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汗血寶馬”變舞馬,漢唐雄風終不再

文/白頭翁

朋友讓我看件稀罕物件, 是件西漢王陵出土的石刻拓片, 那是匹不奔不走, 不急不燥, 不嘶不鳴的馬, 仿佛正靜靜地凝神遠眺。 雖然在地下經過2000多年的歲月沉積, 又經過不知多少次的拓印, 但那石馬仍然靜中有動, 有一股此馬非凡馬, 透出一種勃勃昂然的神韻。

我問, 難道是九方皋相中的駿馬?那難道是伯馬看上的千里馬?朋友是此行的專家, 笑而答道, 恕我直言:列子尚未有福氣見到這樣的天馬、神馬、千里馬。

我靜靜地聽, 細細地看, 啊, 原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宛馬, 汗血馬, 就是為了汗血馬, 竟然引發了兩場戰爭, 為汗血馬死亡的將士競達十萬之眾, 才把汗血馬引到了長安。

汗血馬何在?

西元前138年, 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 13年的艱辛, 他幾乎走遍了西域36國, 出使前130人的使團, 13年後回到長安僅剩下張騫和甘父二人。 張騫向漢武帝報告了一條重要的資訊,

西域有天馬, 產于大宛國, 它奔跑起來疾如風, 快如閃, 強健有力, 以致于這種神馬在奔跑時, 身上滲出來的汗滴, 竟然像殷紅的血珠子, 故大宛馬的真名叫“汗血馬”。

漢武帝不愧是西漢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立刻就明白了引進西域的“汗血馬”就是引進生產力, 引進戰鬥力。

張騫的描述說“汗血馬”, 世上無雙。 大宛國荒涼, 野狼兇悍, 但從未有咬死“汗血馬”一說。 之一是野狼追不上“汗血馬”, 之二是野狼打不過“汗血馬”。 “汗血馬”太兇悍了, 兩匹“汗血馬”相毆, 如人之武士相鬥, 兩腿直立, 兩足相撲, 頭頸相交, 撕咬如虎, 鬃毛直立, 其鳴震天, 群獸皆散。 中原之馬, 但聞其嘶嗚, 無不害怕, 甚至屁滾尿流。

漢武帝不愧是大手筆,

為了換回他稱之為“天馬”的“汗血馬”, 他組織了一個龐大的出使代表團, 攜帶上千兩的黃金, 特別是禮品中竟然有一匹黃金鑄成的“黃金馬”, 是按張騫說的“汗血馬”用黃金打造的, 足見漢武帝的決心和眼光。 不惜重金, 以等身的黃金換良馬, 中國歷史上堪稱第一。

但大宛國也深知黃金有價, “汗血馬”無價。 雖然這些黃金在當時西域國堪稱天價, 但大宛國君臣卻不為黃金所動。 “汗血馬”名貴, 貴如國家。 買賣不成, 相視如仇。 西漢出使團在大宛國朝廷當廷砸碎黃金做的寶馬, 怒駡大宛國王, 裹上那些黃金碎塊憤憤而去。 大宛國王更絕, 一不做二不休, 乾脆在邊境上派軍隊把西漢王朝的使團殺得一個不留。

“汗血馬”戰爭爆發。

戰爭的結果是大宛國在西漢遠征軍的血戰下幾乎滅國, 大宛國王被殺, 不得不把國內最優良的“汗血馬”讓西漢的飼馬專家挑選。 西漢軍隊共征走數十匹上等良馬, 當為“汗血馬”中最優良的“精品”, 又挑選了中等良馬和母馬共3000多匹。 從此做為一個良馬的種群, “汗血馬”便在中原安家落戶。 從西漢到盛唐, 近800多年時間裡“汗血馬”為朝朝代代的興起繁榮都立下過汗馬功勞。 唐太宗的“六駿”, 就是“汗血馬”。

漢武帝、唐太宗都是榜上有名的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視良馬為“命”, 是因為把良馬看作是國威、軍威的底色。 優種的軍馬是需要建立一支強大的征服四疆的騎馬軍隊的基礎。 從引進良種的角度看, 漢武帝劉徹當記大功。 劉徹也是不惜黃金, 不遠萬里, 不惜發動戰爭改良牲畜品種的中國第一人。 他們“玩”的都是“硬功夫”, “硬實力”, 到唐玄宗時就把良駒良馬“玩”飄了, “玩”成宮廷生活了, 搞成“軟實力”了。 閹割了“汗血馬”的精髓。

