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防曬噴霧不能噴臉?測評告訴你哪款的性價比高效果又好

Hola 大家好, 我是普羅卡斯特。

隨著7號立秋, 夏天也快結束了。 趁著三伏天還賴著不走, 我們防曬產品系列測評迎來了最後一篇。

「真的不做防曬氣墊、防曬 BB 和防曬粉底了?」

「我們的用戶裡沒人會信這些的... 額... 吧?」

不管了, 今天我們來聊聊防曬噴霧。

如果這篇文章你只帶走一句話:

除了水晶, 所有噴霧防曬效果都很好, 但使用過程中沒一個省心的。

防曬噴霧的防曬能力大多數都不錯, 只有水晶噴霧明顯不行。 一般我是不會給一個產品這麼直接的否定的, 但這次我真的已經盡力了。 後面我們會詳細說,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但要是說起「防曬噴霧的正確打開方式」, 為了搞清楚這個我跟娜娜真是操碎了心……

接下來就詳細說說到底怎麼回事兒。

測評產品介紹

徵集後一共選了9款產品, 都是一按就噴噴噴噴噴不停的那種, 就是有推進劑的那類噴霧, 先來張全家福。

居然比防曬霜更好使——防曬能力測評

這次我們測評的9款防曬噴霧, 防曬效果總結下來分三類:

水晶怎麼用都不好使, 放棄了;

新碧測試結果不穩定, 我們在後面會單獨解釋一下;

其他的幾款噴霧表現都明顯優於之前測試過的防曬霜。

剛拿到手的時候我還說「看成分表, 這些噴霧的防曬劑就不像很多的樣子, 估計能有一半有用就不錯了。 」

但是「看起來」是一回事兒, 實際「測出來」是另一回事兒。

「成分黨」雖然好, 但不能單純做「成分表黨」。

也給我自己上了一課。

▍按說明書操作的防曬能力

露得清, 高絲,

娜麗絲, 安熱沙, 巴黎歐萊雅, 水寶寶, 妮維雅表現都很出色;

新碧和水晶……大概上輩子是天使吧, 紫外線透過率高到飛起——還是飛在天上不下來那種。

來看看到底咋回事兒。

不考慮實際操作談防曬能力的都是耍流氓。

所以我們就按照說明書寫的方法用, 看看產品應該達到的防曬能力到底怎麼樣。

可以看出來, 只有水晶跟新碧的 UVA 透過率高的飛起, 其他產品 UVA 透過率最高也不會超過 5%, 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水準了。

▍防水能力

依舊是按照說明書操作, 每隔 15min 在玻璃片上噴一次水, 看 2 小時內的 UVA 透過率是怎麼變化的。

簡單粗暴的給個小結:

露得清、娜麗絲、安熱沙、水寶寶和妮維雅表現非常穩定非常好;

高絲和新碧雖然在120分鐘時透過率略有上升,但仍然還在 10% 以下,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

巴黎歐萊雅就是比較典型的不防水了,正常測試的結果都還是很好的;

水晶……防曬能力都不行,也就沒有必要討論防不防水了。

▍不同距離使用時的防曬能力

大多數說明書都會寫明使用距離在 10-15 cm ——大概也就姑娘們手掌一紮長吧。

我們測試之後發現,其實噴的距離也沒那麼大影響。

嗯,距離 5cm 噴和距離 25cm 噴對防曬能力的差別不是很大。

我們分成了兩個處理組:時間都控制在噴 3 秒,但是:

1. 低於所有說明書標示距離(5 cm)

2. 高於所有說明書標示距離(25 cm)

之後對兩組的防曬能力進行了一個小時的連續監測。

除了上天的水晶和新碧,其他產品的表現還是挺穩定的。距離近一些和遠一些看起來並沒有對防曬效果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不過……大家使用過程中還是離近一點比較好,離太遠也浪費啊~

既然距離多遠沒太大所謂的話,那噴多長時間才夠呢?

▍不同時間使用的防曬能力

噴多久沒什麼影響,至少對這幾款產品是如此。

嗯,噴 1s 和噴 6s 對防曬能力的差別不是很大。

有說明的幾款產品都提到了「不超過3秒」,所以我們以3秒為中心,測了下不同時間的話防曬效果有什麼不同。

結果依舊。水晶和新碧還是飛在天上,其他產品的表現好的沒話說。

所以對於防曬能力的總結,就是防曬噴霧的使用方法沒有太嚴苛的要求,整體上防曬效果是不錯的,不過還是有幾個問題要再說明一下。

▍為什麼防曬噴霧效果比防曬霜好?

