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先確定預產期,再談胎兒大小!

導讀

胎兒過大並非好事, 當然過小也有問題, 是大是小, 關鍵看預產期。

孕婦的肚子總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肚子看起來較小的孕婦, 經常被人建議要吃什麼, 好把胎兒養大一點。 其實胎兒過大並非好事, 當然過小也有問題, 但說大小之前, 應先確定預產期。

如何掌握胎兒的體重

應以B超測量為主。

妊娠初期, 量測頭臀徑(CRL, 頭部頂端至臀部最低處的長度), 以此計算胎兒的發展狀況, 一般常用的估計公式為(公分)+6.5等於妊娠周數。

妊娠4、5個月之後, 測量雙頂骨徑(BPD, 胎兒頭兩邊直徑測量的資料)、胎兒頭圍(HC, 胎兒的頭環繞一圈的長度)、胎兒腹圍(AC,

腹部一圈的長度)與大腿骨長度(FL), 做為計算妊娠周數的指標, 並與胎兒各周發育對照表, 評估胎兒大小是否有所差異。

量測結果是否精准, 與量測時的胎兒姿勢有密切關係。 如果胎兒低著頭, 就無法抓到精准的位置, 若是胎兒姿勢的角度好, 較能精准換算出胎兒體重, 因此, 存有10%〜15%的誤差。

胎兒大小與預產期有關

要評估胎兒是否過大或過小, 必須先確認預產期, 才能瞭解“胎兒大小是否符合妊娠周數應有的水準”。

關於預產期, 最好在7至12周完成預產期校正, 因為此階段的胎兒大小差異性不大, 然後以此為基準, 再進行評估胎兒大小。 否則隨著妊娠周數增加, 每一個胎兒的生長狀況有如各走各的路, 差異愈來愈大, 就算是同周數的胎兒, 也不可能一樣大, 這時就要對照妊娠周數, 以評估胎兒是大是小。

預產期與生理週期有關, 所謂的孕期280天, 是以月經週期為28天所計算而來, 預產期是指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的第280天, 涵蓋卵泡期的14天與自受精到分娩的平均時間266天(38周)。

對自然懷孕者而言, 須參考生理週期以推算可能的受孕日, 但對月經週期不固定, 又忘記最後一次月經開始第一天的日子, 就有賴B超的幫忙。

相形之下, 借助人工生殖技術懷孕者的預產期最為準確, 人工受孕以精蟲植入日正確計算出胎兒的周數;試管嬰兒則以胚胎植入日去計算出胎兒的周數。

胎兒過小該如何改善

若胎兒體重小於相同懷孕周數的胎兒體重分佈生長曲線族群的10%, 即稱為“小於實際周齡”。

原因:

先評估母體狀況。 如果媽媽本身較為瘦小, 那麼胎兒的小是來自先天基因所致, 只要活動力好, 在子宮內有併發症的機會小, 出生後的生長狀況多不錯!換言之, 這類胎兒小歸小, 但並不等於胎兒生長遲滯。

當胎兒在子宮內未能達到預定周數的體重, 又合併母體或胎盤的問題時, 即稱為“胎兒生長遲滯”, 若為胎兒生長遲滯, 可從臍帶血流不好、羊水過少與構造異常觀察, 且出生後易有併發症。

改善建議:

胎兒過小, 若是問題出在孕媽咪營養狀況不佳,

可從飲食控制做起, 儘量做到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 甚至多吃一點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多少可追上一點體重。

若是問題出自胎盤功能不佳的話, 就無法以飲食控制改善胎兒體重, 因胎盤功能不良, 血管必須加壓運作, 好讓胎兒得到養分與氧氣, 提醒有子癇前症、妊娠高血壓問題的孕媽咪, 要做好血壓的控制, 讓血壓維持在高標:140〜150 mmHg(收縮壓)╱90〜100(舒張壓)mmHg, 然而, 血壓太高又容易讓母體面臨危險, 為了母胎兒全, 須適時取出胎兒以改善母體狀況。

胎兒過大該如何改善

相對胎兒過小,胎兒過大是指胎兒體重大於相同懷孕周數的胎兒體重分佈生長曲線族群的10%。通常足月出生的寶寶,體重約2,500至3,999公克,4,000公克以上稱為“巨嬰”,國外的巨嬰體重則為4,500公克。

原因:

常見胎兒過大的原因為“吸收好”,也可能是來自遺傳,當父母身材高大或肥胖,很可能導致胎兒過大,只要沒有羊水偏少且胎位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如孕媽咪有妊娠糖尿病,很容易讓胎兒過胖。另外,也有一些少見疾病容易使胎兒過大。

改善建議:

為了避免胎兒過大而增加自然產的難度,可事先評估胎兒狀況與孕媽咪的子宮頸成熟度,視情況考慮於38、39周進行催生,讓事後的處置變得相對單純。畢竟面對周數足、體重大的胎兒,如何避免難產、肩難產或胎兒窘迫等狀況發生,確實讓產科醫師承受相當大的壓力。

若是第一胎相對大,剖腹的機會大,但之後如要再生第二胎、第三胎,發生前置胎盤或植入性胎盤的機會也相對大,產後出血的機會也大,這與前一胎剖腹產有關係。如第二胎以上面臨胎兒過大的話,催生比較容易成功,自然產生不下來的機會也較小。

胎兒過大該如何改善

相對胎兒過小,胎兒過大是指胎兒體重大於相同懷孕周數的胎兒體重分佈生長曲線族群的10%。通常足月出生的寶寶,體重約2,500至3,999公克,4,000公克以上稱為“巨嬰”,國外的巨嬰體重則為4,500公克。

原因:

常見胎兒過大的原因為“吸收好”,也可能是來自遺傳,當父母身材高大或肥胖,很可能導致胎兒過大,只要沒有羊水偏少且胎位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如孕媽咪有妊娠糖尿病,很容易讓胎兒過胖。另外,也有一些少見疾病容易使胎兒過大。

改善建議:

為了避免胎兒過大而增加自然產的難度,可事先評估胎兒狀況與孕媽咪的子宮頸成熟度,視情況考慮於38、39周進行催生,讓事後的處置變得相對單純。畢竟面對周數足、體重大的胎兒,如何避免難產、肩難產或胎兒窘迫等狀況發生,確實讓產科醫師承受相當大的壓力。

若是第一胎相對大,剖腹的機會大,但之後如要再生第二胎、第三胎,發生前置胎盤或植入性胎盤的機會也相對大,產後出血的機會也大,這與前一胎剖腹產有關係。如第二胎以上面臨胎兒過大的話,催生比較容易成功,自然產生不下來的機會也較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