唐玄宗要讓那些“汗血馬”像他後宮的美人, 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 談何容易?這比把戰場上的勇士調訓成舞場上的美人還難。

一位資深的訓馬師說,把一匹新馬兒訓練成熟悉口令和聽候號令的訓馬,至少要兩年,但這兩年訓馬聽不懂複雜多變的音樂,絕不會隨著音樂鼓點起舞,更不要說是集體舞。唐玄宗手下的訓馬師是怎樣把這挑選出來的400匹“汗血馬”訓練成千古獨有的舞馬史書無記載,只是在一些詩中、文中可見,這些舞馬是根據音樂鼓點一起動作的,訓練的辦法是體罰獎勵相結合。體罰,包括不讓舞馬睡覺休息,用釘有鐵釘的大板子打,用長針紮,熬去“汗血馬”的野性,餓垮“汗血馬”的悍性,每次獎勵,每次休息,每次讓馬飽食時都要吹奏舞曲。每匹入選的馬都要配置至少8人的小樂隊,在訓馬期間,幾乎每時每刻都要在馬的耳邊吹奏,幾乎可以肯定,吹奏班子是三班倒,晝夜不息。然後還要一隊一列地合練,一排一伍地合操。據估計,僅是訓馬的樂隊,各類吹鼓手至少應在8000人以上,也就是說要讓這四百匹血氣方剛的悍馬訓練成聞鼓起舞的舞馬所需要的專業人才恐怕需要全國招聘。

唐玄宗想像自己排練大型樂舞《霓裳羽衣曲》一樣,排練一場別開生面的,最能代表歌舞平升的大型舞馬樂舞。

史書記載,唐玄宗本人精曉音律,且猶善於敲擊羯鼓,僅他敲擊羯鼓用壞的鼓錘就足足放滿了三大筐,我認為其中就有在舞馬合練期間李隆基敲擊羯鼓時用壞的鼓錘。可以想像,那400多匹舞馬彩排時需要多大的場面,多大的樂隊,多大的陣容,多豪華的氣派,有些動作的整齊規範,即使是人去排練亦非易事。有國寶為證。

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次意外考古發現了何家村寶藏,見證了盛世唐朝的輝煌。也驗證了舞馬的舞姿。

何家村出土文物一共出土了1000多件各類文物,金銀器皿271件,其中經專家鑒定,有6件為國家一級文物,而堪稱國寶的就是那件鎏金舞馬銜杯銀壺。在陝西西安博物館,我曾瞪大眼晴認真仔細地反復欣賞這件國寶。

這件“舞馬銜杯”銀壺通體高14.8釐米,壺上方一端開有豎筒形小口,酒壺的提梁和壺嘴上的蓋都是鎏金的,關鍵是在壺兩面的是一匹仿佛相同的舞馬,是一匹留在世上極其罕見的舞馬,後腿兩腿跪立,前腿兩腿直立,尾巴不是梳起來的,而是自由分散,正甩在半空,舞馬的鬃毛被梳編成有規律的漂亮的波浪狀,紮著兩段迎風飄揚的大彩帶,彩帶上結著個大大的花結,舞馬肌肉發達,體態健美,神采奕奕,最讓人難忘的是馬口中銜一銀酒碗,正在為壽主敬酒。這就是唐鼎盛時期經過精心調養訓練後的舞馬。鑄造在酒壺兩邊的兩匹舞馬貌似神似而又不是一匹,可以想像在宏大樂隊的演奏下,幾百匹舞馬,進則同進、退則同退,跪則同跪、拜則同拜,跳則同跳同躍,忽兒齊向右舞,忽兒又齊向左顛,隨著音樂的起伏轉承,舞馬時而分散,時而團聚,時而前足躍起,時而後足跪下,時而旋轉,時而騰躍,時而嘶鳴,時而突臥。四百匹盛裝的舞馬在悅耳的音樂旋律中一起起舞,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目睹過呢?要知道,奧林匹克馬術運動競技項目盛裝舞步的比賽,僅僅是在長60米,寬20米的平整沙地中進行,且是匹馬獨舞。

