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咸豐:他是慈禧的老公,是最命苦天子,最後要靠縱欲才成功自殺

我是林楚方, 這是我的第93個故事,

試試搜索行路男, 每天只要十分鐘, 瞭解世界多一點~

今天, 我想講講咸豐皇帝, 就是慈禧的老公,

上面的那張圖, 據說就是他。

在清朝10個皇帝裡, 咸豐可能屬於倒數第二沒存在感的, 最沒存在感的是他兒子同治, 除了死於梅毒之外真是沒什麼能讓人記住的。

可是越瞭解咸豐越會覺得, 他是最有故事的一個人, 當然, 主要是悲劇故事, 最大的悲劇集中發生在1860年。 讓我們回到1860年, 那一年是咸豐十年, 慈禧只有25歲, 還是懿妃, 小同治剛剛四歲。

1860年真是一個神奇的年份:

南面, 太平天國占了半壁江山;

北面, 沙俄對東北虎視眈眈, 那可是大清龍興之地;

中間, 英法聯軍從海上打過來。

可以說, 任何其中一股勢力, 對任何一個王朝, 都是要命的, 結果, 咸豐都趕上啦。 所以, 一提到1860年, 就覺得咸豐, 真夠悲催的, 所謂真命天子, 是真命苦的天子啊!

1.洋人來了, 咸豐先跑了

1860年的時候, 咸豐才30歲。 所謂30而立, 這個年紀, 體力最好, 智力最強, 精力最旺盛, 最想幹點事, 也確實有很多事可以幹, 事也太特麼多了, 還都是禍事。

每天一進辦公室, 桌上就一堆摺子, 打開哪個, 都是噩耗, 這兒失守了, 那兒失守了, 這個總督死了, 那個巡撫跑了。

偏偏禍不單行, 英法聯軍幾萬人, 從東面打過來, 很快就到了通州, 僧格林沁的幾萬蒙古騎兵, 早就不是成吉思汗的年代了, 在英法聯軍的洋槍洋炮面前, 就是一堆移動靶。

洋人打到通州啦, 有人出主意, 陛下, 趕緊去熱河打獵吧?你可能會覺得很搞笑, 什麼時候了, 還打獵?!但, 人家是皇帝啊, 說逃跑丟死人啊。

西元1860年9月22日, 咸豐倉皇跑到承德打獵去啦, 留下弟弟奕訢在北京和洋人談判。

幾天後, 這些死老外一把火燒了圓明園, 大清和英法聯軍簽訂《北京條約》, 又割地, 又賠款。

梁家輝扮演的咸豐, 英俊, 柔弱, 挨欺負的命……

小時候看電影《火燒圓明園》, 梁家輝演的咸豐, 摟著劉曉慶扮演的慈禧, 在圓明園裡卿卿我我,

大人就指著梁家輝說:看, 洋人來了, 他先跑, 什麼玩意兒!

所以, 這個時候, 咸豐形象就定格了:腐朽, 沒落, 無能, 喪權辱國。 但, 聽我節目的人都知道, 我對這種結論是不屑的, 那結論是什麼?看看歷史細節裡的咸豐吧。

2.吏治腐敗, 康雍乾都沒辦法, 這事兒咸豐盡力了

大清有1860年的厄運, 真不能怪到咸豐頭上。 咸豐1850年繼位, 大清朝積累了200多年的矛盾, 在這十年總爆發。

什麼矛盾?就是吏治腐敗, 我們看電視劇, 雍正王朝和乾隆王朝, 康熙和乾隆, 都是焦晃老師演的。 《雍正王朝》裡, 康熙跟雍正說, 你一定要治理好吏治腐敗啊, 說完死了!

陳道明和焦晃都扮演過康熙, 我更喜歡焦晃, 總覺得陳道明版, 都是康熙在演陳道明, 而焦晃版, 是焦晃在演康熙

雍正在位14年, 發誓要治腐敗, 結果死翹翹了。

乾隆當政60年, 去康熙墓前跟爺爺聊天, 說, 我哪兒都好, 就是吏治腐敗沒整好, 只能留給後人啦。 康雍乾加起來135年, 大清三個最有作為的皇帝都沒轍, 你讓一個21歲的年輕人怎麼弄?

