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文可揮毫傳千古,武可鐵馬戰金戈——一代英豪辛棄疾

辛棄疾, 字幼安, 號稼軒。 南宋豪放派詞人、抗金將領, 有“詞中之龍”之稱。 辛棄疾的名字, 取自漢代戰神——霍去病。 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 以武功起事, 而最終卻以文為業, 成為一代大詞作家的只有辛棄疾一人。 時也, 命也。

宋紹興三十一年, 金國完顏亮率軍入侵, 屠殺搶掠漢人, 21歲的辛棄疾起義抵抗, 參加了一支2000人左右的義軍。 辛棄疾在與宋朝朝廷聯絡的返回軍隊途中, 他參加的義軍統帥被叛徒殺害, 導致義軍潰散, 叛徒逃入敵營。 辛棄疾聽聞此事後, 血性激發, 率50餘騎兵殺入幾萬人的敵營, 把叛徒活捉, 突圍賓士千里把叛徒帶回建康, 交給朝廷砍頭。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關羽。 “羽望見良麾蓋, 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 斬其首還, 紹諸將莫能當者, 遂解白馬圍。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辛棄疾雖不及武聖之威, 亦有其風。 宋高宗為表其功, 任命辛棄疾為江陰簽判, 從此辛棄疾踏入仕途。

時隔千年, 至今我們從他的《破陣子》中依然可以讀出那股血性與勇悍: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赴任後的辛棄疾很快被朝廷解除了全部兵權, 不再掌兵。 辛棄疾失去所有的金戈鐵馬,

只剩下手中的羊毫軟筆。 可辛棄疾一心報國, 屢次上書請戰, 勸諫皇帝秣馬厲兵, 光復大好江山。 他還自己組建了一支2500人的“飛虎軍”, 練兵佈陣, 雄鎮江南。 但是別的臣子可不這麼想, 有吃有喝, 何必刀光劍影, 喊打喊殺?於是辛棄疾屢遭同僚彈劾。 再加上宋高宗也不是雄才大略的明君, 很不喜歡他這樣不安分的臣子。 辛棄疾中年可謂是顛沛流離, 時而被罷官時而又被起用, 被派往各地擔任地方官, 總之朝廷不讓他操心軍國大事。

此時他筆下的詞有了婉約派風格: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於是辛棄疾就這樣報國無門, 鬱鬱不得志。 有一天, 他等上賞心亭, 望著茫茫江水, 想起自己曾經的金戈鐵馬, 戰場狼煙, 寫下了一首《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 獻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 斷鴻聲裡, 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 欄杆拍遍, 無人會, 登臨意。

可笑的投降派朝廷, 辛棄疾越是想匡扶河山, 征討來敵, 朝廷就越討厭他。 日子就這樣在一次次被彈劾中荒廢, 終於把一個少年英雄熬成了滿頭白髮。 朝廷的庸弱無能荒廢了一個英雄所有的歲月, 但絲毫不曾消磨他的英雄壯志。

“事無兩樣人心別。 問渠儂:神州畢竟, 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 千里空收駿骨。 正目斷關河路絕。 我最憐君中宵舞, 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 補天裂。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令他速到臨安赴任。此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1207年10月在江西上饒,辛棄疾終因憂憤而卒。據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

未遇明主,壯志難酬。康熙在《御批通鑒綱目》中:君子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漢光武,其功業悉止是哉!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令他速到臨安赴任。此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1207年10月在江西上饒,辛棄疾終因憂憤而卒。據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

未遇明主,壯志難酬。康熙在《御批通鑒綱目》中:君子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漢光武,其功業悉止是哉!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