最後,當身披錦繡馬衣,鬃毛系著貴重珠寶的舞馬隨著音樂旋律進入高潮,四百匹舞馬一同口銜酒杯,半跪於地,集體挺胸昂頭,把口銜的酒杯獻給皇帝,給李隆基祝壽。此情此景,何人不受感染?何人不被感動?何人不拍案稱絕?何人不覺那美景良辰,盛況空前?何人不被這些近乎於神的舞馬所震懾?所征服?所感動?連這些獻杯敬酒祝壽的舞馬似乎也真得沉醉其中了。

然而這批神奇的舞馬,被異化的“汗血馬”,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這是歷史的悲劇,也是唐盛時舞馬的悲劇。

唐天寶15年,西元756年,“安史之亂”烽火連天,唐玄宗倉皇逃入蜀中,安史叛軍對盛唐的長安城極盡一切地掠奪、摧殘、蹂躪、肆無忌憚地破壞,毀滅。大唐高度的文明,無與倫比的文化在鐵騎和刀槍的殺戮及火燒中變成一片瓦礫和廢墟,四百匹舞馬的下場,恰恰應了中國一句老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些訓練有素的舞馬,在戰亂中絕大部分被叛軍所獲,被充作戰馬編在戰鬥佇列中,其中俘獲舞馬最多的是安祿山手下的主將田承嗣,這傢伙本來就是安祿山手下的驕兵悍將,加之叛亂有功,打仗勇猛,殺人如麻,更助長了他桀驁不馴,兇殘暴惡。

有一天,田承嗣得勝回營,在營地大宴將士,犒勞三軍,為了把氣氛搞得濃烈些,叛軍找來從前的皇家樂隊奏樂助興,沒想到拴在一旁的被擄來的舞馬一聽到那些熟悉的音樂聲,立即隨著鼓點節奏翩翩起舞,在一旁的安史叛軍皆大驚失色,奔走大呼,以為馬中邪,著了魔。於是用馬鞭,藤條,木棍,木棒亂打,沒想到這些舞馬不但沒有被打怕打亂打停下,反而跳的更猛烈、更歡快、更有節奏、更加瘋狂了。原來當初這些舞馬在受訓時,為了去其野性,血性,讓其聽節拍,聽旋律,聽音樂,訓練的手段之一就是打,小錯小打,打錯大打,不聽暴打。這些挨打的舞馬還以為是主人責怪自己的舞蹈沒有踩在節拍上,跳得還不夠專注,不夠激烈,不夠火爆,於是隨著音樂,跳得更加賣力,幾十匹馬,上百匹馬,一個動作,一個姿勢,一個節奏,把叛軍將士皆嚇得“大懼”,趕快去報告叛軍首領田承嗣,田承嗣此時也正處在得志瘋狂階段,仿佛取天下如探囊取物。且美人加美酒正被部下幕僚吹捧得無可無不可,已不知天高地厚,聽說掠來的馬中邪中魔,皆瘋了,立即下令,把那些中邪中魔的瘋馬用大棒捶死!那些珍貴的幾乎是不可再得的舞馬越打舞跳得越瘋狂,越打舞跳得越認真,越打舞跳得越漂亮,越打舞跳得越入神!直到被活活打倒,打瘸,打癱,打死!這批千挑萬選的舞馬,這批真正的“汗血馬”的“精品”良種,經過800多年的傳承,終於根絕源枯。

舞馬死得冤枉,舞馬死得悲壯,舞馬死的血烈。隨著這批舞馬被殘暴地屠殺,這種在西元九世紀已經達到世界藝術巔峰的馬舞藝術,從此銷聲匿跡,不復存在。一千多年以後,馬舞藝術才重新在歐洲興起,但再也沒有400匹舞馬一齊狂舞的大型馬舞團體操!嗚呼哀哉!怎能不讓人唏噓長歎……

落日餘暉。鼎盛的東方大唐王朝江山不在,輝煌不在,盛世不在。盛衰興亡,悲歡離合,燥鴉聲中,竟然是一曲悲歌。只有古松老石,青山碧水能記起那悲愴的嘶鳴。

白頭翁作品《飄雪有韻遠行無聲》,此書分為3輯,一輯“雪落無聲,風月有情”,是對既往人生歲月的追憶,有情有義;第二輯“歷史無痕,花開有意”,是讀書隨筆,寫的多是歷史述評,對歷朝帝王的點評,有聲有色;第三輯“心靈無間,時空有序”,寫的是心靈故事,充滿生活情趣的小品隨筆,有真有善。京東、當當均有售。

