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東北特色點心:你不知道的美味沙琪瑪

如果說東北特色點心能夠走向全國的, 估計應當首推沙琪瑪,也可以稱做薩其馬。 它是中國具有民族風味的特色糕點, 曾經是滿族清朝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 隨著時間的推移, 沙琪瑪己經成為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點之一。 比如:馳名中外的北京稻香村至今都售賣沙琪瑪這款點心。

薩滿祭祀

沙琪瑪, 若論起源, 它是滿族的一種食物“薩其馬”是滿語的音譯, 在滿語裡, “薩其”是“薩是非”、“馬拉本壁”的縮音, 擁有“切”的意思, 是因為“薩其馬”屬於一種“切糕”, 再加上“碼”的工序, 即。 切成方塊, 然後碼起來。 此詞最早見於清朝乾隆年間傅桓等編的《禦制增訂清文鑒》。 在滿文字典中, 薩其馬是由胡麻及砂糖製成的一種砂糖果子(漢語稱為金絲糕)。 由於當時找不到漢語代稱, 便直接將滿語音譯, 所以亦會出現“沙其馬”、“賽其馬”等等的稱呼。

薩其馬雖然流傳的故事版本較多,

但是較有根據的應是當年努爾哈赤遠征時, 見到一名叫“薩其馬”的將軍帶著妻子給他做的點心, 那種點心味道好, 而且能長時間不變質, 適合帶去行軍打丈。 當努爾哈赤品嘗就便大力讚賞, 並把這種食物名命成“薩其馬”。

《燕京歲時記》中寫道:“薩其馬乃滿洲餑餑, 以冰糖、奶油合白麵為之, 形狀如糯米, 用不灰木烘爐烤熟, 遂成方塊, 甜膩可食。 ”

薩其馬是當時重要的小吃。 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賽利馬為喇嘛點心, 今市肆為之, 用面雜以果品, 和糖及豬油蒸成, 味極美”。 道光二十八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也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 喜筵桌張, 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 當年北新橋的泰華齋餑餑鋪的薩其馬奶油味最重, 它北鄰皇家寺廟雍和宮, 那裡的喇嘛僧眾是泰華齋的第一主顧, 作為佛前之供, 用量很大。

滿族入關後, 薩其馬之以其鬆軟香甜、入口即化的優點, 贏得人們的喜愛, 薩其馬在北京開始流行, 時至今日, 薩其馬在全國都擁有自己的粉絲。 在香港, 人們慣稱薩其馬為“馬仔”。

由於賽馬賭博俗稱“賭馬仔”, 因而有港人迷信指吃了薩其馬後, 便可在賽馬賭博中獲勝。

時至今日, 老東北人依然喜歡吃沙琪瑪。 無論是老字型大小的糕點鋪, 比如:哈爾濱的老鼎豐, 還是時尚的烘焙店都有它的身影。 隨著社會的發展, 它的製作方法也已被改良:大約由雞蛋加入麵粉製成麵條狀油炸,

再由白糖、蜂蜜、奶油等製成糖漿後與炸好的麵條混合, 待幹而成。

沙琪瑪也可以在家製作:分為和麵, 擀面皮、切條, 油炸、拉絲、攪拌、冷卻等多個過程。

第一:要將麵粉、發酵粉、雞蛋加水混合攪拌, 然後在案板上揉成麵團, 醒面10分鐘;

第二:將麵團擀成面皮, 向中心折疊(折成4折);用刀切成細麵條狀, 再加麵粉將面條播散;

第三:然後放入油鍋炸(中火)。 建議多炸一會會更脆, 炸好後撈起瀝油, 待用;

第四:將糖水材料放入鍋裡用中火熬, 直至可以拉出絲來為止;

第五:將炸好的麵條放入熬好的糖水裡攪拌, 同時加入葡萄乾等。 攪拌均勻之後, 放入塗過油的盤子裡, 用手壓緊壓平。

第六:完全冷卻後, 切塊裝盤即可。

其實,這樣美味的食品,不必大費周章,在家勞神費力製作。在全國各地的超市里都可以買到這樣一款東北特色點心。它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香味濃郁可以當作早餐,零食,旅途中補充體能。

美食雖好,宜不必多食。一個50克的沙琪瑪所含熱量約為230卡,而每一百克沙琪瑪所含熱量為470卡。因為沙琪瑪是油炸食品,且用糖熬漿使其粘合,其熱量增倍。從營養的角度來講,沙琪瑪不宜常吃,容易引起口腔潰瘍、咽喉炎和發胖。如果特別喜歡吃,建議搭配一些深色蔬菜佐餐會更加健康合理。

沙琪瑪是東北特色文化飲食的魅力瑰寶。無論古時被喚作“薩其馬”,還是在現代被稱為“沙其瑪”。雖然它曾經貴為滿族皇帝祭祀的供品而高高在上,因為滿清入關,更因一個朝代的興衰而名揚天下。但是它卻沒有被時間沖淡而遺忘,反而歷久彌新,獨灼其華。終究是因為它的貼地氣、得民心才一直經久流傳。其實一塊點心如此,人世也亦如此。

切塊裝盤即可。

其實,這樣美味的食品,不必大費周章,在家勞神費力製作。在全國各地的超市里都可以買到這樣一款東北特色點心。它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香味濃郁可以當作早餐,零食,旅途中補充體能。

美食雖好,宜不必多食。一個50克的沙琪瑪所含熱量約為230卡,而每一百克沙琪瑪所含熱量為470卡。因為沙琪瑪是油炸食品,且用糖熬漿使其粘合,其熱量增倍。從營養的角度來講,沙琪瑪不宜常吃,容易引起口腔潰瘍、咽喉炎和發胖。如果特別喜歡吃,建議搭配一些深色蔬菜佐餐會更加健康合理。

沙琪瑪是東北特色文化飲食的魅力瑰寶。無論古時被喚作“薩其馬”,還是在現代被稱為“沙其瑪”。雖然它曾經貴為滿族皇帝祭祀的供品而高高在上,因為滿清入關,更因一個朝代的興衰而名揚天下。但是它卻沒有被時間沖淡而遺忘,反而歷久彌新,獨灼其華。終究是因為它的貼地氣、得民心才一直經久流傳。其實一塊點心如此,人世也亦如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