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因為百香果,韻達、百世、順豐、天天、郵政相繼被曝光!

立秋雖至, 熱度未減。 聽聞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芒果、百香果、荔枝三大主要生鮮水果產品寄遞量突破1800萬件的好消息, 顧不得自己還在休年假,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欣然前往“百香果之鄉”玉林北流市實地瞭解紅火場面。

玉林市位於廣西東南部, 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城, 也是廣西農業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從刀耕火種到“互聯網+”, 兩千多年來, 農業的形式在這片土地上不斷變化, 如今正隨著快遞業的崛起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馬軍勝早年曾在玉林生活和學習, 對昔日牧牛而過的山崗、追鵝逐鴨的溪流、耕作勞動的田野點點滴滴如數家珍;時過境遷, 如今的玉林農村已是舊貌換新顏, 阡陌變大道, 草屋變高樓, “從土地裡刨食”的日子一去不返。 “快遞下鄉”起到了什麼作用?還能起什麼作用?快遞和農業如何更好的聯動共贏?是馬軍勝此行最關心的問題。

“快遞下鄉”帶富“十二叔”們

8月8日上午, 馬軍勝抵達玉林北流市新圩鎮河村。 東雲果業有限公司經營著當地最大的百香果園, 老闆是村裡的“十二叔”楊慶煥。

馬軍勝詳細詢問百香果種植、銷售等資料, 他十分關心郵政、快遞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最新情況。 十二叔介紹, 百香果是上好的水果佳品, 也是深受城裡人喜愛的飲品原料, 由於過去受制於流通不暢成本高, 一直難以擴大銷量, 也抑制了果農種植的積極性。 如今, 隨著國家“快遞下鄉”政策的驅動, 村裡有了快遞服務點, 鄉親們一起開辦百香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開設了網店, 通過快遞直接將百香果送到消費者手裡, 大大便利了消費群體, 節省了流通成本,

產量和利潤節節增高。 村裡的年輕人到合作社上班, 為消費者提供銷售、諮詢、倉儲包裝、售後等各種服務, 再也不用為生計背井離鄉到城裡打工, 大夥種植百香果的熱情空前高漲。

“百香果是速生水果, 當年栽種當年收穫, 而且一年能收果四次。 別看我的公司只有200畝果園, 但畝產年均能達3500斤左右, 總產量超過70萬斤。 ”十二叔告訴馬軍勝, 百香果主要通過快遞銷往全國各地, 一般打包成5斤裝的快件, 每件賣30元左右, 年產值達到420萬元, 發送快件14萬件。

目前, 整個玉林北流市的百香果網銷量占了全國70%。 以種植百香果為主導產業的鄉鎮達22個,種植面積6萬畝。 2015年, 百香果寄遞量340多萬件;2016年增長到400多萬件;今年1~7月, 全市百香果寄遞量近600萬件,

預計年內有望突破1000萬件。

百香果產業的發展, 帶動當地50多個貧困村5萬多人告別了貧困。 北流市因此在今年3月獲得了“中國百香果之鄉”的稱號。

“快遞下鄉”帶火快遞業務

小小百香果, 就能拉動如此巨大的快遞業務量, 當地快遞企業自然不會錯過這一千載難逢的商機。

馬軍勝來到玉林北流市韻達快遞有限公司, 瞭解快遞在服務農特產品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 該公司負責人邱偉軍是十二叔的主要合作夥伴, 十二叔95%的網銷百香果通過該公司寄遞, 旺季時日均派送百香果超過6000件。

邱偉軍熱情邀請馬軍勝到他的快件分撥中心視察, 並激動地說, 幾年前, 該企業還只是一個慘澹經營的快遞小網點,

如今發展成為擁有13個鄉鎮網點、經營額達到數千萬元規模的規模企業, 最關鍵一條, 就是抓住了與百香果產業的對接。

早在2013年, 玉林的快遞業基礎薄弱, 當時的玉林北流市韻達每天只能收到二三十件快件, 派送幾百件快件, 經營入不敷出。 後來, 邱偉軍發現不少客戶有向外地親友寄遞本地特產百香果的習慣, 於是嘗試利用自己經營快遞的優勢, 開辦專門幫助果農銷售百香果的網站, 沒想到第二年日均收件量就増長了30多倍。 2015年開始, 邱偉軍繼續幫鄉親們銷售百香果的同時, 自己也承租了80多畝地種植百香果, 提供產、銷、運一條龍服務。