這個年輕人還真想好好地弄一把。 他確實努力了。

一上任就搞整風,號召大家提意見,越尖銳越愛聽。滿朝文武從軍政到財政到吏治,提的問題一個比一個深刻尖銳,咸豐非常開心,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打老虎。首先把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撤職,穆彰阿可不是一般人,是前朝最得勢的老臣,但鴉片戰爭時主和,而主和就是漢奸嘛,跟現在憤青們的標準一樣一樣的,漢奸就要滾蛋,聖旨還加了一條,永不敘用!相當於把一個正國級,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穆彰阿倒臺,朝野震動,大家覺得,年輕人有兩下子啊。

(圖說:電影《林則徐》中,夏天飾演的穆彰阿,門生故吏遍佈朝廷上下,勢力大啊。當時的電影就是很誠實,你一看那樣子,就知道不是好人。)

第二,開殺戒,當時發生了一場科場舞弊案,咸豐將主考官、一品大員柏葰斬首,順帶連鍋端了一票人。又把簽《南京條約》的主和派大臣耆英賜死。這倆都是兩朝老臣,算副國級吧,直接幹掉,手腕不可謂不硬。

第三,啟用漢臣,請林則徐複出,其實不止一個林則徐,像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這些後來聞名天下的漢臣,都是咸豐破格啟用的,不但給官做,還允許他們招兵買馬,連軍權都給你。用今天的話說,叫“改革沒有禁區”。

你看,三招都奔著吏治。這叫重賢臣、遠小人,古代帝王最高標準也就這樣啦。

但可惜,沒用。

先說林則徐,他跟咸豐說,皇上,我天天趴床上,病得都動不了啦,能換人嗎?咸豐說抬也得抬到前線,林則徐只能抱病出山,結果半道上就死了。咸豐那叫一個哭啊。

沒幾天,太平軍一路打到南京,兩江總督、江南提督、江甯將軍全被打死,相當於大清最富的地區的省委書記、省長、軍區司令,全完蛋,太平軍,生生跟清政府弄了個南北朝。

這個時候洋人又來了,不得不跑到熱河。

咸豐這十年,你甚至都說不出來,他哪兒做錯了?

但這麼拼,到頭來,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到熱河。到了熱河他做什麼呢?戲劇電影甚至書本裡說,天天縱聲酒色,喝酒看戲寵慈禧,得著機會就跟宮女亂搞,甚至說他發明了一種開襠褲,就為了那個啥方便……簡直無道昏君啊。實際情況呢?

3.求死不能,只能醉生夢死

實際上,熱河是個非常糟糕的地方。

首先,不吉利,咸豐的爺爺嘉慶就死在熱河,對皇室來說,那是傷心之地啊,所以之後40年,皇室從來不去。所以,當時的熱河很破敗。

其次,既然叫避暑山莊,說明夏天涼快,同時也意味著秋冬冷啊,而且沒有人想到皇帝大冬天打獵啊,就沒做禦寒的準備。皇帝和妃子們,就天天裹著大皮襖,圍著火盆,聽著西北風,和遠處的豺狼哭嚎,然後繼續收那些壞消息:一會兒這個省沒了,一會兒那個總督死了。

這樣的氛圍,有什麼福可享?

(圖說:太平天國領導人叫洪秀全,自稱上帝二兒子,耶穌是他大哥。洋人覺得很奇怪,問了太平軍幾個問題,楊秀清也回了幾個問題:你們見過上帝嗎?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嗎?知道他多高多胖嗎……)

還好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折騰差不多了,簽完《北京條約》就走了,但,咸豐卻不想回北京啦。

以前,我無法理解,洋人都滾蛋了,他怎麼不回北京呢?但你看完咸豐的故事,就理解了。首都被人家占了,花園被人家燒了,又割地又賠款,江山淪陷,關鍵時刻,你還跑去打獵,還有臉回去嗎?

1861年,咸豐十一年,他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生病,生病之後,趕緊死。這是理解咸豐悲劇命運的一把鑰匙。

萬幸,咸豐果然病了,得了肺結核,當年就是絕症。既然得了絕症,咸豐乾脆破罐破摔了:

第一件事是搞女人,滿族的,漢族的,結婚的,守寡的,來者不拒,這是縱欲。

第二件事是看大戲,一看就是半夜,看完回去做第一件事。

據說咸豐,經常喝大酒,耍酒瘋,動不動就太監宮女暴打一頓,酒醒了,趕緊給人家道歉,賞銀子。這就是31歲的青年天子。

很多史學家推測,咸豐其實是在求死。連啟功先生也認為,咸豐其實在自殺,啟功有兩個身份,一是書法家,二是皇室後裔,你看,連他都這麼說。

那他怎麼不自殺呢,不行,身邊24小時不離人,你說我剖腹死,我上吊死,我撞牆死,都不行,你剛有個動靜,一群人攔著你,你說我投河死,不行,大冬天,都凍上了,你說我跳樓死,對不起,都是平房,你說我服毒死,不可能,吃的每粒米,都是別人嘗過的。

