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待用餛飩”你聽說過嗎?這爿餛飩店可不一般,賣一碗捐一塊錢

昨天, 位於麗新路上三棉新村35號附近的“暖宅小吃店”正式對外開放。 這家店的特別之處, 就是使用了“待用餛飩”模式。

什麼是“待用餛飩”?

其實是引入了國外“待用咖啡”的概念

待用餛飩

市民可以在這裡品嘗餛飩, 也可以額外再支付一碗的費用, 為陌生的貧困人存儲一碗餛飩。

究竟咋回事兒?

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

“暖宅味道”的牆上掛著一張工商營業執照, 上面的法人代表是陸琴芬。 陸琴芬今年60歲。 和她同年的丈夫也趕來幫忙, 在灶前當起了大廚。 餛飩的湯料是骨頭熬出來的, 很鮮美, 兩人從早上6點多就開始忙活。

據介紹, 店裡主打三鮮餛飩、薺菜餛飩和小餛飩。 還提供訂製品種, 如蝦仁餛飩、茭白餛飩、蟹粉餛飩、銀魚餛飩和蒸餛飩, 過段時間還會有季節性產品——山聯菊花餛飩。 15只小餛飩售價6元, 10只三鮮餛飩或薺菜餛飩都售價10元, 和市價差不多。 有食客說, 三鮮餛飩裡的蝦仁很飽滿, 面皮和餡料都很不錯。

最關鍵的是

這是一碗愛心餛飩

不僅如此

除了每售出一碗餛飩支付1元公益金外,

還鼓勵市民為陌生人買單。 即支付兩碗的餛飩錢, 一碗自己吃, 另一碗給有需要的人, 也就是“待用餛飩”的概念。

開業首日, 麗新路社區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都能免費品嘗餛飩, 88歲的老黨員黃玉英說, 餛飩的味道超級贊, 社居委想得很周到。 看到這家新開的餛飩店, 聽說還能給貧困人群送餛飩, 當即捐出200元。 獲悉餛飩店有公益性質, 現場許多老人都捐了錢。

小店開業正值九寨溝地震, 店內貼出告示:首天的營業額全部捐出用於支援震區。 麗新路社居委書記林水芳介紹, 當天來吃餛飩的有兩種人:一部分是免費吃餛飩的當地老年人, 另一部分是付費品嘗的市民。 當天的營業額為162元, 還有4人共捐出400元指定給受災的九寨溝, 共收到捐款562元。 當天還收到愛心人士無指定性的1200元捐款, 相當於存儲了120碗愛心餛飩給貧困人群。

麗新路社區有戶籍居民2079戶, 總人口4267人, 其中60歲以上老人1878人, 老年人占總人口的44%, 困難群體中以孤困老年人為主。 為幫助社區多名三無孤老, 陸琴芬說, 愛心買單的餛飩主要提供給這些人。困難人群中的10多名老人,每天都能來吃一碗免費的餛飩。遇到急難者或流浪者,也能在店裡吃到免費餛飩。將來公益金多了,還可能走進山區,為貧困孩子捐錢捐物。

目前“暖宅味道”只經營中午一頓,下午則作為居民們喝茶聊天的活動室。店內放置一些書報,有人累了、渴了,能來此歇腳。社區還動員身體健康的獨居老人一同參與到經營中來,成為餛飩店的兼職“夥計”,逐步增強他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你覺得這個模式怎麼樣?

說出你的看法!

愛心買單的餛飩主要提供給這些人。困難人群中的10多名老人,每天都能來吃一碗免費的餛飩。遇到急難者或流浪者,也能在店裡吃到免費餛飩。將來公益金多了,還可能走進山區,為貧困孩子捐錢捐物。

目前“暖宅味道”只經營中午一頓,下午則作為居民們喝茶聊天的活動室。店內放置一些書報,有人累了、渴了,能來此歇腳。社區還動員身體健康的獨居老人一同參與到經營中來,成為餛飩店的兼職“夥計”,逐步增強他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你覺得這個模式怎麼樣?

說出你的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