一位資深的訓馬師說,把一匹新馬兒訓練成熟悉口令和聽候號令的訓馬,至少要兩年,但這兩年訓馬聽不懂複雜多變的音樂,絕不會隨著音樂鼓點起舞,更不要說是集體舞。唐玄宗手下的訓馬師是怎樣把這挑選出來的400匹“汗血馬”訓練成千古獨有的舞馬史書無記載,只是在一些詩中、文中可見,這些舞馬是根據音樂鼓點一起動作的,訓練的辦法是體罰獎勵相結合。體罰,包括不讓舞馬睡覺休息,用釘有鐵釘的大板子打,用長針紮,熬去“汗血馬”的野性,餓垮“汗血馬”的悍性,每次獎勵,每次休息,每次讓馬飽食時都要吹奏舞曲。每匹入選的馬都要配置至少8人的小樂隊,在訓馬期間,幾乎每時每刻都要在馬的耳邊吹奏,幾乎可以肯定,吹奏班子是三班倒,晝夜不息。然後還要一隊一列地合練,一排一伍地合操。據估計,僅是訓馬的樂隊,各類吹鼓手至少應在8000人以上,也就是說要讓這四百匹血氣方剛的悍馬訓練成聞鼓起舞的舞馬所需要的專業人才恐怕需要全國招聘。

唐玄宗想像自己排練大型樂舞《霓裳羽衣曲》一樣,排練一場別開生面的,最能代表歌舞平升的大型舞馬樂舞。

史書記載,唐玄宗本人精曉音律,且猶善於敲擊羯鼓,僅他敲擊羯鼓用壞的鼓錘就足足放滿了三大筐,我認為其中就有在舞馬合練期間李隆基敲擊羯鼓時用壞的鼓錘。可以想像,那400多匹舞馬彩排時需要多大的場面,多大的樂隊,多大的陣容,多豪華的氣派,有些動作的整齊規範,即使是人去排練亦非易事。有國寶為證。

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次意外考古發現了何家村寶藏,見證了盛世唐朝的輝煌。也驗證了舞馬的舞姿。

何家村出土文物一共出土了1000多件各類文物,金銀器皿271件,其中經專家鑒定,有6件為國家一級文物,而堪稱國寶的就是那件鎏金舞馬銜杯銀壺。在陝西西安博物館,我曾瞪大眼晴認真仔細地反復欣賞這件國寶。

這件“舞馬銜杯”銀壺通體高14.8釐米,壺上方一端開有豎筒形小口,酒壺的提梁和壺嘴上的蓋都是鎏金的,關鍵是在壺兩面的是一匹仿佛相同的舞馬,是一匹留在世上極其罕見的舞馬,後腿兩腿跪立,前腿兩腿直立,尾巴不是梳起來的,而是自由分散,正甩在半空,舞馬的鬃毛被梳編成有規律的漂亮的波浪狀,紮著兩段迎風飄揚的大彩帶,彩帶上結著個大大的花結,舞馬肌肉發達,體態健美,神采奕奕,最讓人難忘的是馬口中銜一銀酒碗,正在為壽主敬酒。這就是唐鼎盛時期經過精心調養訓練後的舞馬。鑄造在酒壺兩邊的兩匹舞馬貌似神似而又不是一匹,可以想像在宏大樂隊的演奏下,幾百匹舞馬,進則同進、退則同退,跪則同跪、拜則同拜,跳則同跳同躍,忽兒齊向右舞,忽兒又齊向左顛,隨著音樂的起伏轉承,舞馬時而分散,時而團聚,時而前足躍起,時而後足跪下,時而旋轉,時而騰躍,時而嘶鳴,時而突臥。四百匹盛裝的舞馬在悅耳的音樂旋律中一起起舞,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目睹過呢?要知道,奧林匹克馬術運動競技項目盛裝舞步的比賽,僅僅是在長60米,寬20米的平整沙地中進行,且是匹馬獨舞。

