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五代十國:一代明君周世宗柴榮

在五代十國的君主中郭威也算是一代明君, 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 但是他勤政愛民, 治國有方, 不僅穩定了亂局, 還使得新朝有了起色。

郭威去世後, 因為他的親生兒子在那場宮廷鬥爭中被漢隱帝屠戮殆盡, 只得由他的養子郭榮繼位, 郭榮也叫柴榮, 後世稱為周世宗。

郭榮本姓柴, 是邢州龍崗(今河北邢臺西南)人。 年輕就投靠了嫁給郭威的姑媽, 由於他才幹出眾, 又相貌堂堂, 深得姑父郭威的喜歡, 被郭威收為養子, 當時郭威還是做買賣的商人, 等到後漢建立, 郭威棄商從政, 逐漸進入後漢的權力核心, 那時候他就一直帶著養子, 柴榮也是養父最得力的助手。 郭威當年起兵攻開封的時候, 命柴榮留守鄴都, 足見柴榮此時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養父做了皇帝之後, 柴榮被委以重任, 因為郭氏滿門被漢隱帝所殺, 所以柴榮成為郭威惟一的繼承人,

並加封為晉王。

周世宗是五代時期最有作為的明君, 在他繼位之初, 他立誓要在三十年內統一天下, 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他並不是那種有計劃沒有行動, 光說不練, 紙上談兵的君主, 他有勇有謀, 雄才大略, 每一步都是在推進他既定的國策。

當初在後漢滅亡之後,

留守太原的劉崇, 是劉知遠的弟弟, 後漢被滅之後, 劉崇建立了北漢政權, 與後周對抗。 為了對付後周, 劉崇學習當年的大漢奸石敬瑭, 拜遼國皇帝為“叔皇帝”, 自稱 “侄皇帝”, 在周太祖郭威時期他就曾聯合遼兵侵擾後周的邊境, 均被郭威打敗。 現在柴榮剛繼位, 劉崇以為後周正是主少國疑, 多事之秋, 是滅周興漢的好機會。 於是他集中大軍, 並從遼國借來一萬鐵騎, 向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長治)方向殺來。

消息傳到汴京, 周世宗柴榮要御駕親征, 但是很多大臣認為, 柴榮剛剛登基, 不宜輕動。 柴榮卻說:“不然, 劉崇認為正值我國國喪之際, 又欺我年紀輕新即位, 以為是吞併中原的好機會。 如果我不去親自給他點厲害, 他會不斷的侵擾。

”但是很多大臣還是覺得皇帝親自抵禦劉崇, 太冒險了, 而馮道更是以老賣老, 堅決反對柴榮親征。 馮道在五代時期最著名的大臣, 他一個人見證了五代的興旺更迭——此公素有官場不倒翁之稱的雅號, 從後唐明宗那時候起, 就開始當了宰相, 包括遼在內, 他曆仕四朝而不倒, 足見他說的話的分量, 但是柴榮並不理睬馮道, 堅持要親自會會這個劉崇。

周世宗柴榮力排眾議, 決定親自率軍迎戰劉崇。 兩軍在高平(今屬山西)發生了遭遇戰。 劉崇仗著兵強馬壯, 人多勢眾, 又有遼國騎兵打頭陣, 以為可以一舉消滅周軍。 柴榮帶的軍隊少, 劉祟就產生了輕敵之心, 以為不需要遼國騎兵的幫忙也能一舉殲滅周軍。 周世宗柴榮親自督戰, 鼓舞士氣。 北漢軍隊來勢兇猛, 周世宗柴榮親冒石失, 在趙匡胤、張永德等將領的死戰下, 抵擋住了敵人攻勢, 不久又在後續部隊的配合下, 將北漢軍隊打的全線崩潰, 劉崇領教了這位年輕的周天子的厲害後, 抱頭鼠竄而去。 這一戰, 打出了後周的威風, 也為柴榮樹起自己的威望。

經過此戰,柴榮並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而是總結戰果,同時在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能及時彌補,為此對軍隊進行了改革,真正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和能打勝仗的軍隊,為後周南征北戰打下了堅實的軍事基礎,甚至也為後來宋朝統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軍事基礎。

周世宗不僅是為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國強民富,政治修明。原來脫離中原政權的割據政權,紛紛豎起大周的旗幟,願意歸附後周。為了重新統一中國,柴榮南征南方的南唐,南唐是南方大國,有相當的勢力,但是周世宗前後三次南征次,每次都有斬獲,打的南唐慌忙遣使割地求和,願為後周藩屬。

此外,北方的契丹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不斷侵擾邊境,為統一天下解除後顧之憂,周世宗親征契丹,並且大獲全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從契丹人手中奪取了瓦橋〔今河北雄縣)、益津(今河北霸縣〕、淤口〔今河北霸縣東信安鎮)三關,及甯(今河北青縣)、莫(今河北任丘北)、滾(今河北河間)三州等地,眼看幽州在外,可他終於因為勞累過度病倒了,大軍只得南撤軍,回到開封不久,一代雄主周世宗駕崩,年僅三十九歲。柴榮去世後,由他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周恭帝)接位,禁軍首領趙匡胤趁柴氏孤兒寡母,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於是周恭帝禪位給了趙匡胤,後周遂亡,五代結束。

也為柴榮樹起自己的威望。

經過此戰,柴榮並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而是總結戰果,同時在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能及時彌補,為此對軍隊進行了改革,真正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和能打勝仗的軍隊,為後周南征北戰打下了堅實的軍事基礎,甚至也為後來宋朝統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軍事基礎。

周世宗不僅是為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國強民富,政治修明。原來脫離中原政權的割據政權,紛紛豎起大周的旗幟,願意歸附後周。為了重新統一中國,柴榮南征南方的南唐,南唐是南方大國,有相當的勢力,但是周世宗前後三次南征次,每次都有斬獲,打的南唐慌忙遣使割地求和,願為後周藩屬。

此外,北方的契丹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不斷侵擾邊境,為統一天下解除後顧之憂,周世宗親征契丹,並且大獲全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從契丹人手中奪取了瓦橋〔今河北雄縣)、益津(今河北霸縣〕、淤口〔今河北霸縣東信安鎮)三關,及甯(今河北青縣)、莫(今河北任丘北)、滾(今河北河間)三州等地,眼看幽州在外,可他終於因為勞累過度病倒了,大軍只得南撤軍,回到開封不久,一代雄主周世宗駕崩,年僅三十九歲。柴榮去世後,由他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周恭帝)接位,禁軍首領趙匡胤趁柴氏孤兒寡母,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於是周恭帝禪位給了趙匡胤,後周遂亡,五代結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