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紙在我國歷史悠久 並非蔡倫發明

蔡倫, 東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 章和二年(西元88年, 南方鵬注), 蔡倫因有功于太后而升為中常侍, 後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這位宦官高官卻喜歡發明創造, 西元105年, 蔡倫向漢和帝獻紙, 和帝下旨推廣他的造紙法, “蔡侯紙”從此流傳開來。

一直以來,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蔡倫造紙的說法出自南朝宋範曄所著的《後漢書》,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 其用縑帛者謂之紙。 縑貴而簡重, 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 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 “造意”是發明創造的意思(南方鵬注)。

1933年, 考古學家曾在絲綢之路的新疆漢代遺址發現了西漢紙, “麻質, 白色, 作方塊薄片”、“質甚粗糙, 不均淨, 紙面尚存麻筋”。 但這塊紙在抗日戰爭被日軍炸毀, 失去了西漢已有紙的物證。

直到1957年, 考古學家在西安市郊的灞橋古墓發現了一疊“灞橋紙”, 由於鑒定古墓年代不晚于漢武帝時期, 這一發現引起巨大反響和爭議。

1974年到1975年間, 經過造紙專家劉仁慶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形態細胞研究室的通力合作, 才測出灞橋紙的成分——大麻纖維。 由此證明, 灞橋紙的確是紙。

在灞橋紙之後, 陝西、甘肅一帶又陸續出土了金關紙、中顏紙、馬圈灣紙等西漢古紙, 不過著些“古紙”並沒有結束蔡倫前是否有紙的爭論, 反而使爭論愈發激烈起來。 直到1986年, 甘肅天水放馬灘的古墓出土了一張“又軟又薄”的紙, 學界中人才齊將目光聚集到這個新發現。

放馬灘紙的年代比蔡倫要早上300年, 它有力地證明, 早在西漢初期, 紙已經被用於繪圖和書寫, 紙的歷史提前至西漢初期。 至此, 蔡倫以前有紙說似乎沒有什麼疑點了, 不過蔡倫對改進造紙術作出的貢獻仍然值得肯定。 (今日頭條南方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