“快遞下鄉為百香果產業發展找到了新出路, 百香果產業也反過來為快遞業拓寬了服務新領域。 ”談及近幾年的發展歷程,邱偉軍感觸頗深。對此,馬軍勝頻頻點贊,並勉勵他鼓足幹勁,繼續做好“快遞+”這篇大文章,讓快遞在農村和基層的廣闊沃土中枝繁葉茂。

當地像玉林北流市韻達這樣,依託“快遞+農業”模式獲得新生的快遞企業還有很多。2014年以來,隨著快遞服務百香果產業模式的興起,玉林市快遞企業及分支機搆在3年內增長了8.54倍,達到542家,鄉鎮快遞網點從無到有,數量達到427家,鄉鎮覆蓋率達100%。為滿足果農銷售需要,快遞企業還積極拓展快遞包裝、極速配送、冷鏈配送等增值業務,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快遞下鄉”帶出燦爛未來

離開玉林北流市韻達有限公司,馬軍勝意猶未盡,頂著烈日又接連視察了百世、順豐、天天、郵政等多家企業。

在當前行業整體盈利水準較低的情況下,業務量增長並不意味著企業就一定能掙錢。對此,馬軍勝十分關心企業的經營情況:在各家企業,他不厭其煩地瞭解收件價格、派件費用、人工水電等種種細節,逐項逐條的跟企業算成本賬。他表示,行業要發展,掙錢是必須的。一方面要通過轉型升級、提高技術創新等手段來謀長遠,另一方面要通過業務量規模化和業務種類特色化細分化來解決眼前的運營難題。

馬軍勝鼓勵各家企業趁熱打鐵,深耕細作“快遞下鄉”這篇大文章,未雨綢繆佈局企業未來發展,繼續做好與當地百香果產業的聯動發展,在快件攬收、包裝、配送等方面提高效率,提升服務水準,推動百香果寄遞業務實現規模化、特色化發展,向規模要效益,以特色創品牌。

同時,他要求郵政管理部門繼續做好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的引導工作,積極爭取扶持政策,支援推動企業加快鄉鎮網點佈局,在農村地區紮根成長;要促進快遞業與農業深度融合,拓展服務現代農業的類型品種,提高運營品質,打造更多的特色品牌,推動行業規模再上新臺階。

與當地企業交流結束後,已是傍晚時分,為了不給當地添麻煩,馬軍勝連夜返程。汽車再次駛離玉林時,晚霞正美。

”談及近幾年的發展歷程,邱偉軍感觸頗深。對此,馬軍勝頻頻點贊,並勉勵他鼓足幹勁,繼續做好“快遞+”這篇大文章,讓快遞在農村和基層的廣闊沃土中枝繁葉茂。

當地像玉林北流市韻達這樣,依託“快遞+農業”模式獲得新生的快遞企業還有很多。2014年以來,隨著快遞服務百香果產業模式的興起,玉林市快遞企業及分支機搆在3年內增長了8.54倍,達到542家,鄉鎮快遞網點從無到有,數量達到427家,鄉鎮覆蓋率達100%。為滿足果農銷售需要,快遞企業還積極拓展快遞包裝、極速配送、冷鏈配送等增值業務,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快遞下鄉”帶出燦爛未來

離開玉林北流市韻達有限公司,馬軍勝意猶未盡,頂著烈日又接連視察了百世、順豐、天天、郵政等多家企業。

在當前行業整體盈利水準較低的情況下,業務量增長並不意味著企業就一定能掙錢。對此,馬軍勝十分關心企業的經營情況:在各家企業,他不厭其煩地瞭解收件價格、派件費用、人工水電等種種細節,逐項逐條的跟企業算成本賬。他表示,行業要發展,掙錢是必須的。一方面要通過轉型升級、提高技術創新等手段來謀長遠,另一方面要通過業務量規模化和業務種類特色化細分化來解決眼前的運營難題。

馬軍勝鼓勵各家企業趁熱打鐵,深耕細作“快遞下鄉”這篇大文章,未雨綢繆佈局企業未來發展,繼續做好與當地百香果產業的聯動發展,在快件攬收、包裝、配送等方面提高效率,提升服務水準,推動百香果寄遞業務實現規模化、特色化發展,向規模要效益,以特色創品牌。

同時,他要求郵政管理部門繼續做好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的引導工作,積極爭取扶持政策,支援推動企業加快鄉鎮網點佈局,在農村地區紮根成長;要促進快遞業與農業深度融合,拓展服務現代農業的類型品種,提高運營品質,打造更多的特色品牌,推動行業規模再上新臺階。

與當地企業交流結束後,已是傍晚時分,為了不給當地添麻煩,馬軍勝連夜返程。汽車再次駛離玉林時,晚霞正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