其實,你就是一個囚徒,一個精神囚徒,醉生夢死,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死法。

可能有人會覺得,又是縱欲又是看戲,我也希望將來這麼死,多爽啊,但你別忘了,人,他不是動物啊,人,主要是精神動物,做到皇帝這個高度,尤其是精神動物。

咸豐很幸運,肺結核加上縱欲透支,可以死了。

他幾乎用盡了當時能動用的所有政治工具,來解決這個帝國的傷痛,但,還是這個下場。

講到這兒,你可能覺得我好無聊啊,為什麼給這麼一個歷史人物,搞平反呢?

江山淪喪,你卻玩聲色犬馬,往小裡說,是沒有職業道德,往大裡說,叫沒有歷史擔當。跟劉備的傻兒子有什麼區別?後人也確實這麼說他。

但我真不這麼看,劉禪從小就傻,咸豐不是啊,200年來的吏治腐敗,他都敢動,幾乎用盡了當時能動用的所有政治工具,但還是失敗了。

那你說,我就是為了可憐他?當然不是。

4.道光和咸豐,都是在給乾隆朝買單

實話實說啊,清朝的皇帝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明朝活寶皇帝強太多太多了。無論從見識到勤政,都堪稱勞模。咸豐也不例外,資質也算合格。

有人說咸豐他爸道光是大清國運的分水嶺,他之後清朝就衰了。

我覺得不對,分水嶺是乾隆,1793年英國使團馬嘎爾尼訪華的時候,調子就定好了,之後都是照劇本演戲。

英國人畫的馬嘎爾尼見乾隆,裡面的乾隆,驕傲,自大,無知……當然,事實上也差不多。

就是說,道光和咸豐,都是在給乾隆朝買單。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國工業革命。今天我們知道,這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轉捩點。在這之前,人類的進步是遲緩的。而從這往後,歷史開始加速前進。

不光是科技進步,政治文明的進步那也是天上地下。

乾隆13年,孟德斯鳩發表了《論法的精神》;

乾隆41年,美國獨立,宣言“人生而平等”;

乾隆54年,法國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愛,主權在民”。

而地球這邊,乾隆爺在幹什麼呢?文字獄,有沒有?

所以我說啊,這大清的國運啊,乾隆王朝是轉捩點。

從乾隆晚期得了癌,到嘉慶、道光的一路擴散,再到咸豐,五臟六腑都是癌細胞了,再挨上幾頓槍炮外傷,幾乎是沒救啦。

5.為什麼沉溺于酒色的皇帝那麼多?

讀中國歷史,經常有個令人不解的現象:為什麼沉溺于酒色的皇帝那麼多?那麼多皇帝都跟暴發戶土大款一樣不開眼,一門心思賴在酒桌和床上呢?

當然,這兩樣東西確實很好玩,但也不至於好玩到喪命的程度吧?

道理其實很簡單,他們在逃避。

我講慈禧的時候說,看歷史人物要看三點:他說的,他做的,和歷史條件。這裡我再加上第四點,他什麼時候做的?

後來人評價咸豐基本上說他沉溺酒色,無所作為,我是不太同意的。因為,他只有最後一年才沉溺,才妄為,才暴躁,才作死?茅海建有本書叫《苦命天子:咸豐帝奕詝》,我覺得這個“苦”字用得特別好。

從表面上看,歷史之所以好玩,是因為它的創作者是一位把“偶然”運用到極致的戲劇大師。

不過,歷史的深奧或者悲哀卻在於,每一個偶然背後都隱藏著巨大而沉重的必然。咸豐這個苦,是祖宗幾代修來的。

今天的故事有點沉重。別擔心,抬頭看看四周和手裡的手機,這不,苦盡甘來了嘛!

還有更多精彩哦~

兩千萬兩白銀造園子,都要亡國了還得過生日,論敗家我只服慈禧!

要論聰明,他才是三國裡的高層智囊,連曹操都鍾情於他!

為什麼迪士尼能創造王國,宮崎駿頂多是個工作室主任,而王健林只能把萬達廣場賣了?

