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萬貴妃是否真如傳說中那樣歹毒

說起萬貴妃, 大家都不陌生, 對她的印象一是和明憲宗的“母子戀”, 另外一個就是這個女人好狠毒, 宮鬥的大BOSS, 因此造成明孝宗年幼時活的跟宮鬥電視劇裡的情節一樣曲折離奇。 根據明史相關的記載, 萬貴妃可是個不可不扣的大奸妃。

萬貴妃比明憲宗朱見深大17歲, 但是明憲宗對她是異常寵愛, 一心想和她有自己的兒子, 並且立這個孩子為太子。 終於成化二年, 37高齡萬貞兒得償所願為朱見深生下了皇長子, 朱見深大喜, 將萬氏晉封為皇貴妃, 同時要立這個心愛之人所生的兒子為太子。 可是好景不長,

這孩子沒到一歲就夭折了。 萬氏傷痛萬分。 因為年紀大了, 無法再生育, 於是萬氏變得喪心病狂, 自己沒得生了也不讓別人生, 一旦發現皇宮裡其他的妃嬪有孕, 都想盡辦法對其下毒手。 以至於成化皇帝很長時間都沒有子嗣。

一天, 成化皇帝遇到了掌管內庫的女官紀氏,

紀氏知書識禮又聰慧, 皇帝一心動就留宿了一晚。 這晚之後紀氏便有孕了。 萬貴妃知道後大怒, 命人去給紀氏下墮胎藥, 紀氏人緣好, 派去的人回復說是肚子裡生東西, 不是懷孕。 於是萬貴妃把紀氏打入冷宮安樂堂。 紀氏在冷宮偷偷生下孩子, 萬氏知道到大怒命太監張敏去幹掉這個小皇子。 張敏是個有良心的太監, 見到紀氏無辜, 又想到皇帝無子, 想為皇帝保留一點血脈, 於是放過了紀氏和小皇子, 回復萬貴妃說已經搞掂。 之後紀氏在張敏還有廢後吳氏等人的幫助下, 偷偷把這個孩子養大。

直到有一天, 張敏給皇帝梳頭, 梳到一根白頭發, 皇帝看到很是傷感, 說我都老了, 還沒兒子。 張敏此時跪下說,

皇上您有兒子了。 皇帝問哪來的兒子?於是張敏把紀氏的事情告訴了皇帝。 皇帝大喜, 命人去接小皇子。 紀氏聽說皇帝來接小皇子, 又悲又喜, 喜的是兒子終於熬出頭了, 悲的是這一去自己估計就要掛了。 紀氏幫小皇子整理好衣服, 說去到看到中間穿明黃色衣服的, 就叫父皇。 小皇子被帶到皇帝面前, 年已六歲, 由於長期在冷宮偷偷摸摸見不得光, 身體瘦弱, 胎髮及地。 見到皇帝, 弱弱的叫了聲父皇。 皇帝見了老淚縱橫, 說這是我的兒子, 長的就像我, 朕終於有兒子了。 當即召集群臣, 公佈小皇子的身份, 取名朱佑樘, 第二天立為太子, 並將紀氏接入宮中, 一家團聚。

萬氏知道後, 暴跳如雷, 吼道你們這群小人竟敢騙我!不久紀氏暴斃,

再不久, 張敏也吞金自殺。 大家都認為是萬氏幹的, 太后怕太子也遭不測, 於是把太子帶到宮中親自撫養。 一日, 萬貴妃請小太子去吃飯, 臨行前太后千叮萬囑, 去到萬貴妃那裡不要吃任何東西。 所以小太子過去之後, 任萬貴妃百般哄逗就是不吃。 萬貴妃奇怪, 說你咋不吃點呢?小太子說我怕有毒。 萬貴妃頓時氣的捶胸頓足, 說小小年紀就說出這樣的話, 長大後還不害死我。 之後萬氏變改變了策略, 不再阻止皇帝臨幸其他妃嬪, 也不再毒害有孕的妃嬪, 皇帝的子嗣多了起來, 萬氏便極力鼓動皇帝廢掉太子, 改立其他皇子。 皇帝聽了萬氏的話, 打算廢了太子, 卻遇到泰山連連地震, 大臣們說這是應在太子身上, 說明太子是天命所歸,
不可動搖, 皇帝只好作罷。 最後太子順利即位, 就是明孝宗。

這段大家熟悉的故事高潮迭起, 人物刻畫也非常生動, 孝宗悲催曲折的身世讓人憐憫, 萬貴妃大奸妃的形象躍然紙上令人深惡痛絕, 故事的精彩程度, 堪比狸貓換太子。 但是, 狸貓換太子是假的, 這個故事也並不完全真實。這個故事有幾大疑點:

