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邵伯湖梅鱭大豐收,一網捕10萬斤!吃貨們準備好了嗎?

高郵湖水產豐富, 梅鱭和銀魚是湖區特產, 特別是梅鱭, 歷來就以產量高聞名。 8月10日後, 高寶邵伯湖進入全面捕撈期。 近日, 高郵湖梅鱭和銀魚進入捕撈期, 專業捕撈漁民以家庭為單位, 8個家庭為一組組成“船幫”結網捕撈, 一網一般在4-6萬斤, 而最多的一網捕了近10萬斤。

每年1月1日0時至5月31日24時, 是高寶邵伯湖的封湖禁漁期。 另外, 6月1日0時至8月9日24時為梅鱭禁漁期, 禁止兜網和灘網捕撈;6月11日0時至8月9日24時為銀魚禁漁期, 禁止扳網捕撈。 兜網和灘網是捕撈梅鱭的專門工具, 扳網是捕撈銀魚的專門工具, 因此, 6月1日開捕後, 只要限制這幾種漁具, 就能起到禁捕梅鱭和銀魚的作用。

8月10日後, 高寶邵伯湖進入全面捕撈期, 但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在湖區從事捕撈, 捕撈必須有許可證, 而且必須使用規定用漁具漁法, 打個比方, 捕撈證上是刺網的, 就只能用刺網捕撈, 而不能用其他漁具。

梅鱭, 又稱湖鱭, 俗稱毛刀魚。 近年來在高郵湖的資源普查顯示, 這裡的梅鱭其實分為兩個品種, 一種是短頜鱭, 一種是長頜鱭, 長頜鱭與長江刀魚為同一個品種, 而區別在於它們的生長環境——湖鱭常年生活在湖區, 不會往返長江大海。 梅鱭是高郵湖的優勢品種之一, 昨日的捕撈, 一網產量大多在4-6萬斤, 最多的一網有近10萬斤。

梅鱭捕撈的主要網具是灘網, 每一戶灘網的長度有100多米, 漁民為了更多捕撈梅鱭, 常常6-9戶為一幫, 把網連接起來, 共同捕撈, 收入共用。

漁民王師傅介紹, 他們從淩晨3點就下湖開始捕撈, 到上午10點左右開始收網, 一網產量大概有5-6萬斤, 今年梅鱭的產量要比去年高很多, 因為今年高郵湖的水小, 相對好捕一些;去年水大, 一網最多也就2萬多斤, 一般只有六七千斤。 不過, 梅鱭高產期一般只有幾天時間, 隨後捕撈量會逐漸下降。

銀魚也是高郵湖的特產之一,因渾身雪白通透而得名。銀魚是冷水魚,是高郵湖為數不多在冬季或早春產卵的魚類。漁民陳師傅說,今年的銀魚產量很低,6月1日到6月10日,統共捕了100來斤,“今天捕了3個多小時,只弄了5斤,這個產量比去年要低很多。”

陳師傅分析,這與湖區水小可能有關係,水小水草就比較多,而銀魚喜歡寬敞的水域。因為數量少,剛剛捕上船的銀魚,就被魚販子開著快艇前來收購了。銀魚捕撈期非常短,前後只剩下了40天左右,一般到9月20日後,因為氣溫降低,很難再捕獲到銀魚。

銀魚也是高郵湖的特產之一,因渾身雪白通透而得名。銀魚是冷水魚,是高郵湖為數不多在冬季或早春產卵的魚類。漁民陳師傅說,今年的銀魚產量很低,6月1日到6月10日,統共捕了100來斤,“今天捕了3個多小時,只弄了5斤,這個產量比去年要低很多。”

陳師傅分析,這與湖區水小可能有關係,水小水草就比較多,而銀魚喜歡寬敞的水域。因為數量少,剛剛捕上船的銀魚,就被魚販子開著快艇前來收購了。銀魚捕撈期非常短,前後只剩下了40天左右,一般到9月20日後,因為氣溫降低,很難再捕獲到銀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