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就是這樣被寵壞的

我們的生活之中, 我們做父母的都很討厭熊孩子, 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溺愛, 可還是有太多爸爸媽媽們不知不覺會讓自己的孩子加入到熊孩子的行列中去, 但自己卻還渾然不知。

孩子就是這樣被寵壞的:

1.特殊待遇

現在雖然已經慢慢跨入二胎時代, 可是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對孩子的心一直沒變, 讓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 處處受到特殊照顧: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 即使糟蹋也沒事;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們可以不過生日, 但孩子一定要過生日, 而且還得買個大蛋糕, 送禮物……

這樣下去孩子會自感特殊, 習慣用一種高人一等的心態, 任由發展下去孩子必然變得自私自利, 沒有與人為善和平等對待他人的心態。

2.習慣用發脾氣解決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段“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 這個也無可厚非畢竟在他們年幼裡很長的一段時間裡,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真的是圍著他“轉”。

所以孩子在家裡面對很多東西都會用發脾氣來快速“解決”。 這也許是他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 可是如果在外人面前習慣用發脾氣來宣洩情緒表達個人意願, 那可不太好。 這很有可能因為在他心底裡覺得他是宇宙中心,

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徵兆。

3.用你的東西和你“談判”

很多聰明獨立的孩子會用自己的勞動到爸爸媽媽那, 或者其他長輩那裡換取好處, 比如“我幫你洗碗就帶我去動物園”“我幫你掃地你給我點零花錢吧”之類, 雖然孩子“耍了點小聰明”, 但這是很平等且明智的做法也是很值得推薦的方法, 只是切莫太過功利化。

可是如果他用不屬於他的東西來和你談條件, 比如“帶我去動物園就還你手機”, 那這個就屬於變相“威脅”或者“搶劫”了, 生活中千萬別讓孩子得逞, 不然會讓孩子樹立可怕的強盜邏輯觀。

4.好東西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裡, 不懂得和別的孩子分享

其實這也不完全是孩子的錯, 只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們在成長過程沒有注意罷了。 “分享”這種事情是需要爸爸媽媽們從旁提示一下。

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們總是對孩子強調“別讓人碰你的玩具”“這個東西只能你一個人吃”……時間久了, 孩子也就不知道什麼是分享了。

5.用“撒嬌”來“綁架”自己父母的意願

雖然有點暗黑系的說法, 但是不否認孩子在生活中真的是那樣子的。 那我們如何區分孩子的“撒嬌”和“控制”?

很簡單, 如果孩子只是說“我想……”, 那就沒什麼還在意的, 這就是普通的撒嬌。

如果孩子說“你不要……”, 就是控制了。 這個沒有危言聳聽, 如果孩子說“你不要看書了。 ”“你別看電視了”之類的話,如果你不依他,熊孩子他輕則賭氣,重則破壞。

究其原因,還是孩子“試圖證明自己的地位”,因為他自出生起就是家庭中心,試圖控制爸爸媽媽們的行為來證明自己在家裡的位置。長此以往,孩子如果步入社會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以後,很容易因落差過大而走向極端。

6.貪心不足蛇吞象

我們常說貪心不足蛇吞象,是指某些人的願望得到滿足一次以後,會奢求更多東西。其實我們的孩子在得到太多好東西以後,真有點“貪心不足蛇吞象”。

如果家裡的孩子總是很難滿足:玩具沒有別人家的變形金剛好玩;食物怎麼沒有我最愛的……如果孩子真的發展到這一步,那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反醒一下自己了,自己是不是太寵他了。

如果不幸中招了,切莫急著用打罵來糾正,這個時候一定先改變自己的心態:我這樣再寵下去,是害了他”,然後就要教會他“憑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更好的”,而不是一味的遷就滿足他。(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

”“你別看電視了”之類的話,如果你不依他,熊孩子他輕則賭氣,重則破壞。

究其原因,還是孩子“試圖證明自己的地位”,因為他自出生起就是家庭中心,試圖控制爸爸媽媽們的行為來證明自己在家裡的位置。長此以往,孩子如果步入社會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以後,很容易因落差過大而走向極端。

6.貪心不足蛇吞象

我們常說貪心不足蛇吞象,是指某些人的願望得到滿足一次以後,會奢求更多東西。其實我們的孩子在得到太多好東西以後,真有點“貪心不足蛇吞象”。

如果家裡的孩子總是很難滿足:玩具沒有別人家的變形金剛好玩;食物怎麼沒有我最愛的……如果孩子真的發展到這一步,那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反醒一下自己了,自己是不是太寵他了。

如果不幸中招了,切莫急著用打罵來糾正,這個時候一定先改變自己的心態:我這樣再寵下去,是害了他”,然後就要教會他“憑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更好的”,而不是一味的遷就滿足他。(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