但我想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恐怕還是「防曬噴霧用量更多」。

在做防曬霜測試的時候畢竟是按國標來稱量的,在塗抹過程中肯定還有損失。

而防曬噴霧在測試中並沒有涉及這個問題。多數噴霧的噴出量都足夠大,即便是只噴 1s 的情況,仍然能夠有足夠量的產品留在測試用的玻璃片上。

▍為什麼水晶噴霧的防曬結果很不好?

這麼多組的測試結果都是如此之差我也很驚訝,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不服,對這個結果有異議。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而現在我自己回想起來,在測試和使用中確實觀察到一個很明顯的現象:

水晶噴霧太細密了,好像沒辦法把足夠量的產品噴到皮膚上,噴霧全都四散飛掉了。

對補水噴霧也許是,但水晶噴霧即便用很近的距離噴上一會兒,手臂上仍然沒有太多產品殘留,反倒是周圍全都煙霧繚繞的。

噴香水的方法用在防曬噴霧上肯定是不行的。

錯誤示範:

▍為什麼新碧的結果差別那麼大?

我自己判斷主要原因在於新碧的質地太油不適合用玻璃片來做防曬測試。新碧的產品是非常,非常明顯的黃色油狀,噴到玻璃片上會自動聚集成小油珠,非常難塗抹均勻,於是留出玻璃片上大片空間都是無法覆蓋的,自然也就無法隔擋紫外線了。

只有一次勉強結成了一片油——而那次測得的防曬效果還算是不錯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新碧噴霧的防曬效果不好。但多次測試後也只有一次結果還可以,所以也不能下結論說它的防曬效果足夠。

咩,就是這樣。雖然最後的測試結果是比較皆大歡喜的,但把時間退回到測試之前,為了搞清楚這些噴霧應該怎麼用,我和娜娜也算是操碎了心。

不省心的防曬噴霧

從衛生巾到防曬傘、太陽鏡和防曬霜,幾篇測評做下來,防曬噴霧是最讓我不省心的一次。

▍小!心!凍!傷!

如果仔細看說明書的話(當然,前提是你能看懂啊),日系產品的說明書在一大堆字中間,其實有提到過一句話——

「同一部位連續使用不得超過 3 秒,有凍傷危險。」

作為在 -30℃ 生活過的東北人,我對於「凍」「冷」這種字眼一般是比較不屑的,雖然我承認我的南方室友都比我抗凍......

不過既然人家說了,自然是要測一下才知道嘛。我們按照說明書上寫的上限操作,距離 15cm,連續噴 3 秒,看看噴噴霧前後同一塊塑膠板的表面溫度到底變化多少。

必須承認,看到這個結果我是慫了的。3秒鐘而已,平均下降了 10℃ 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從冰箱裡拿出了我的本命 -- 冰鎮可口可樂 -- 在胳膊上貼了 3 秒鐘,溫度也不過就下降了 6℃ 而已。

再想起有些同學曾經問過「聽說防曬噴霧要連續噴15秒才管用」。這個…… 別說15秒了,僅僅10秒,娜麗絲就把 29.3℃ 的板子凍到了 3.3℃,要是擱皮膚上,你可能就得換張皮了……

▍不!要!噴!臉!

實際上,這次只有兩款是自己說可以直接噴在臉上的:

巴黎歐萊雅

水晶噴霧

(水晶噴霧還是寫在韓文說明書上的,中文說明書也把這點隱掉了。)

其他幾款產品的話,高絲、娜麗絲壓根兒沒提這事兒,剩下的5款都是明確說了不要直接噴在臉上(包括露得清、新碧、安熱沙、水寶寶和妮維雅)。

所以對於多數防曬噴霧來說,我們也建議大家都不要直接噴在臉上。一方面可能有剛才提到的低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吸入後的風險。

如果想要用在臉上,還是像防曬霜一樣,先噴在手裡,再塗到臉上。

所以

簡單粗暴的給個小結:

露得清、娜麗絲、安熱沙、水寶寶和妮維雅表現非常穩定非常好;

高絲和新碧雖然在120分鐘時透過率略有上升,但仍然還在 10% 以下,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

巴黎歐萊雅就是比較典型的不防水了,正常測試的結果都還是很好的;

水晶……防曬能力都不行,也就沒有必要討論防不防水了。

▍不同距離使用時的防曬能力

大多數說明書都會寫明使用距離在 10-15 cm ——大概也就姑娘們手掌一紮長吧。

我們測試之後發現,其實噴的距離也沒那麼大影響。

嗯,距離 5cm 噴和距離 25cm 噴對防曬能力的差別不是很大。

我們分成了兩個處理組:時間都控制在噴 3 秒,但是:

1. 低於所有說明書標示距離(5 cm)

2. 高於所有說明書標示距離(25 cm)

之後對兩組的防曬能力進行了一個小時的連續監測。

除了上天的水晶和新碧,其他產品的表現還是挺穩定的。距離近一些和遠一些看起來並沒有對防曬效果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不過……大家使用過程中還是離近一點比較好,離太遠也浪費啊~

既然距離多遠沒太大所謂的話,那噴多長時間才夠呢?

