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紹興大運河走出來的皇帝——流落民間的太子

宋理宗, 紹興人。 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

宋甯宗宰相史彌遠與太子不和。 他想廢了他。

他聽說紹興有太祖之後,

就到紹興去找一個新的。

他坐船沿浙東運河到紹興西郭時, 看到幾個小孩在河中游泳。 他眼前忽見有一條龍環在一個小孩的四周, 忙叫船家停船。 一打聽, 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 叫趙與莒。 是山陰尉趙希瓐之子。

“趙家後代, 就這麼定了”。

那地方有座橋就叫會龍橋了。 意是會見真龍天子的地方。

一說是在橋邊遇到宋理宗的不是史彌遠本人, 而是他的塾師余天錫, 後再由餘天錫將宋理宗引見給史彌遠。

其實史彌遠與餘天錫把人選早已內定好了。 到紹興只不過走個程式。

圖為紹興會龍橋。 橋在西郭門外1.5公里, 是座石樑式廊橋。 《越中雜識》記有:“宋理宗少時嘗浴於此。 ”《宋史•理宗本紀》載:理宗, “諱昀, 太祖十世孫, 父希壚, 追封榮王, 家於紹興府山陰縣, 母全氏, 以開禧元年(1205)正月癸亥生於邑中虹橋裡第。 ”這種梁式橋是踏步式平梁橋, 在橋的東西各置數十石階,

即為踏步, 中間為平梁, 下供船隻通行。 會龍橋的結構上又為廊橋, 即從踏步的一半開始, 即置石柱, 中間平梁橋兩端置二柱, 共四個石柱, 上覆以磚瓦, 使橋成一條走廊, 可避雨遮陽, 可小憩休息。

宋甯宗駕崩後, 宋甯宗宰相史彌遠矯詔廢太子趙竑。

趙昀被權史彌遠擁立為帝, 史稱“宋理宗”。

早期很少理會政事, 登基後將所有國家事物都交給史彌遠, 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 一直到1233年史死後, 理宗才開始親政。 在位40年, 享年60歲。 葬紹興永穆陵。 圖1, 情景再現。

西藏藏傳佛教僧人楊璉真伽盜掘南宋六陵,見宋理宗屍身保存完好,將屍體倒掛在樹上三天,結果流出水銀,又以理宗頭蓋骨奉給帝師八思巴為飲器,是為骷髏碗。明太祖得知此事,“歎息久之”,派人找回理宗的頭顱,洪武二年(1369年)以帝王禮葬于應天府(江蘇南京),次年又將理宗的頭骨歸葬到紹興永穆陵舊址。

理宗端平通寶。

作者:月老

西藏藏傳佛教僧人楊璉真伽盜掘南宋六陵,見宋理宗屍身保存完好,將屍體倒掛在樹上三天,結果流出水銀,又以理宗頭蓋骨奉給帝師八思巴為飲器,是為骷髏碗。明太祖得知此事,“歎息久之”,派人找回理宗的頭顱,洪武二年(1369年)以帝王禮葬于應天府(江蘇南京),次年又將理宗的頭骨歸葬到紹興永穆陵舊址。

理宗端平通寶。

作者:月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