第一,朱佑樘是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于成化六年,在此之前除了萬貴妃生的那個老大,成化五年柏賢妃也生了個兒子朱佑極,而且在成化七年的時候還被立為了太子,不過很快就掛掉了。這個事實讓前面那個故事裡萬氏對一切懷孕妃嬪下毒手,皇帝一直無子,張敏為了保住皇帝唯一的血脈而違抗萬貴妃命令等一系列說法都站不住腳。

第二,皇室血脈的認定,那是非常嚴格的,有專門的國家機構負責登記管理,豈是一個太監說說就喜當爹了。就算朱見深再想兒子,也不可能如此草率的認定一個從沒見過的小孩是自己的兒子,還立為太子。實際上,朱佑樘的存在朱見深是一直都知道的。不過朱佑樘兒時的經歷,也確實有些不同尋常,他並不是出生在後宮,而是出生在宮外的“安樂堂”,和他母親一起在這裡生活到六歲。

這讓後人有了很大的想像空間。為什麼會這樣?成化年間有個叫尹直的官員在《謇齋瑣綴錄》中記錄說:“紀後有娠,萬妃恚而苦之,上令託病處安樂堂,以痞報,而屬門官照管。既誕皇子,密令內侍謹護。”按這個說法是朱見深知道紀氏有了身孕,但是不想萬貴妃不開心,所以把她送到宮外的安樂堂,說是養病,但是一直都派人好好照顧。這個兒子的朱見深自己的是知道的,但是萬貴妃不知道,一般大臣們也都不知道,弄得跟私生子一樣。他又是怎麼被接進宮的呢?根據《憲宗實錄》中說“因乾清宮門災,上欲顯示於眾”。就是乾清宮門失火了,皇帝覺得是上天在提示他要公佈些秘密,於是就將自己這個隱藏了六年的兒子公佈于眾。嘿,諸位愛卿,告訴你們個好消息,朕有個6歲的兒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禮部商議商議給取個好名字。眾大臣——好驚喜呀好意外。

第三,紀氏和張敏的死並非故事中記載的那樣,被萬貴妃害死的。萬貴妃也並沒有想法設法找機會把朱佑樘毒死。張敏並不是在小皇子進宮後不久就吞金自殺的,他是死于成化21年,此時離朱佑樘進宮快有十年了,萬貴妃要報復不至於等十年後才下手。而朱佑樘被接進宮後,朝中重臣還上過一道奏章,奏章裡寫道“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於天地,光於祖宗,誕生皇子,聰明岐嶷,國本攸系,天下歸心。重以貴妃殿下躬親撫育,保護之勤,恩愛之厚,逾於己出。凡內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門聞之,莫不交口稱讚,以為貴妃之賢,近代無比,此誠宗社無疆之福也。但外間皆謂,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見,揆之人情事體誠為未順。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煩貴妃撫育,俾朝夕之間便於接見,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愜眾人之公論,不勝幸甚。”這道奏摺主要的意思是讓皇帝把紀氏接進宮,讓他們母子團聚。但裡面透露出幾個重要資訊:一是朱佑樘進宮後是由萬貴妃撫養的,如果萬氏真像之前故事裡說的那樣劣跡斑斑,誰敢把皇帝此時唯一的獨苗交給她撫養。二是按奏摺裡的說法萬貴妃對小皇子比親生兒子還好,天下臣民交口稱讚。這裡少不了大臣是為了哄皇帝開心拍馬屁萬貴妃的馬屁,但起碼有一點,萬貴妃應該還算是善待朱佑樘的,如果萬貴妃有心要害死他的話,那朱佑樘應該死了八百次了。三是小皇子入宮的時候,紀氏已經有病在身,這病看起來還不輕,所以沒有跟皇子一起進宮。紀氏被接進宮後不久就病死了,這倒不是突然間的暴斃,不能判定說紀氏的死跟萬氏有直接關係。

第四,故事所描述的萬氏的行為,不符合正常的邏輯。萬貞兒一沒貌二沒才三無子,有的只是比皇帝大一大截的年紀,她所得到的一切,完全取決於皇帝個人對她的感情。但感情這東西,太過縹緲,尤其對方是小她17歲的皇帝。皇帝周圍多的是年輕貌美的女子,哪天皇帝對她感情淡了,她就一無所有。所以她得想盡一切辦法去維護她與皇帝的感情,刷存在感,刷好感度,耍一些心機爭寵到是正常,但一味的圍堵不讓皇帝跟其他女人接觸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容易敗好感。尤其是用毒害皇嗣這種不論國法還是個人感情上都不能容忍的手段,還弄得全後宮都知道,那真是智力正常的人都不會幹的事。倒是大臣奏摺裡說她待朱佑樘尤勝親生相對來說都靠譜點。為何?因為利益驅動,朱佑樘是太子,未來的皇帝,對他好點相當於給自己未來的前途買了份保險。就算沒大臣說的那麼誇張,但至少是沒有虧待他的,更別說想方設法害他。