▍不同時間使用的防曬能力

噴多久沒什麼影響,至少對這幾款產品是如此。

嗯,噴 1s 和噴 6s 對防曬能力的差別不是很大。

有說明的幾款產品都提到了「不超過3秒」,所以我們以3秒為中心,測了下不同時間的話防曬效果有什麼不同。

結果依舊。水晶和新碧還是飛在天上,其他產品的表現好的沒話說。

所以對於防曬能力的總結,就是防曬噴霧的使用方法沒有太嚴苛的要求,整體上防曬效果是不錯的,不過還是有幾個問題要再說明一下。

▍為什麼防曬噴霧效果比防曬霜好?

但我想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恐怕還是「防曬噴霧用量更多」。

在做防曬霜測試的時候畢竟是按國標來稱量的,在塗抹過程中肯定還有損失。

而防曬噴霧在測試中並沒有涉及這個問題。多數噴霧的噴出量都足夠大,即便是只噴 1s 的情況,仍然能夠有足夠量的產品留在測試用的玻璃片上。

▍為什麼水晶噴霧的防曬結果很不好?

這麼多組的測試結果都是如此之差我也很驚訝,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不服,對這個結果有異議。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而現在我自己回想起來,在測試和使用中確實觀察到一個很明顯的現象:

水晶噴霧太細密了,好像沒辦法把足夠量的產品噴到皮膚上,噴霧全都四散飛掉了。

對補水噴霧也許是,但水晶噴霧即便用很近的距離噴上一會兒,手臂上仍然沒有太多產品殘留,反倒是周圍全都煙霧繚繞的。

噴香水的方法用在防曬噴霧上肯定是不行的。

錯誤示範:

▍為什麼新碧的結果差別那麼大?

我自己判斷主要原因在於新碧的質地太油不適合用玻璃片來做防曬測試。新碧的產品是非常,非常明顯的黃色油狀,噴到玻璃片上會自動聚集成小油珠,非常難塗抹均勻,於是留出玻璃片上大片空間都是無法覆蓋的,自然也就無法隔擋紫外線了。

只有一次勉強結成了一片油——而那次測得的防曬效果還算是不錯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新碧噴霧的防曬效果不好。但多次測試後也只有一次結果還可以,所以也不能下結論說它的防曬效果足夠。

咩,就是這樣。雖然最後的測試結果是比較皆大歡喜的,但把時間退回到測試之前,為了搞清楚這些噴霧應該怎麼用,我和娜娜也算是操碎了心。

不省心的防曬噴霧

從衛生巾到防曬傘、太陽鏡和防曬霜,幾篇測評做下來,防曬噴霧是最讓我不省心的一次。

▍小!心!凍!傷!

如果仔細看說明書的話(當然,前提是你能看懂啊),日系產品的說明書在一大堆字中間,其實有提到過一句話——

「同一部位連續使用不得超過 3 秒,有凍傷危險。」

作為在 -30℃ 生活過的東北人,我對於「凍」「冷」這種字眼一般是比較不屑的,雖然我承認我的南方室友都比我抗凍......

不過既然人家說了,自然是要測一下才知道嘛。我們按照說明書上寫的上限操作,距離 15cm,連續噴 3 秒,看看噴噴霧前後同一塊塑膠板的表面溫度到底變化多少。

必須承認,看到這個結果我是慫了的。3秒鐘而已,平均下降了 10℃ 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從冰箱裡拿出了我的本命 -- 冰鎮可口可樂 -- 在胳膊上貼了 3 秒鐘,溫度也不過就下降了 6℃ 而已。

再想起有些同學曾經問過「聽說防曬噴霧要連續噴15秒才管用」。這個…… 別說15秒了,僅僅10秒,娜麗絲就把 29.3℃ 的板子凍到了 3.3℃,要是擱皮膚上,你可能就得換張皮了……

▍不!要!噴!臉!

實際上,這次只有兩款是自己說可以直接噴在臉上的:

巴黎歐萊雅

水晶噴霧

(水晶噴霧還是寫在韓文說明書上的,中文說明書也把這點隱掉了。)

其他幾款產品的話,高絲、娜麗絲壓根兒沒提這事兒,剩下的5款都是明確說了不要直接噴在臉上(包括露得清、新碧、安熱沙、水寶寶和妮維雅)。

所以對於多數防曬噴霧來說,我們也建議大家都不要直接噴在臉上。一方面可能有剛才提到的低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吸入後的風險。

如果想要用在臉上,還是像防曬霜一樣,先噴在手裡,再塗到臉上。

所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