他確實努力了。

一上任就搞整風,號召大家提意見,越尖銳越愛聽。滿朝文武從軍政到財政到吏治,提的問題一個比一個深刻尖銳,咸豐非常開心,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打老虎。首先把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撤職,穆彰阿可不是一般人,是前朝最得勢的老臣,但鴉片戰爭時主和,而主和就是漢奸嘛,跟現在憤青們的標準一樣一樣的,漢奸就要滾蛋,聖旨還加了一條,永不敘用!相當於把一個正國級,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穆彰阿倒臺,朝野震動,大家覺得,年輕人有兩下子啊。

(圖說:電影《林則徐》中,夏天飾演的穆彰阿,門生故吏遍佈朝廷上下,勢力大啊。當時的電影就是很誠實,你一看那樣子,就知道不是好人。)

第二,開殺戒,當時發生了一場科場舞弊案,咸豐將主考官、一品大員柏葰斬首,順帶連鍋端了一票人。又把簽《南京條約》的主和派大臣耆英賜死。這倆都是兩朝老臣,算副國級吧,直接幹掉,手腕不可謂不硬。

第三,啟用漢臣,請林則徐複出,其實不止一個林則徐,像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這些後來聞名天下的漢臣,都是咸豐破格啟用的,不但給官做,還允許他們招兵買馬,連軍權都給你。用今天的話說,叫“改革沒有禁區”。

你看,三招都奔著吏治。這叫重賢臣、遠小人,古代帝王最高標準也就這樣啦。

但可惜,沒用。

先說林則徐,他跟咸豐說,皇上,我天天趴床上,病得都動不了啦,能換人嗎?咸豐說抬也得抬到前線,林則徐只能抱病出山,結果半道上就死了。咸豐那叫一個哭啊。

沒幾天,太平軍一路打到南京,兩江總督、江南提督、江甯將軍全被打死,相當於大清最富的地區的省委書記、省長、軍區司令,全完蛋,太平軍,生生跟清政府弄了個南北朝。

這個時候洋人又來了,不得不跑到熱河。

咸豐這十年,你甚至都說不出來,他哪兒做錯了?

但這麼拼,到頭來,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到熱河。到了熱河他做什麼呢?戲劇電影甚至書本裡說,天天縱聲酒色,喝酒看戲寵慈禧,得著機會就跟宮女亂搞,甚至說他發明了一種開襠褲,就為了那個啥方便……簡直無道昏君啊。實際情況呢?

3.求死不能,只能醉生夢死

實際上,熱河是個非常糟糕的地方。

首先,不吉利,咸豐的爺爺嘉慶就死在熱河,對皇室來說,那是傷心之地啊,所以之後40年,皇室從來不去。所以,當時的熱河很破敗。

其次,既然叫避暑山莊,說明夏天涼快,同時也意味著秋冬冷啊,而且沒有人想到皇帝大冬天打獵啊,就沒做禦寒的準備。皇帝和妃子們,就天天裹著大皮襖,圍著火盆,聽著西北風,和遠處的豺狼哭嚎,然後繼續收那些壞消息:一會兒這個省沒了,一會兒那個總督死了。

這樣的氛圍,有什麼福可享?

(圖說:太平天國領導人叫洪秀全,自稱上帝二兒子,耶穌是他大哥。洋人覺得很奇怪,問了太平軍幾個問題,楊秀清也回了幾個問題:你們見過上帝嗎?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嗎?知道他多高多胖嗎……)

還好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折騰差不多了,簽完《北京條約》就走了,但,咸豐卻不想回北京啦。

以前,我無法理解,洋人都滾蛋了,他怎麼不回北京呢?但你看完咸豐的故事,就理解了。首都被人家占了,花園被人家燒了,又割地又賠款,江山淪陷,關鍵時刻,你還跑去打獵,還有臉回去嗎?

1861年,咸豐十一年,他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生病,生病之後,趕緊死。這是理解咸豐悲劇命運的一把鑰匙。

萬幸,咸豐果然病了,得了肺結核,當年就是絕症。既然得了絕症,咸豐乾脆破罐破摔了:

第一件事是搞女人,滿族的,漢族的,結婚的,守寡的,來者不拒,這是縱欲。

第二件事是看大戲,一看就是半夜,看完回去做第一件事。

據說咸豐,經常喝大酒,耍酒瘋,動不動就太監宮女暴打一頓,酒醒了,趕緊給人家道歉,賞銀子。這就是31歲的青年天子。

很多史學家推測,咸豐其實是在求死。連啟功先生也認為,咸豐其實在自殺,啟功有兩個身份,一是書法家,二是皇室後裔,你看,連他都這麼說。

那他怎麼不自殺呢,不行,身邊24小時不離人,你說我剖腹死,我上吊死,我撞牆死,都不行,你剛有個動靜,一群人攔著你,你說我投河死,不行,大冬天,都凍上了,你說我跳樓死,對不起,都是平房,你說我服毒死,不可能,吃的每粒米,都是別人嘗過的。

