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夏天體溫升高,就一定是發燒嗎?

這幾天正值三伏天, 天氣十分炎熱, 很多地方都出現了40度高溫, 持續時間都超過了一個多星期。 隨著天氣問度升高, 由於體內的水分, 外界的溫度等多種因素, 人體的溫度也會隨著這個天氣發生相應的變化。 大人尚且如此, 寶寶的體溫的變化就更加明顯了。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 寶寶體溫升高使屬於正常的生理調節還是出現了發燒的情況呢?

體溫升高並不等於發燒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正常的體溫, 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6-37.8℃。 因為寶寶的新陳代謝及心率比大人快, 所以寶寶的體溫通常較大人稍高。 口腔體溫平均是37℃,

腋下體溫比口腔體溫低0.5-1℃, 直腸體溫比口腔體溫高0.5-1℃。 但這些數字並不是完全準確的,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正常的體溫, 而且每天的體溫都可能上下波動1-1.5℃。

所以, 寶媽們注意, 在夏天寶寶體溫身高的原因多種多樣, 體溫升高並不意味著發燒。

夏天寶寶體溫上升的原因

夏天由於環境溫度的升高, 寶寶的體溫也會隨環境出現變化, 但體溫的升高並不等於發燒, 寶寶體溫升高的原因有很多。

身體發育

寶寶由於身體的發育, 新陳代謝比較旺盛, 所以寶寶的體溫在周圍氣溫炎熱的情況下比平常的體溫會高一點。

母乳的因素

如果寶寶處於哺乳期, 媽媽們所吃的食物過於刺激也會影響寶寶的體溫, 比如吃辣椒、魚、長期食用雞肉、飲用過多的酒。 同樣, 刺激性的營養品、補品都會隨著媽媽的母乳傳遞到寶寶身體內, 這時, 在這樣的母乳的刺激下, 寶寶的體溫也會相應的略微升高。

劇烈運動

寶寶在劇烈運動過後, 體溫也會有不同程度的體溫上升。 碰到這種情況, 媽媽們不需要過分的擔心, 這時需要及時把寶寶身上的汗液擦乾, 過一定的時間後, 等待寶寶安靜下來。 體溫就會自己降下來了。

如何正確給寶寶量體溫?

腋下測量法

在測溫前媽媽先用幹毛巾將寶寶的腋窩擦乾, 再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於腋窩深處而不外露,

媽媽應用手扶著體溫表, 讓寶寶屈臂過胸, 夾緊(嬰幼兒寶寶需抱緊)。 測溫7~10分鐘後取出。 注意體溫表和腋窩皮膚之間不能夾有內衣或被單, 以保證其準確性。 正常腋下體溫一般平均為36~37℃。 腋下測量法的好處在於不需要寶寶脫衣服, 但當天氣寒冷時或測溫時間不足時, 測得的寶寶體溫溫度較低。

肛門內測量法

這種方法測量體溫最準確, 但同時對寶寶的生理刺激大。 肛門內測量時, 媽媽要先用嬰兒潤滑油或者甘油滑潤體溫表含水銀一端, 再慢慢將表的水銀端輕輕插入寶寶肛門, 進入長度約1.5釐米即可。 這時, 媽媽們一定要用手捏住體溫表的上端, 防止體溫計滑脫或折斷, 3~5分鐘後取出, 用紗布或軟手紙將表擦淨,

閱讀度數。 肛門體溫的正常範圍一般為36.5~37.5℃。

口腔內測量法

口表只適用於能配合的年紀稍大的寶寶。 將口表水銀端斜置於寶寶舌下, 告訴寶寶把嘴巴閉上(但千萬要記得提醒寶寶不能用牙咬), 用鼻呼吸, 3分鐘後取出, 擦淨後閱讀度數。 口腔體溫在37℃以下為正常。

給寶寶量體溫時的注意點:

測量寶寶體溫時,媽媽應事先查看體溫表有無破損;

萬一寶寶不慎咬破體溫表吞下水銀時,媽媽們也不要驚慌失措,可立即讓寶寶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緩汞的吸收,隨後,媽媽們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檢查。

如何給寶寶降溫?

