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太宗李世民與宰相魏征,一對忠臣賢君的佳話,尾聲卻令人唏噓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朝代之一, 與漢朝共同形成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盛世的“漢唐氣象”, 十分令人神往的朝代。 而唐朝開創者之一就是與“秦皇漢武”並列的“唐宗”李世民, 是唐朝第二個皇帝, 也是大唐盛世的開創者, 在中國歷史上稱得上“千古一帝”的讚譽。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古代正能量皇帝的代表, 總伴隨著不少佳話, 其中最出名還是他與宰相魏征之間的故事, 史書上都有不少記載。 魏征忠心、性格耿直、直諫, 經常指出唐太宗作為皇帝的不足之處, 處處監督著皇帝的一言一行。 而我們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卻大度接受了魏征的意見, 並且時時刻刻自省自己缺點並加以改正。 君臣之間一直這樣默契的配合者, 特別是太宗的演技爆棚, 受到世人稱讚。

魏征去世了, 唐太宗十分傷心, 並且“廢朝五日”, 親自撰寫碑文, 以表哀悼之意。 並以此感慨, 說出了流傳千古的格言:

“夫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 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 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鏡, 以防己過。 今魏征殂逝, 隨亡一鏡矣!”

這段深情告白, 可看出君臣之間的那種另類的含情脈脈, 基情滿滿感情, 唐太宗已經把魏征當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不愧是能當皇帝的男人, 簡直是影帝中的影帝, 然而這段深情地君臣感情也隨之魏征離世而慢慢消散了。

而太宗和魏征的故事並沒有完結, 尾聲時候, 劇情卻出現180度的大轉彎, 在魏征屍骨未寒時, 唐太宗突然做出很讓人意外舉動, 解除了魏征大兒子魏叔玉與衡山公主的婚約, 但還不解恨, 一怒之下砸了自己親手寫的魏征的墓碑。 前後判若兩人, 根本不像是一代賢君的所作所為, 反而和一些不講信義的市井混混差不多, 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

對於唐太宗這一番世人驚歎的“雷人”之舉, 具體也有好多人根據發現的史料進行解讀, 唐太宗反常舉動的原因。 “大正”則從人性的角度試著解釋一下判若兩人的唐太宗。

(一)毛主席說過“哪裡有壓迫, 哪裡就有反抗。 ”

唐太宗雖然作為大唐帝國至高無上的皇帝, 但魏征出現給了他當“千古一帝”演員的機會, 他也有做“千古一帝”的需求, 好好去演了, 去做了。 隨著魏征的死去, 唐太宗也當演員當了這麼多年, 處處端著, 自省著,

當聖人太累了, 哪有做昏君爽。 想一想自己被魏征不堪回首的多年“虐待”, 逐漸起了逆反心理, 皇帝是人不是神, 也需要發洩與反抗, 死去的魏征就成了靶子。

(二)感情欺騙。

魏征在世時, 唐太宗與魏征可謂“一對千古基情CP”, 情深義重。 當魏征死去後, 唐太宗逐步發現, 魏征有好多事在騙自己, 欺騙自己的信任和感情。 對於“基友”的背叛, 是難以容忍的, 哪怕就是你死了我也不會放過你, 愛是痛的, 會讓人發狂, 愛之愈深, 傷之愈狠, 做出瘋狂舉動看似難以理解, 其實在情理之中。

以上皆為大正自己的猜測, 不喜那你就狂噴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