其實,你就是一個囚徒,一個精神囚徒,醉生夢死,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死法。

可能有人會覺得,又是縱欲又是看戲,我也希望將來這麼死,多爽啊,但你別忘了,人,他不是動物啊,人,主要是精神動物,做到皇帝這個高度,尤其是精神動物。

咸豐很幸運,肺結核加上縱欲透支,可以死了。

他幾乎用盡了當時能動用的所有政治工具,來解決這個帝國的傷痛,但,還是這個下場。

講到這兒,你可能覺得我好無聊啊,為什麼給這麼一個歷史人物,搞平反呢?

江山淪喪,你卻玩聲色犬馬,往小裡說,是沒有職業道德,往大裡說,叫沒有歷史擔當。跟劉備的傻兒子有什麼區別?後人也確實這麼說他。

但我真不這麼看,劉禪從小就傻,咸豐不是啊,200年來的吏治腐敗,他都敢動,幾乎用盡了當時能動用的所有政治工具,但還是失敗了。

那你說,我就是為了可憐他?當然不是。

4.道光和咸豐,都是在給乾隆朝買單

實話實說啊,清朝的皇帝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明朝活寶皇帝強太多太多了。無論從見識到勤政,都堪稱勞模。咸豐也不例外,資質也算合格。

有人說咸豐他爸道光是大清國運的分水嶺,他之後清朝就衰了。

我覺得不對,分水嶺是乾隆,1793年英國使團馬嘎爾尼訪華的時候,調子就定好了,之後都是照劇本演戲。

英國人畫的馬嘎爾尼見乾隆,裡面的乾隆,驕傲,自大,無知……當然,事實上也差不多。

就是說,道光和咸豐,都是在給乾隆朝買單。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國工業革命。今天我們知道,這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轉捩點。在這之前,人類的進步是遲緩的。而從這往後,歷史開始加速前進。

不光是科技進步,政治文明的進步那也是天上地下。

乾隆13年,孟德斯鳩發表了《論法的精神》;

乾隆41年,美國獨立,宣言“人生而平等”;

乾隆54年,法國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愛,主權在民”。

而地球這邊,乾隆爺在幹什麼呢?文字獄,有沒有?

所以我說啊,這大清的國運啊,乾隆王朝是轉捩點。

從乾隆晚期得了癌,到嘉慶、道光的一路擴散,再到咸豐,五臟六腑都是癌細胞了,再挨上幾頓槍炮外傷,幾乎是沒救啦。

5.為什麼沉溺于酒色的皇帝那麼多?

讀中國歷史,經常有個令人不解的現象:為什麼沉溺于酒色的皇帝那麼多?那麼多皇帝都跟暴發戶土大款一樣不開眼,一門心思賴在酒桌和床上呢?

當然,這兩樣東西確實很好玩,但也不至於好玩到喪命的程度吧?

道理其實很簡單,他們在逃避。

我講慈禧的時候說,看歷史人物要看三點:他說的,他做的,和歷史條件。這裡我再加上第四點,他什麼時候做的?

後來人評價咸豐基本上說他沉溺酒色,無所作為,我是不太同意的。因為,他只有最後一年才沉溺,才妄為,才暴躁,才作死?茅海建有本書叫《苦命天子:咸豐帝奕詝》,我覺得這個“苦”字用得特別好。

從表面上看,歷史之所以好玩,是因為它的創作者是一位把“偶然”運用到極致的戲劇大師。

不過,歷史的深奧或者悲哀卻在於,每一個偶然背後都隱藏著巨大而沉重的必然。咸豐這個苦,是祖宗幾代修來的。

今天的故事有點沉重。別擔心,抬頭看看四周和手裡的手機,這不,苦盡甘來了嘛!

還有更多精彩哦~

兩千萬兩白銀造園子,都要亡國了還得過生日,論敗家我只服慈禧!

要論聰明,他才是三國裡的高層智囊,連曹操都鍾情於他!

為什麼迪士尼能創造王國,宮崎駿頂多是個工作室主任,而王健林只能把萬達廣場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