢所欲言!

全日本都將清朝視為頭號敵人。

大家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大家評論,暢所欲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