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甯折不彎的蘇武

蘇武(前140年—前60年), 字子卿, 漢族, 杜陵(今陝西西安)人, 代郡太守蘇建之子。 西漢大臣。 武帝時為郎。 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 被扣留。 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 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 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 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 方獲釋回漢。 蘇武去世後, 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彰顯其節操。

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匈奴的關係時好時壞。 西元前100年, 匈奴政權新單于即位, 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

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 帶了許多財物, 出使匈奴。 不料, 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 準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 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 蘇武一行受到牽連, 被扣留下來, 並被要求背叛漢朝, 臣服單于。

最初, 單于派人向蘇武遊說, 許以豐厚的奉祿和高官, 蘇武嚴辭拒絕了。 匈奴見勸說沒有用, 就決定用酷刑。 當時正值嚴冬, 天上下著鵝毛大雪。 單于命人把蘇武關入一個露天的大地窖, 斷絕提供食品和水, 希望這樣可以改變蘇武的信念。 時間一天天過去, 蘇武在地窖裡受盡了折磨。 渴了, 他就吃一把雪, 餓了, 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襖。 過了好幾天, 單于見瀕臨死亡的蘇武仍然沒有屈服的表示, 只好把蘇武放出來了。

單于知道無論軟的,

還是硬的, 勸說蘇武投降都沒有希望, 但越發敬重蘇武的氣節, 不忍心殺蘇武, 又不想讓他返回自己的國家, 於是決定把蘇武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 讓他去牧羊。 臨行前, 單于召見蘇武說:“既然你不投降, 那我就讓你去放羊, 什麼時候公羊生了羊羔, 我就讓你回到中原去。 ”

與他的同伴分開後, 蘇武被流放到了人跡罕至的貝加爾湖邊。 在這裡, 單憑個人的能力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的。 唯一與蘇武作伴的, 是那根代表漢朝的使節和一小群羊。 蘇武每天拿著這根旌節放羊, 心想總有一天能夠拿著回到自己的國家。 這樣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使節上面的裝飾都掉光了, 蘇武的頭髮和鬍鬚也都變白了。

當時在貝加爾湖,

蘇武牧羊達十九年之久。 十幾年來, 當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單于已去逝了, 就是在蘇武的國家, 老皇帝也死了, 老皇帝的兒子繼任皇位。 這時候, 新單于執行與漢朝和好的政策, 漢昭帝立即派使臣把蘇武接回自己的國家。

後來, 漢朝使者到了匈奴地區, 終於得知蘇武依然健在, 於是揚言說, 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隻大雁, 雁的腳上系著帛書, 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在北方的沼澤之中。 單于只好把蘇武等九人送還。

在昭帝始元六年, 即西元前81年, 蘇武終於回到了長安。 第二年,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謀反, 蘇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來關係很好, 加上他的兒子也參與其中, 蘇武被罷官。 昭帝死後,

蘇武因為參與了擁立漢宣帝, 被賜爵關內侯。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蘇武, 在他身上, 散發著一股為了國家利益而無所畏懼的氣息。 有著一種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高尚的愛國節操, 為了民族尊嚴與國家利益而視死如歸。 他堅忍, 故能在單于的威脅利誘下不為所動;他忠貞, 故能在北海十九年杖漢節牧羊。 十九年的艱難困苦, 雖損壞了他強壯的身體, 卻絲毫不能撼動他堅定的信念。 他用十九年的風霜雨雪, 表明了對信念的堅守!他值得敬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