一般來說,寶寶體溫超過37.5度時,媽媽就要注意了,這時候可以讓寶寶多喝水。一旦寶寶體溫超過38.5度就要就醫,38.5度以下多喝水,用溫毛巾外敷等方法都可以降溫。

在降溫的時候同時存在著很多誤區:

體溫升高就不能洗澡?

很多過去的觀念認為體溫升高,或者是發燒寶寶都不能洗澡,以免著涼感冒加重孩子病情,其實家長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讓孩子洗個溫水澡,沖2-3分鐘即可。對於嬰幼兒,家長最好讓其坐在溫水澡盆中洗。另外由於秋冬季節氣溫較低,給孩子洗澡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並隨時添加熱水保證水溫適中。

捂蓋厚棉被

這個也是過去的觀念,寶寶體溫一升高就會認為是發燒,然後就開始“捂”。其實這種“捂”是極不科學的,很容易導致寶寶中暑和脫水,切記不能盲目的“捂”。中國有句俗話叫“欲得小兒安,耐得三分肌和寒”,因此,當兒童出現體溫升高時,應先用體溫計給孩子測量腋下溫度,確定孩子發燒後注意不著涼就可送往醫院了。

不合理的物理降溫方式:

冰敷,這種方法不但不能降溫,還會引起孩子打寒顫、起雞皮疙瘩、哭鬧等不適,非常不推薦使用這種方法;

酒精擦浴,酒精(或白酒)擦浴降溫很危險!很容易引起孩子過敏甚至酒精中毒等更嚴重的狀況,這是每個爸媽都應該知道的基本常識。

在這個炎熱的夏日,寶寶的體溫時常會忽高忽低,這時候就需要媽媽注意了,體溫升高不一定是發燒,在使用了正確的降溫方法和測量體溫的方法後,再判斷寶寶是否發燒,如果寶寶發燒的話,需及時送去醫院,不能盲目的給寶寶降溫退燒,這樣會適得其反。

給寶寶量體溫時的注意點:

測量寶寶體溫時,媽媽應事先查看體溫表有無破損;

萬一寶寶不慎咬破體溫表吞下水銀時,媽媽們也不要驚慌失措,可立即讓寶寶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緩汞的吸收,隨後,媽媽們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檢查。

如何給寶寶降溫?

一般來說,寶寶體溫超過37.5度時,媽媽就要注意了,這時候可以讓寶寶多喝水。一旦寶寶體溫超過38.5度就要就醫,38.5度以下多喝水,用溫毛巾外敷等方法都可以降溫。

在降溫的時候同時存在著很多誤區:

體溫升高就不能洗澡?

很多過去的觀念認為體溫升高,或者是發燒寶寶都不能洗澡,以免著涼感冒加重孩子病情,其實家長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讓孩子洗個溫水澡,沖2-3分鐘即可。對於嬰幼兒,家長最好讓其坐在溫水澡盆中洗。另外由於秋冬季節氣溫較低,給孩子洗澡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並隨時添加熱水保證水溫適中。

捂蓋厚棉被

這個也是過去的觀念,寶寶體溫一升高就會認為是發燒,然後就開始“捂”。其實這種“捂”是極不科學的,很容易導致寶寶中暑和脫水,切記不能盲目的“捂”。中國有句俗話叫“欲得小兒安,耐得三分肌和寒”,因此,當兒童出現體溫升高時,應先用體溫計給孩子測量腋下溫度,確定孩子發燒後注意不著涼就可送往醫院了。

不合理的物理降溫方式:

冰敷,這種方法不但不能降溫,還會引起孩子打寒顫、起雞皮疙瘩、哭鬧等不適,非常不推薦使用這種方法;

酒精擦浴,酒精(或白酒)擦浴降溫很危險!很容易引起孩子過敏甚至酒精中毒等更嚴重的狀況,這是每個爸媽都應該知道的基本常識。

在這個炎熱的夏日,寶寶的體溫時常會忽高忽低,這時候就需要媽媽注意了,體溫升高不一定是發燒,在使用了正確的降溫方法和測量體溫的方法後,再判斷寶寶是否發燒,如果寶寶發燒的話,需及時送去醫院,不能盲目的給寶寶降溫退燒,這樣會適得其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