第五,《憲宗實錄》裡列舉了萬貴妃幾大罪,專寵、奢侈、所用器物僭越了她的級別、提攜她娘家人、勾結外臣企圖干涉朝政。但是並沒有逼有孕的妃嬪打胎,毒害皇嗣,害死紀氏這幾條。《憲宗實錄》是在孝宗時修撰完成的,如果萬氏真的幹了這些事,孝宗豈能放過這個差點害死他又害死他親生母親的仇人?史冊上又怎會是這幾條不痛不癢的罪過。把她從萬壽山挖出來都有可能,又怎麼會讓她舒舒服服的跟憲宗合葬在一起。

既然是這樣,萬貴妃為什麼會被刻畫成如此狠毒之人呢?滿天君覺得,一方面是因為萬貴妃本來就不是什麼特別賢慧的人(世人對後宮賢慧的標準參見長孫皇后),而且宮女出身,無才無德,年紀大皇帝那麼多卻能得到皇帝專寵直到去世,皇帝為了她還廢後,這就讓當時很多人看不慣了,覺得這是段畸戀,皇帝是不會有問題的,那肯定就是萬氏有問題了,用了歪門邪道的辦法迷惑了皇帝,所以她不是個好人。另一方面,實在太多“巧合”的事件讓大家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成化十二年前,年輕力壯的朱見深十二年間竟然只生了三個兒子,到成化十二年朱佑樘回宮後,三十歲以後的朱見深陸陸續續生了十幾個兒女。加上朱佑樘生在宮外,養在宮外,到六歲才被公開身份,這種情況十分罕見,各種巧合加起來,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做出各種揣測。而萬貴妃的種種背景,給她一個惡毒奸妃的人設簡直能完美的銜接劇情發展,於是這個狠毒專橫的奸妃形象就誕生了。而真實的萬貴妃,雖不算很賢慧,但也絕不是心狠手辣之人。

沒有漂亮的外表,年紀大皇帝那麼多卻能得到皇帝一生的寵愛,這絕不是一個狠毒無腦的悍婦能做到的。

作者:滿天,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這個故事也並不完全真實。這個故事有幾大疑點:

第一,朱佑樘是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于成化六年,在此之前除了萬貴妃生的那個老大,成化五年柏賢妃也生了個兒子朱佑極,而且在成化七年的時候還被立為了太子,不過很快就掛掉了。這個事實讓前面那個故事裡萬氏對一切懷孕妃嬪下毒手,皇帝一直無子,張敏為了保住皇帝唯一的血脈而違抗萬貴妃命令等一系列說法都站不住腳。

第二,皇室血脈的認定,那是非常嚴格的,有專門的國家機構負責登記管理,豈是一個太監說說就喜當爹了。就算朱見深再想兒子,也不可能如此草率的認定一個從沒見過的小孩是自己的兒子,還立為太子。實際上,朱佑樘的存在朱見深是一直都知道的。不過朱佑樘兒時的經歷,也確實有些不同尋常,他並不是出生在後宮,而是出生在宮外的“安樂堂”,和他母親一起在這裡生活到六歲。

這讓後人有了很大的想像空間。為什麼會這樣?成化年間有個叫尹直的官員在《謇齋瑣綴錄》中記錄說:“紀後有娠,萬妃恚而苦之,上令託病處安樂堂,以痞報,而屬門官照管。既誕皇子,密令內侍謹護。”按這個說法是朱見深知道紀氏有了身孕,但是不想萬貴妃不開心,所以把她送到宮外的安樂堂,說是養病,但是一直都派人好好照顧。這個兒子的朱見深自己的是知道的,但是萬貴妃不知道,一般大臣們也都不知道,弄得跟私生子一樣。他又是怎麼被接進宮的呢?根據《憲宗實錄》中說“因乾清宮門災,上欲顯示於眾”。就是乾清宮門失火了,皇帝覺得是上天在提示他要公佈些秘密,於是就將自己這個隱藏了六年的兒子公佈于眾。嘿,諸位愛卿,告訴你們個好消息,朕有個6歲的兒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禮部商議商議給取個好名字。眾大臣——好驚喜呀好意外。

