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曾國藩第一師爺,預言大清五十年內必亡,結果44年後應驗

如果要提起晚清, 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曾國藩, 但如果要研究曾國藩, 就不得不研究趙烈文, 這麼說或許很多人會不解, 名不見經傳的趙烈文何許人, 對曾國藩的影響力竟會有如此巨大?

趙烈文其實就是曾國藩的一名幕僚, 他于咸豐五年(1855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同治六年(1867年)三入曾國藩幕府, 在曾國藩的身邊待了八年之久。

不過, 趙烈文對曾國藩的影響, 不在於他三入曾國藩幕府, 也不在於他同時在做過曾氏兄弟的機要秘書, 更不在於他的政績有多突出、地位多麼重要, 而是在於他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除了當曾國藩的心腹和智囊角色外, 還成了曾國藩的心靈保健醫生和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趙烈文一生最讓人值得敬佩之處, 便是他對大清王朝一個石破天驚的預言:不出五十年清朝必亡。 當年立下這個預言是在1867年, 最終果然應驗, 四十四年後,

大清王朝宣告滅亡。

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二十日天黑後, 曾國藩找到趙烈文聊天, 憂心忡忡地說:“聽京城裡來人說, 那裡的形勢非常不好, 明火執仗的搶劫案經常發生, 大街小巷乞丐成群, 有的婦女赤身裸體, 連條褲子也買不起。 民窮財盡到了這種地步,

恐怕要發生不同於往常的大災禍, 該怎麼辦呢?”

趙烈文回答說:“天下平安和大一統的局面已經維持很久了, 長此以往, 勢必會逐漸形成分裂割據的局面。 不過皇帝的權威向來很重, 現在風氣未開, 如果不是朝廷先爛掉, 還不至於迅速出現土崩瓦解的局面。 按照烈文推測, 將來發生禍患, 一定是朝廷先垮臺, 然後出現各自為政、割據分裂的局面。 不出五十年, 這種災禍就會發生。 ”

聽了趙烈文的話後, 曾國藩顯然不完全認同, 他認為清王朝不可能完全被推翻, 最多也就是出現南北分治、維持半壁江山的局面。 對此, 趙烈文明確指出, 清政府不可能像東晉、南宋那樣, 南遷後能苟延殘喘百餘年, 恐怕會直接完蛋。

曾國藩還是沒有徹底認同, 他說:“本朝皇帝的德行還是比較正派的, 或許不會落到如此境地。 ”趙烈文立即回答道:“皇上的德行還可以, 但國勢隆盛之時, 得到的回報已經很厚了。 清朝開國的時候, 創業也太容易了, 誅戮之氣太重, 得到天下也太取巧了。 天道雖然很難預知,

但善惡是無法掩蓋的, 後面這些皇帝的所謂德澤, 已經抵消不了以前的負面影響了, ”

趙烈文的回到非常坦率, 他實際上否定了清朝得天下的道德合法性, 明朝滅亡後, 清軍入關後為震懾遠遠多於自己的漢人而大開殺戒, 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所以誅戮太重。 清朝得天下的偶然性和殘暴性這兩點, 決定了他的統治缺乏道德合法性。

而清王朝後來的君王,如康雍乾三代“君德”固然比較“純正”,但善與惡並不能相互掩蓋和彌補,何況“天道”已經給了清王朝十分豐厚的回報,給他們帶來過文治武功遠超前人的“康乾盛世”,因此這些後來君王們的“德澤”,既不能抵消清朝開國時的慘無人道,也不能成為後繼者享用不盡的政治老本,更不足以補償其統治合法性的嚴重匱缺。

趙烈文這麼一說,曾國藩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預感到了清王朝正面臨滅頂之災。他沒有繼續反駁,而是在沉默良久之後表示默認,於是頗為無奈地說:“我日夜希望自己快點死掉,不願意看到王朝覆滅的悲劇發生。”

為了安慰曾國藩,趙烈文說:“老師雖然很會開玩笑,但以您的身份,怎麼會在這種嚴肅的事情上開玩笑呢?然而生死都是命中註定,不死心想死就能死的,也不是想活就能活的。何況老師應該為黎民百姓著想,有老師在一天,百姓就會苟延殘喘一天。”

後來歷史驚人準確地應驗了趙烈文的語言,從現存的文獻資料中考證,趙烈文是第一個準確作出這種預見的人,當然曾國藩和趙烈文於1872年和1893年去世,並未看到自己的預言成真,這或許倒是一種解脫和幸運。

而清王朝後來的君王,如康雍乾三代“君德”固然比較“純正”,但善與惡並不能相互掩蓋和彌補,何況“天道”已經給了清王朝十分豐厚的回報,給他們帶來過文治武功遠超前人的“康乾盛世”,因此這些後來君王們的“德澤”,既不能抵消清朝開國時的慘無人道,也不能成為後繼者享用不盡的政治老本,更不足以補償其統治合法性的嚴重匱缺。

趙烈文這麼一說,曾國藩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預感到了清王朝正面臨滅頂之災。他沒有繼續反駁,而是在沉默良久之後表示默認,於是頗為無奈地說:“我日夜希望自己快點死掉,不願意看到王朝覆滅的悲劇發生。”

為了安慰曾國藩,趙烈文說:“老師雖然很會開玩笑,但以您的身份,怎麼會在這種嚴肅的事情上開玩笑呢?然而生死都是命中註定,不死心想死就能死的,也不是想活就能活的。何況老師應該為黎民百姓著想,有老師在一天,百姓就會苟延殘喘一天。”

後來歷史驚人準確地應驗了趙烈文的語言,從現存的文獻資料中考證,趙烈文是第一個準確作出這種預見的人,當然曾國藩和趙烈文於1872年和1893年去世,並未看到自己的預言成真,這或許倒是一種解脫和幸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