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什麼事皇帝基本不做,老百姓更不敢做?

特技替身

電影拍攝中, 通常要用到“替身”, 因為有些動作非常特殊, 演員無法完成, 或有些大牌演員不願意完成某種動作, 這就得專業的“替身”演員或其他演員代其完成。

替身演員

再大牌的演員, 與皇帝也是沒法比的, 所以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基本上都不用“替身”。 有膽大妄為之徒冒充皇帝, 結局只能是殺頭。 清末有人在武漢冒充光緒皇帝, 結果就是給斬了, 因為這些都屬於大逆不道的行為,

是十惡不赦之罪。

皇帝龍書案

不過, “替身”的本義指替代別人的人, 皇帝也有信佛的, 但皇帝不能不理朝政, 所以出現了以他人替代皇帝入佛門的現象, 這種現象在清代並不少見。 之於讓一個人來像演員一個地替代自己, 只能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基本沒有,

也並不等於一個都沒有。 上下五千年, 皇帝這樣用“替身”的事, 只在明朝出現過。

鄱陽湖

明太祖朱元璋稱吳國公時, 與漢王陳友諒屢動干戈。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雙方在鄱陽湖進行大戰, 朱元璋部戰船擱淺, 被陳友諒的驍將張定邊包圍,

陳英傑有根筋出了問題, 說朱元璋如果自刎了, 可以將其他的將士放出去。 朱元璋有個部下叫韓成, 長得與朱元璋非常像, 便自願當朱元璋的“替身”, 從而救了朱元璋一命。 朱元璋稱帝后, 感念韓成之功, 封其為高陽郡侯, 招其子韓錦虎為駙馬。

嚴格地講, 韓成還算不上皇帝的“替身”,因為這時的朱元璋還稱不上皇帝。 而真正用上“替身”的, 是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朱棣。

龍袍

明成祖朱棣有個臣子, 名叫馬樂, 因為避諱後來改名馬鐸, 這個人非常有傳奇色彩。

馬樂的父親是個小商人, 去世後母親改嫁, 馬樂便隨母親與繼父生活。 這個繼父人不錯, 讓馬樂從小有書讀, 但直到四十多歲, 馬樂科舉都沒有成功。 永樂十年(1412年), 已經四十六歲的馬樂決定再度赴京趕考。 進京之前, 落榜怕了馬鐸決定去福清石竹山, 讓仙人給自己托個夢好壯壯膽。 但馬樂在道觀中睡了三天, 一個夢也沒做。

福清石竹山

既失望又生氣,馬樂下山前在道觀牆上寫了一首詩:“爬山涉水來求仙,三天三夜不見仙。有朝一日能得志,定除石竹草鞋仙。”

回到家裡,馬樂當晚居然做了一個夢,道觀自己寫詩的旁邊,有人跟了了一首:“千山萬水來求仙,何念帶魚口味鮮?是你心不堅,罵草鞋仙,念一日君,非是打一鞭。”

福清石竹山

這詩是不是這樣寫的,馬樂記得不太清楚。“念一日君”,難道自己還要當一天皇帝?究竟啥意思,馬樂也不是太明白,好歹有個夢,馬樂心情好了許多,高高興興地進京趕考去了。

進京路上,馬樂發現路邊有一女屍,頓生憐憫之心,就脫下自己外衣將女屍蓋好。這天夜裡,馬樂又做了一個夢:有個白衣女子飄了進來,朝著自己吟誦了兩句詩就消失了:“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

馬鐸故居金匾

馬樂這次科考很順利,會試放榜時榜上有名。接下來,就是要參加殿試。殿試是科考的最後一關,主要是排定名次,正常情況下都能成為進士,所以馬樂並不緊張。殿試時,明成祖朱棣說我出一上聯,誰對得又快又好就是狀元。明成祖朱棣出的一上聯是:“風吹不動鈴兒草”,馬樂忽然想起夢中白衣女子說的“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於是想都沒有想,就對了個下聯“雨打無聲鼓子花”。真是又快又好啊,馬樂就這麼成了狀元。

天壇

馬樂當了官,名字也改成了馬鐸。因為正直無私,馬鐸深受明成祖的信任。這一年元旦,朝廷要舉行祭天儀式,因為是朝廷重大禮儀活動,所以必須由皇帝親自主持。不巧的是,明成祖正好生病,而活動的時間又不能改。有官員發現馬鐸的年齡、相貌、身材等,都與皇帝十分相似,於是皇帝便讓馬鐸當自己的“替身”,“代天子祭禮”。大明朝這年元旦的祭天儀式,身著龍袍的皇帝,其實就是馬鐸。當年夢見的道觀牆上的“念一日君”,原來就是這個意思!

南宋天子祭祀場面

這事是真是假,很不好說:說是假的吧,《明史》上有記載。說是真的吧,..ln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明成祖這麼做真是前無古人。其實,“代天子祭禮”指的是皇帝授權大臣祭天,並不是說讓大臣裝成皇帝,用“替身”欺騙觀眾。

福清石竹山

既失望又生氣,馬樂下山前在道觀牆上寫了一首詩:“爬山涉水來求仙,三天三夜不見仙。有朝一日能得志,定除石竹草鞋仙。”

回到家裡,馬樂當晚居然做了一個夢,道觀自己寫詩的旁邊,有人跟了了一首:“千山萬水來求仙,何念帶魚口味鮮?是你心不堅,罵草鞋仙,念一日君,非是打一鞭。”

福清石竹山

這詩是不是這樣寫的,馬樂記得不太清楚。“念一日君”,難道自己還要當一天皇帝?究竟啥意思,馬樂也不是太明白,好歹有個夢,馬樂心情好了許多,高高興興地進京趕考去了。

進京路上,馬樂發現路邊有一女屍,頓生憐憫之心,就脫下自己外衣將女屍蓋好。這天夜裡,馬樂又做了一個夢:有個白衣女子飄了進來,朝著自己吟誦了兩句詩就消失了:“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

馬鐸故居金匾

馬樂這次科考很順利,會試放榜時榜上有名。接下來,就是要參加殿試。殿試是科考的最後一關,主要是排定名次,正常情況下都能成為進士,所以馬樂並不緊張。殿試時,明成祖朱棣說我出一上聯,誰對得又快又好就是狀元。明成祖朱棣出的一上聯是:“風吹不動鈴兒草”,馬樂忽然想起夢中白衣女子說的“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於是想都沒有想,就對了個下聯“雨打無聲鼓子花”。真是又快又好啊,馬樂就這麼成了狀元。

天壇

馬樂當了官,名字也改成了馬鐸。因為正直無私,馬鐸深受明成祖的信任。這一年元旦,朝廷要舉行祭天儀式,因為是朝廷重大禮儀活動,所以必須由皇帝親自主持。不巧的是,明成祖正好生病,而活動的時間又不能改。有官員發現馬鐸的年齡、相貌、身材等,都與皇帝十分相似,於是皇帝便讓馬鐸當自己的“替身”,“代天子祭禮”。大明朝這年元旦的祭天儀式,身著龍袍的皇帝,其實就是馬鐸。當年夢見的道觀牆上的“念一日君”,原來就是這個意思!

南宋天子祭祀場面

這事是真是假,很不好說:說是假的吧,《明史》上有記載。說是真的吧,..ln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明成祖這麼做真是前無古人。其實,“代天子祭禮”指的是皇帝授權大臣祭天,並不是說讓大臣裝成皇帝,用“替身”欺騙觀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