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其實90%的兒童傷害,都是可以避免的,你知道嗎?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 自我意識在增強, 活動範圍在擴大, 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開始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孩子們的眼裡, 什麼都是新鮮的。 身邊兒童意外傷害事件頻發, 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敲響警鐘, 有些不起眼的日常, 往往潛藏著危險。

任何一位父母都不願意看到意外發生, 想要真正降低傷害發生的幾率, 需要父母們從小培養寶寶的安全意識, 告訴他們哪些是危險的、不能做的。

哪些原因會導致意外發生?

1、疏忽造成的看護不當

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 他們開始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 但卻對安全缺乏一定的認知和預見, 並不知道哪些是危險的。 不少父母雖愛寶寶, 但對擔負起監護的責任往往重視不夠, 有的甚至會疏忽。

比如, 寶寶睡著了, 就把他獨自留在家裡或車裡, 這就是父母忽視的問題。 切記, 哪怕一會兒, 寶寶也不能被單獨留下。

2、環境存在安全隱患

有的家庭對日常用品分類不當, 可能會把藥品、硬幣、尖銳物品等放在寶寶能觸碰到的地方, 寶寶由於好奇容易誤食、誤吞, 或弄傷自己, 父母們此時往往追悔莫及。

3、父母安全意識薄弱

有的父母認為寶寶還小, 聽不懂安全教育, 或平時對寶寶過多的保護和溺愛, 造成寶寶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 最常見的意外傷害主要有:摔跤跌落、交通事故、走失性侵等。 平常對寶寶的安全教育做得到位的話, 其實有很多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

防跌落、摔跤

跌落、摔跤是意外傷害中非常常見的。 寶寶活潑好動, 經常喜歡跑跑跳跳, 很容易摔傷或跌落。 3歲以下的寶寶, 自身平衡性比較弱, 大動作發育還不夠完善,

父母和家人需要周到地看護孩子。

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1、在陽臺和床上裝置一定高度護欄, 或安全網狀護繩(高於寶寶的身高), 防止寶寶爬高翻越;

2、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床上, 他的活動範圍應在大人視線內;

3、寶寶走路、跑步要穿合腳的運動防滑鞋;

4、關好家裡的窗戶, 檢查窗戶周圍沒有可以攀爬的凳子、桌子等傢俱;

5、對寶寶模仿從高處跳下和飛翔的舉動, 堅決制止;

6、和寶寶一同尋找家中有安全隱患的地方並做標記, 告訴寶寶碰到這些有標記的區域要注意安全。

防交通事故

交通安全在交通繁忙的城市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需要從小培養寶寶的交通安全意識, 告訴他們遵守交通規則。

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1、帶寶寶乘私家車出行時, 務必使用安全座椅。 如果寶寶是坐在自行車後座, 則要佩戴好頭盔和護膝;

2、平時散步時, 可以將沿途的交通標誌告訴寶寶, 並告知這樣做的意義;

▲可以從簡單基礎的標誌開始

3、大人一定要牽著寶寶的手過馬路, 可以一邊講解道路上的危險, 一邊引導他們如何過馬路, 學習認識紅綠燈和斑馬線, 知道紅燈停, 綠燈行;

4、利用和交通知識相關的繪本和玩具, 來樹立寶寶的交通安全意識。

▲這樣的玩具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

防走失和性侵

現在不少父母的朋友圈都會有兒童走丟的帖子,那麼怎樣才能降低寶寶走丟的幾率呢?

父母帶寶寶外出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平日裡多加強安全教育,教會寶寶萬一走失時的應急方案,學習合理智慧的保護自己。

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1、讓寶寶牢記家中資訊。比如:父母的姓名和電話以及家庭住址。知道常用的急救電話,如110和120等;

2、教導寶寶學會合理保護自己:

沒有父母的同意,寶寶不能接受任何人說“我帶你一程吧”的建議;

讓寶寶儘量選擇和小夥伴一起出行,不要單獨行動;

告訴寶寶,如果有人想要抓住他,在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引起他人注意來尋求幫助,例如:喊叫,反抗,掙脫等等。

3、樹立防範陌生人的意識,不跟陌生人說活、不接陌生人遞過來的任何零食,遇見陌生人前來搭話時,要保持戒心;

4、加強隱私教育,告訴寶寶,除了爸爸媽媽,誰都不能碰他的背心、短褲包裹著的地方。

安全意識的培養需要父母用心投入、細緻堅持。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抓住黃金時機,把握好“生活的每一瞬間”,及時有效地進行安全教育,才能讓降低意外發生的頻率。

文:陳昌玥老師

陳昌玥老師是朵媽的中學同學兼好友。她在幼教事業上辛勤耕耘了十多年,是中國福利會學前教育課程的編寫者之一,曾多次參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幼教欄目的拍攝,在《上海托幼》、《早期教育》等著名期刊上發表文章百餘篇。

▲這樣的玩具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

防走失和性侵

現在不少父母的朋友圈都會有兒童走丟的帖子,那麼怎樣才能降低寶寶走丟的幾率呢?

父母帶寶寶外出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平日裡多加強安全教育,教會寶寶萬一走失時的應急方案,學習合理智慧的保護自己。

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1、讓寶寶牢記家中資訊。比如:父母的姓名和電話以及家庭住址。知道常用的急救電話,如110和120等;

2、教導寶寶學會合理保護自己:

沒有父母的同意,寶寶不能接受任何人說“我帶你一程吧”的建議;

讓寶寶儘量選擇和小夥伴一起出行,不要單獨行動;

告訴寶寶,如果有人想要抓住他,在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引起他人注意來尋求幫助,例如:喊叫,反抗,掙脫等等。

3、樹立防範陌生人的意識,不跟陌生人說活、不接陌生人遞過來的任何零食,遇見陌生人前來搭話時,要保持戒心;

4、加強隱私教育,告訴寶寶,除了爸爸媽媽,誰都不能碰他的背心、短褲包裹著的地方。

安全意識的培養需要父母用心投入、細緻堅持。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抓住黃金時機,把握好“生活的每一瞬間”,及時有效地進行安全教育,才能讓降低意外發生的頻率。

文:陳昌玥老師

陳昌玥老師是朵媽的中學同學兼好友。她在幼教事業上辛勤耕耘了十多年,是中國福利會學前教育課程的編寫者之一,曾多次參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幼教欄目的拍攝,在《上海托幼》、《早期教育》等著名期刊上發表文章百餘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