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此國為復仇,一場戰役殺掉19萬日本兵,並要求處決天皇!

二戰, 人類有史以來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總計有61個國家參戰、20億人捲入戰火。 戰後統計, 總計傷亡達到驚人的9000萬人以上, 4萬多億美元付之一炬。

在二戰中, 表現最為搶眼的, 當屬日本這個小國。 說它是跳樑小丑也不為過。 它妄自尊大, 四面開戰, 企圖吞噬八方, 最終自食惡果, 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 讓日本徹底認清了形勢, 宣佈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後, 英國、美國等等紛紛列出了處決戰犯的名單, 其中英國列出了11人, 美國列出了30人。 而這個國家, 則列出了100人, 並且要求處決的頭號戰犯, 就日本當時的天皇——裕仁天皇。 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二戰, 澳大利亞對日本可謂是恨之入骨。 在一場戰役中, 澳大利亞竟然殺掉了日本19萬入侵士兵。 這在二戰全程, 是極少數情況。 澳大利亞為何對日本如此痛恨呢?這還得從日軍和盟軍的馬來亞-新加坡戰役說起。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 日本同步發起美屬菲律賓殖民地、英屬馬來亞殖民地的入侵戰役, 被稱為馬來亞-新加坡戰役。 當時, 憑著敢打敢拼的狠勁, 以及優良的武器裝備, 日軍將英軍打得落花流水。 戰役打了兩個月後, 1942年2月15日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白思華中將率7萬英軍向不到3萬日軍無條件投降。

投降後, 總計有13萬英軍、印軍和澳軍成為日軍俘虜。 澳軍俘虜的確切數字是1.5萬人。

日軍對俘虜, 歷來的政策是屠殺。 於是乎, 1.5澳軍俘虜, 最終活下來的不到7000人。 這, 點燃了澳大利亞對日本的仇恨之火。

白思華投降後4天, 1942年2月19日, 日本又派遣200駕飛機對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實施轟炸, 導致當地243名澳大利亞居民被炸死, 400名居民被炸傷。 這一次轟炸, 是澳大利亞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他國襲擊本土。 如此, 徹底昇華了澳大利亞對日本的仇恨火焰, 舉國上下一片義憤填膺, 紛紛要求對日開戰, 誓要報仇雪恨。

恰在此時, 囂張的日本又對澳大利亞屬地新幾內亞島發動了侵略。 澳大利亞終於逮著機會報復日本。 從1942年3月開始, 日軍和澳軍在新幾內亞島上展開激戰, 日軍先後向新幾內亞島戰場輸入20萬左右兵力。 澳軍則在美國的支持下, 向日本發起了強硬的打擊, 並且憑藉麥克亞瑟的“蛙跳戰術”, 切斷了日軍的補給;以及澳軍的“占地方戰術”將日軍打得不敢冒頭, 只能藏身於島上的雨林之中。

有所謂“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二戰打仗, 靠人海戰術;人都是要吃飯的, 日軍的補給線被切斷後, 便陷入了絕境。 而在島上的雨林之中, 潮濕、炎熱, 毒蟲更是在所多有, 很多日本士兵得了皮膚病, 身上猶如長滿了青苔,不久之後即全身潰爛慘死。

眼見如此,在被圍困不久後,有1萬日軍向澳大利亞投降。澳軍心頭燃燒著熊熊不可壓抑的仇恨之火,並沒有執行所謂的、扯淡的優待戰俘政策,而是直接將這1萬日軍的大部分殺掉,以解心頭之恨。隨後繼續圍困剩餘的日軍。

到了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向新幾內亞島戰場的日軍發佈了“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的佈告。由此可見,當時被圍困在雨林中的日軍,已經發生了嚴重的人吃人現象。

最終,新幾內亞島戰場的20萬日軍,只有不到5%活了下來,其餘大約19萬人,要嘛被澳軍殺掉,要嘛被戰友吃掉,要嘛死於疾病,後兩種情況居多。不過,令人捉摸不透的是,至今在新幾內亞島戰場只發現了2萬具日軍屍體,還有大約16萬日軍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身上猶如長滿了青苔,不久之後即全身潰爛慘死。

眼見如此,在被圍困不久後,有1萬日軍向澳大利亞投降。澳軍心頭燃燒著熊熊不可壓抑的仇恨之火,並沒有執行所謂的、扯淡的優待戰俘政策,而是直接將這1萬日軍的大部分殺掉,以解心頭之恨。隨後繼續圍困剩餘的日軍。

到了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向新幾內亞島戰場的日軍發佈了“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的佈告。由此可見,當時被圍困在雨林中的日軍,已經發生了嚴重的人吃人現象。

最終,新幾內亞島戰場的20萬日軍,只有不到5%活了下來,其餘大約19萬人,要嘛被澳軍殺掉,要嘛被戰友吃掉,要嘛死於疾病,後兩種情況居多。不過,令人捉摸不透的是,至今在新幾內亞島戰場只發現了2萬具日軍屍體,還有大約16萬日軍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