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打出來的和平 國土越來越大 強敵逃往歐洲 留下亂華禍根

西漢時, 西元前60年左右, 匈奴出現五單于爭立, 混戰不斷, 最後發展為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的相互攻伐。 西元前53年, 呼韓邪單于歸附西漢, 史稱南匈奴, 郅支單于部為北匈奴。 北匈奴曾擊敗大宛、烏孫等國, 強迫四方各族進貢, 威震西域, 前36年, 為了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影響, 甘延壽、陳湯遠征康居的匈奴, 擊殺郅支單于, 跟隨郅支遷到鹹海邊的這些匈奴人沒有留下記載。

之後漢強匈弱, 平穩局面維持多年, 王莽篡漢後, 匈奴的勢力有所發展。 到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西元48年, 頭條南方鵬注), 匈奴日逐王比被南邊八部擁立為南單于, 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于的稱號, 請求內附, 得到東漢允許, 安置在河套地區, 匈奴再一次分裂, 又成為南北二部。

留居漠北的北匈奴, 連年遭受嚴重天災, 又受到南匈奴、烏桓、鮮卑的攻擊, 退居漠北後社會經濟極度萎縮, 力量嚴重削弱, 多次遣使向東漢請求和親。 東漢王朝不答應, 僅同意雙方互市。 於是, 北匈奴從65年開始便不斷入侵漢朝漁陽至河西走廊北部邊塞, 隨著建國後政治穩定和經濟得到恢復發展, 在南匈奴的支持下, 東漢展開征伐北匈奴的戰爭。

漢明帝時, 西元73年, 東漢派竇固等四路大軍出擊, 佔據伊吾盧城(今新疆哈密)。 同年, 派班超通西域南路鄯善國, 75年至76年漢匈之間對西域展開了一場爭奪戰, 竇固、耿恭擊敗呼衍王和左鹿蠡王, 佔領車師、爭奪金滿城, 恰逢漢明帝死, 中原大旱, 暫時罷兵。

東漢永元元年(西元89年, 南方鵬注), 竇憲、耿秉率軍與南匈奴軍隊在涿邪山會合(今蒙古國滿達勒戈壁附近), 與北單于戰于稽落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 北單于大敗逃走, 漢軍追擊, 俘殺一萬三千餘人, 北匈奴先後有二十余萬人歸附。 竇憲、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 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刻石紀功而還。

之後戰爭持續, 北匈奴越打越小, 西元91年, 漢軍出居延塞(今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一帶), 在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包圍並大敗北匈奴單于。 北匈奴戰敗後部分西遷, 其餘大部份歸附於後來興起的鮮卑。 多數學者認為, 西遷的北匈奴就是歐洲史上的匈人。

歸附漢朝的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雲中(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南方鵬注)等郡,東漢末分為五部。至西晉,南匈奴人逐步轉向定居農耕生活,但除了上層貴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教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外,匈奴仍然聚族而居,社會結構變化不大,乘西晉內亂的時機,西元304年,匈奴人劉淵等建立政權,禍亂中原。此是後話。

歸附漢朝的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雲中(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南方鵬注)等郡,東漢末分為五部。至西晉,南匈奴人逐步轉向定居農耕生活,但除了上層貴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教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外,匈奴仍然聚族而居,社會結構變化不大,乘西晉內亂的時機,西元304年,匈奴人劉淵等建立政權,禍亂中原。此是後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