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宋代一石橋,用“生物技術”加固橋體,歷經千餘年,至今屹立不倒

在我國橋樑史上不能不提兩座橋, 趙州橋和洛陽橋。 趙州橋, 大家都比較熟悉, 他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而洛陽橋, 也是聲名在外。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 享有“海內第一橋”之美譽。 這兩座橋, 一南一北, 遙相呼應, 素有“南洛陽, 北趙州”之稱。

對於洛陽橋, 很多人會心生疑問, 這怎麼是個跨海大橋, 洛陽是不靠海的呢?其實, 很多人都被洛陽橋的名字給誤解了。 洛陽橋並非在洛陽, 而是位於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上。 泉州自古客家人集聚地, 大概在唐朝初年, 中原戰亂頻仍,

大量河南洛水、河水一帶的中原人士遷入泉州。 這些人看到泉州山水形似洛陽, 加之思念故土, 於是就給當地取名洛陽。 後來, 這些人士的後人在當地的洛陽江上建立一座橋, 取名洛陽橋。

洛陽橋是我國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 始建於1053年, 整整花六年零八個月才建成。 橋長約1200 米, 寬約5米, 有46座橋墩, 500個 扶欄, 還配有石獅、石亭、石塔和武士石像等, 規模宏大。 如今石橋只剩下31座橋墩, 1188米長了。

洛陽橋處於江海交匯處, 江闊水深, 風猛浪急, 工程極為艱巨。 洛陽橋之所以問鼎橋樑史, 主要是在洛陽橋的獨特設計和建造師的大膽“創新”。

一是洛陽橋首創了“筏型基礎”建造橋墩的方法。 當時的工匠們在江底隨橋的中線鋪滿大石頭, 築起一條二十多米寬,

二裡長的水下長堤。 然後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 這種技術, 直到十九世紀, 歐洲人才開始採用。

二是工匠們因地制宜, 運用“生物技術”加固橋體。 當地的海底有一種長有貝殼的軟體動物, 名叫牡蠣。 牡蠣有兩個殼, 一個殼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 互相交結在一起, 另一個殼則蓋著自己的軟體。 牡蠣繁殖能力很強, 而且無孔不入, 一旦跟石膠成一片後, 用鐵鏟也鏟不下來。 工匠們利用牡蠣的這個特性, 在橋基上種牡蠣, 以此來來聯結膠固石塊。 果然, 沒出幾年, 牡蠣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 又把沖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 洛陽橋基歷時900餘年而不垮、不散, 牡蠣功勞不小。 這種用生物加固橋樑方法,

古今中外, 絕無僅有。

三是工匠們運用浮運法來修建橋樑。 去過洛陽橋的朋友都知道, 洛陽橋上的石板, 每塊有10米多長, 又厚又大, 重量在二三十噸左右。 古人是怎麼將這些石塊運到橋墩上去呢?工匠們巧妙運用潮漲潮落的規律和海水的浮力作用, 待漲潮時, 就把石塊用木排運到橋墩跟前, 借用漲潮的浮力, 把石塊放置在石墩上。 洛陽橋上的300多塊石板和上萬塊石料, 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架上去的。

洛陽橋的獨特設計和推陳出新的造橋技術, 凝結著古人高超的智慧, 造就了我國橋樑史上的一段傳奇。 同時, 這也是這座橋得以留存千餘年至今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