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悲壯的于成龍!悲哀的廉吏能臣!悲哀的官場逆淘汰!

最近看了電視劇《于成龍》之後, 我很驚奇地發現了一些讓人警醒的深刻現象:

于成龍在廣西羅城好不容易克服種種困難, 消滅了當地的強大黑惡勢力, 差點丟掉了性命, 才獲得了至高的“卓異”考評成績, 終於由知縣升任四川合州這個極端偏僻的地方當同知。

於在當同知的兩年裡兢兢業業, 埋頭開墾荒田野土, 終於讓當地人民獲得了巨大的豐收, 才又遷任湖北黃州知府;

按理說, 他這麼優異的人才應該放到一個好的位置上去培養、錘煉。 沒想到, 于一到黃州接的第一個修橋的任務, 竟然搞砸了!當然橋毀了不是於的問題,

是惡劣天氣造成的。

因為修橋失敗延誤軍機, 於被追責, 本來是要被殺頭的, 後在湖北巡撫張朝珍的力保下, 好不容易才落得個“削職為民、永不敘用”的喻旨。

此時, 于的人生再次到了拐點。 巡撫張朝珍為了平息麻城四十八寨叛亂, 又委派平民于成龍去平叛。 于到了麻城, 歷經千難萬苦, 終於平定了當地四十八寨的大規模叛亂, 又因功再遷升武昌知府。

于在武昌期間, 因政績突出, 第二次獲得“卓異”的政績考評。 但奇怪的是, 當於因殊功升遷福建任按察使時, 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頂頭上司、布政使, 竟然是小學初中高中的老同學章吉仁!章吉仁有多大的功勞?我們不太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 章的功勞是絕對比不上於的。

在同樣的十多年時間內, 一個沒有什麼顯著政績的老同學, 竟然還成了于的頂頭上司?是不是很有深意?……

當于成龍在福建按察使任上, 拼著不要老命的危險, 在頂著親王、總督、巡撫、布政使及身邊的高參、師爺、家人的壓力下破天荒地解決了“遷海案” 和“求罷夎夫案”, 在險勝康親王(康熙皇帝的親叔叔)的情況下, 第三次獲得了“卓異”的政績考評!

據說他是大清朝歷史上唯一獲得過三次“卓異”考評成績的人!

在三次卓異成績的絕好條件下, 於再次遷升, 任直隸巡撫。 但讓人大跌眼睛的是, 當于成龍跋涉千萬裡到達直隸後, 他突然發現, 曾經和他一同進入官場、一同在廣西基層當知縣、並犯過巨額貪污罪的山西老鄉屈九萬,

此時已經是戶部的右侍郎了!而且還當上了欽差大臣!……這是什麼情況啊?……

更讓于成龍難堪的是, 過了兩天, 巡撫衙門門口來了一個二品大員的老熟人、老朋友、老親戚─于成龍做生意的親小舅子!

這世道, 這是奇哉怪也了!他這小舅子從來沒有考起過功名, 竟然成了堂堂的二品大員??這事竟然還是發生在千古明君的康熙朝?真是極大的諷刺啊!

按說, 于成龍當時還是康熙皇上眼中的大紅人, 被多次破格提拔了的, 即使是這樣, 他還老比別人慢?原因何在?……天理何在呢?……

所以, 從于成龍的從官經歷看, 真要想當官, 走于成龍的路子是極不靠譜的, 隨時都有被打倒放倒的危險、罷官殺頭的可能!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的能量是極其有限的,

妄想以個把人的力量對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員, 這不是找死這是什麼?……

反觀于成龍的對立面, 屈九萬、章吉仁、邢家良等人, 幾乎沒看出他們有多麼突出的功勞, 一定程度上他們這三人還是負有相當沉重的歷史原罪的人, 竟然還越混越好, 常常高居於成龍的長官之位上。

這些說明什麼問題呢?這就說明, 當官的無能、無為、無恥, 都不是什麼致命硬傷, 只要各方面關係處得好、只要上頭的大領導滿意、只要不是政治站隊出錯, 就會官運亨通!步步高升!

悲壯的于成龍!悲哀的廉吏能臣!悲哀的官場逆淘汰!

作者:白雲-邦玉;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