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礄口長壽社區“幸福食堂”幸福樂齡人

昨天中午11點半, 94歲高齡的張萬芝老人從家裡出來, 走了4分鐘便到了漢中街長壽社區老年食堂門口, 工作人員熱情地上來攙扶。

油淋茄子、宮保雞丁、番茄冬瓜氽元湯, 豐盛的午餐讓張萬芝讚不絕口, 邊吃邊有鄰居過來閒聊。 炎炎夏日, 坐在帶空調的食堂吃一頓午餐, 張萬芝老人僅僅花了7元錢。

“女兒工作忙, 平時覺得我年紀太大, 不讓我在家裡開火。 ”張萬芝告訴記者, “以前女兒為我三餐操心, 現在我天天來食堂, 菜好, 飯好, 價格好!”作為長壽社區老年食堂年紀最大的用餐者, 張萬芝處處受到工作人員照顧, 雖然已達到食堂免費送餐標準, 但老人仍每天自行前往用餐。

據老年食堂負責人范女士介紹, 漢中街今年3月成立了長壽社區老年食堂, 每天每餐有近百位老人來此吃飯。 對於年齡過大、行動困難的老人, 食堂還免配送費送餐上門。 菜譜提前公示在食堂門口,

餐食均由工作人員精心搭配, 營養可口, 方便易消化:早餐3元, 餛飩、熱乾麵、米粉、包子花卷等不重樣;午餐7元三葷三素還帶一湯;晚餐5元, 不與午餐重樣, 一天三餐總計15元。 王禮萬是該社區食堂的廚師, 60歲的他本可以退休之後安養晚年, 卻選擇為社區的老年人做飯。 集體食堂眾口難調, 他平時與老人聊天, 根據老人們的回饋對食堂飯菜的口味和種類進行微調。

據礄口區民政局老齡辦工作人員介紹,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133工程”, 其中正在大力推行的助餐服務還輻射周邊街道的配餐點。 由街道提供場地和相關設備, 通過公開招標, 委託有資質和管理經驗的社會力量參與管理和經營。 未來礄口區將把幸福食堂資訊納入全區養老服務資訊綜合平臺,

通過“三通合一”的方式(“一鍵通”、“一號通”、“一面通”), 全方位接收老人的日常用餐、醫療保健、生活照料等服務需求。 利用“互聯網+養老”的思維, 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 同步服務老人零距離。

文/圖 記者邢影 實習生史淑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