第三,紀氏和張敏的死並非故事中記載的那樣,被萬貴妃害死的。萬貴妃也並沒有想法設法找機會把朱佑樘毒死。張敏並不是在小皇子進宮後不久就吞金自殺的,他是死于成化21年,此時離朱佑樘進宮快有十年了,萬貴妃要報復不至於等十年後才下手。而朱佑樘被接進宮後,朝中重臣還上過一道奏章,奏章裡寫道“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於天地,光於祖宗,誕生皇子,聰明岐嶷,國本攸系,天下歸心。重以貴妃殿下躬親撫育,保護之勤,恩愛之厚,逾於己出。凡內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門聞之,莫不交口稱讚,以為貴妃之賢,近代無比,此誠宗社無疆之福也。但外間皆謂,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見,揆之人情事體誠為未順。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煩貴妃撫育,俾朝夕之間便於接見,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愜眾人之公論,不勝幸甚。”這道奏摺主要的意思是讓皇帝把紀氏接進宮,讓他們母子團聚。但裡面透露出幾個重要資訊:一是朱佑樘進宮後是由萬貴妃撫養的,如果萬氏真像之前故事裡說的那樣劣跡斑斑,誰敢把皇帝此時唯一的獨苗交給她撫養。二是按奏摺裡的說法萬貴妃對小皇子比親生兒子還好,天下臣民交口稱讚。這裡少不了大臣是為了哄皇帝開心拍馬屁萬貴妃的馬屁,但起碼有一點,萬貴妃應該還算是善待朱佑樘的,如果萬貴妃有心要害死他的話,那朱佑樘應該死了八百次了。三是小皇子入宮的時候,紀氏已經有病在身,這病看起來還不輕,所以沒有跟皇子一起進宮。紀氏被接進宮後不久就病死了,這倒不是突然間的暴斃,不能判定說紀氏的死跟萬氏有直接關係。

第四,故事所描述的萬氏的行為,不符合正常的邏輯。萬貞兒一沒貌二沒才三無子,有的只是比皇帝大一大截的年紀,她所得到的一切,完全取決於皇帝個人對她的感情。但感情這東西,太過縹緲,尤其對方是小她17歲的皇帝。皇帝周圍多的是年輕貌美的女子,哪天皇帝對她感情淡了,她就一無所有。所以她得想盡一切辦法去維護她與皇帝的感情,刷存在感,刷好感度,耍一些心機爭寵到是正常,但一味的圍堵不讓皇帝跟其他女人接觸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容易敗好感。尤其是用毒害皇嗣這種不論國法還是個人感情上都不能容忍的手段,還弄得全後宮都知道,那真是智力正常的人都不會幹的事。倒是大臣奏摺裡說她待朱佑樘尤勝親生相對來說都靠譜點。為何?因為利益驅動,朱佑樘是太子,未來的皇帝,對他好點相當於給自己未來的前途買了份保險。就算沒大臣說的那麼誇張,但至少是沒有虧待他的,更別說想方設法害他。

第五,《憲宗實錄》裡列舉了萬貴妃幾大罪,專寵、奢侈、所用器物僭越了她的級別、提攜她娘家人、勾結外臣企圖干涉朝政。但是並沒有逼有孕的妃嬪打胎,毒害皇嗣,害死紀氏這幾條。《憲宗實錄》是在孝宗時修撰完成的,如果萬氏真的幹了這些事,孝宗豈能放過這個差點害死他又害死他親生母親的仇人?史冊上又怎會是這幾條不痛不癢的罪過。把她從萬壽山挖出來都有可能,又怎麼會讓她舒舒服服的跟憲宗合葬在一起。

既然是這樣,萬貴妃為什麼會被刻畫成如此狠毒之人呢?滿天君覺得,一方面是因為萬貴妃本來就不是什麼特別賢慧的人(世人對後宮賢慧的標準參見長孫皇后),而且宮女出身,無才無德,年紀大皇帝那麼多卻能得到皇帝專寵直到去世,皇帝為了她還廢後,這就讓當時很多人看不慣了,覺得這是段畸戀,皇帝是不會有問題的,那肯定就是萬氏有問題了,用了歪門邪道的辦法迷惑了皇帝,所以她不是個好人。另一方面,實在太多“巧合”的事件讓大家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成化十二年前,年輕力壯的朱見深十二年間竟然只生了三個兒子,到成化十二年朱佑樘回宮後,三十歲以後的朱見深陸陸續續生了十幾個兒女。加上朱佑樘生在宮外,養在宮外,到六歲才被公開身份,這種情況十分罕見,各種巧合加起來,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做出各種揣測。而萬貴妃的種種背景,給她一個惡毒奸妃的人設簡直能完美的銜接劇情發展,於是這個狠毒專橫的奸妃形象就誕生了。而真實的萬貴妃,雖不算很賢慧,但也絕不是心狠手辣之人。

沒有漂亮的外表,年紀大皇帝那麼多卻能得到皇帝一生的寵愛,這絕不是一個狠毒無腦的悍婦能做到的。

作者:滿天,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