最後,當身披錦繡馬衣,鬃毛系著貴重珠寶的舞馬隨著音樂旋律進入高潮,四百匹舞馬一同口銜酒杯,半跪於地,集體挺胸昂頭,把口銜的酒杯獻給皇帝,給李隆基祝壽。此情此景,何人不受感染?何人不被感動?何人不拍案稱絕?何人不覺那美景良辰,盛況空前?何人不被這些近乎於神的舞馬所震懾?所征服?所感動?連這些獻杯敬酒祝壽的舞馬似乎也真得沉醉其中了。

然而這批神奇的舞馬,被異化的“汗血馬”,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這是歷史的悲劇,也是唐盛時舞馬的悲劇。

唐天寶15年,西元756年,“安史之亂”烽火連天,唐玄宗倉皇逃入蜀中,安史叛軍對盛唐的長安城極盡一切地掠奪、摧殘、蹂躪、肆無忌憚地破壞,毀滅。大唐高度的文明,無與倫比的文化在鐵騎和刀槍的殺戮及火燒中變成一片瓦礫和廢墟,四百匹舞馬的下場,恰恰應了中國一句老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些訓練有素的舞馬,在戰亂中絕大部分被叛軍所獲,被充作戰馬編在戰鬥佇列中,其中俘獲舞馬最多的是安祿山手下的主將田承嗣,這傢伙本來就是安祿山手下的驕兵悍將,加之叛亂有功,打仗勇猛,殺人如麻,更助長了他桀驁不馴,兇殘暴惡。

有一天,田承嗣得勝回營,在營地大宴將士,犒勞三軍,為了把氣氛搞得濃烈些,叛軍找來從前的皇家樂隊奏樂助興,沒想到拴在一旁的被擄來的舞馬一聽到那些熟悉的音樂聲,立即隨著鼓點節奏翩翩起舞,在一旁的安史叛軍皆大驚失色,奔走大呼,以為馬中邪,著了魔。於是用馬鞭,藤條,木棍,木棒亂打,沒想到這些舞馬不但沒有被打怕打亂打停下,反而跳的更猛烈、更歡快、更有節奏、更加瘋狂了。原來當初這些舞馬在受訓時,為了去其野性,血性,讓其聽節拍,聽旋律,聽音樂,訓練的手段之一就是打,小錯小打,打錯大打,不聽暴打。這些挨打的舞馬還以為是主人責怪自己的舞蹈沒有踩在節拍上,跳得還不夠專注,不夠激烈,不夠火爆,於是隨著音樂,跳得更加賣力,幾十匹馬,上百匹馬,一個動作,一個姿勢,一個節奏,把叛軍將士皆嚇得“大懼”,趕快去報告叛軍首領田承嗣,田承嗣此時也正處在得志瘋狂階段,仿佛取天下如探囊取物。且美人加美酒正被部下幕僚吹捧得無可無不可,已不知天高地厚,聽說掠來的馬中邪中魔,皆瘋了,立即下令,把那些中邪中魔的瘋馬用大棒捶死!那些珍貴的幾乎是不可再得的舞馬越打舞跳得越瘋狂,越打舞跳得越認真,越打舞跳得越漂亮,越打舞跳得越入神!直到被活活打倒,打瘸,打癱,打死!這批千挑萬選的舞馬,這批真正的“汗血馬”的“精品”良種,經過800多年的傳承,終於根絕源枯。

舞馬死得冤枉,舞馬死得悲壯,舞馬死的血烈。隨著這批舞馬被殘暴地屠殺,這種在西元九世紀已經達到世界藝術巔峰的馬舞藝術,從此銷聲匿跡,不復存在。一千多年以後,馬舞藝術才重新在歐洲興起,但再也沒有400匹舞馬一齊狂舞的大型馬舞團體操!嗚呼哀哉!怎能不讓人唏噓長歎……

落日餘暉。鼎盛的東方大唐王朝江山不在,輝煌不在,盛世不在。盛衰興亡,悲歡離合,燥鴉聲中,竟然是一曲悲歌。只有古松老石,青山碧水能記起那悲愴的嘶鳴。

白頭翁作品《飄雪有韻遠行無聲》,此書分為3輯,一輯“雪落無聲,風月有情”,是對既往人生歲月的追憶,有情有義;第二輯“歷史無痕,花開有意”,是讀書隨筆,寫的多是歷史述評,對歷朝帝王的點評,有聲有色;第三輯“心靈無間,時空有序”,寫的是心靈故事,充滿生活情趣的小品隨筆,有真有善。京東、當當均有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