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沙發換成騎行機,交大醫學院開講“健康達人”怎樣煉成

▲在“健康達人”煉成課上, 醫學生學習八段錦。

【導讀】去超市買薯片, 你會注意包裝袋上的飽和脂肪、鈉含量嗎?回復工作郵件時, 你是僵坐在桌旁, 還是站上跑步機, 讓筆記型電腦取代跑步機前端的娛樂螢幕?即便是坐著, 試試看盡可能放鬆,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再或者, 把家裡的組合沙發換成騎行機吧, 客廳不僅會看起來更酷, 邊看電視邊騎車, 還能和“沙發土豆”說再見!

分享這些新潮健康理念的, 不是健身教練, 而是上海交大醫學院的一群老師。 今天中午, 文匯記者在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旁聽了一門有趣的新課程《健康達人是怎樣煉成的》。

近日, 與市民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出爐, 描繪了未來15年上海這座城市的健康願景。 規劃中突出了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強調了健康不僅僅是醫療機構的事, 而是由生活日常的行為習慣來決定的。 這個全新理念的指引下, 醫學院的教育理念已在發生變革。

“健康管理是一門新興學科, 我自己也是從臨床醫生跨界而來, 更加能體會到健康關口前移的重要性, 希望通過課堂教學來為醫學生系統地培養健康能力、提高健康素養, 使得他們未來不但能夠成為疾病狙擊手, 還能擔當健康助推手。 ” 主講教師範竹萍介紹起了開設這門選修課的初衷。

範竹萍是仁濟醫院健康保健科主任, 也是一名忙碌的消化科醫生, 每週她要看4個半天的門診。 當了30多年醫生, 近年的她有個強烈感受:醫務人員要轉觀念。 她遇過一個病人, 中年男性, 得了反流性食管炎, 吃奧美拉唑已經6年。

長期服藥會有一定副作用, 病人很痛苦, 希望範竹萍想想辦法。 治療方案完全符合診療規範, 還能怎樣幫患者?范竹萍把目光投向患者所處的生活環境, 原來, 這個病人煙酒不斷、大腹便便。 范竹萍果斷叮囑病人先把煙戒了, 再減少飲酒量, 注重健康飲食, 把腰圍減下來。

吸煙會增加胃酸分泌, 飲酒會加大對胃粘膜的損傷, 而肚子大, 腹壓就大, 本身容易也造成反流。 如果不改變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藥是停不掉的。 通過這樣的健康管理, 病人的藥量減少了, 還收穫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非藥物治療方法擁有的強大力量, 引起這個臨床醫生的關注, 這也成為她開課的初衷。 2014年《健康達人是怎樣煉成的》選修課問世, 最先面向高年級醫學生, 如今拓展到低年級醫學生。 與醫學院的解剖、病理、生理等經典課程相比, 這門年輕課程的最大特色是注重“健康”, 而非“治療”。

范竹萍和同事結合臨床病理仔細琢磨課件。 與此同時, 在他們看來, 要推動健康教育, 醫生自己首先得是健康的。 而現狀是, 大部分醫生過得並不健康。 一份針對中國醫生的資料顯示, 90%的醫生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 超半數醫生每週工作6天, 近3成醫生需要每週工作7天,

而他們每天的工作午餐時間只有5-15分鐘, 每日運動不足30分鐘……仁濟醫院正醞釀開設“健康達人社”, 在醫務人員中推廣冥想、正念放鬆、八段錦等方式, 舒緩壓力、調節情緒。

▲範竹萍與醫學生分享國內外健康教育新理念

範竹萍說, 很多病就是生活方式病, 包括肥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 如果在學生時代就讓醫學生擁有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 一點點改變臨床上“重治療、輕健康”的固有思路, 這群未來醫生今後走上臨床才能去影響病人, 主動為病人做起健康管理, 讓人群掌握健康知識, 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本文系文匯獨家稿件。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 |圖片均為葉佳琪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