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飛將軍李廣終身難封候,真的是因為命運捉弄嗎?(下)

司馬遷認為李廣“不遇時”, 實際情況如何呢?元光五年, 李廣帶領萬騎出雁門關抗擊匈奴。 然而, 李廣戰前既不派騎兵預先偵查, 戰鬥時又沒有佈置左右側翼的防護, 只顧仗著勇猛一路猛打猛衝, 結果被匈奴包圍, 最後上萬漢家兒郎全軍覆沒。 就連李廣本人也在戰鬥中被匈奴人俘虜, 最後仗著運氣才逃了回來。

漢承秦制, 軍隊中實行軍功爵制, 分為二十級, 軍階的升遷不是靠吹政績, 也不是靠拍馬屁, 而是實打實地斬殺敵人的首級。 而且這種軍功爵制規定非常詳細, 交一個人頭什麼規定, 兩個人頭什麼規定,

升爵的標準不但要看斬首的數量, 還要看被斬人的身份, 其身份高低與獎賞有關。 “無功不當封”是鐵的紀律, 就是皇親國戚沒有軍功也不能封侯。 但這個殺敵也有個界線, 就是每次戰鬥, 減員不能超過十分之三。 否則殺敵再多, 也不能封侯。

此外,

漢時軍隊還有條規定, 叫“傷亡過多罪”, 傷亡過半的話, 軍官要被處以斬首。 不過有一個補充規定, 如果自己損失不少, 但殺敵同樣多的話, 可以用錢贖回性命。 漢武帝時, 平陵侯蘇建(就是在匈奴牧羊蘇武的父親)與匈奴戰鬥失利, 全軍覆沒, 獨身逃了回來, “當斬, 贖, 國除。 ” 李廣也經過一次隊伍損失過半, 當斬, 用錢贖回自己的命, 最後依然被貶為庶人的經歷。

元狩二年, 霍去病在祁連山擊敗匈奴, 漢武帝下詔說;“斬首虜三萬二百級, …師大率減什三, 益封去病五千戶。 ”也就是說霍去病殺敵二萬多, 軍隊損失也沒有超過十分之三, 按照規定, 可以封五千戶規模的侯。

漢武帝元狩四年, 李廣已經年屆六旬, “人生七十古來稀”, 封侯的前景已經是一片灰暗。

但上天似乎要給李廣最後一次機會, 他等來了漢代反擊匈奴的最後決戰——漠北之戰, 這是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重大戰役。

春天, 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 力求徹底殲滅匈奴主力,

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

漢武帝本來並不打算讓李廣帶軍出戰, 最後實在拗不過李廣的強烈請求, 違心地同意他出任前將軍。 然而, 受命帶領偏師的李廣因為立功心切, 居然不聽調遣, 連嚮導也不帶就匆忙出征, 結果迷失道路, 未能及時未能和衛青匯合, 以至於錯失了活捉單于的機會。

在另一個進攻方向上, 霍去病以一萬的損失, 斬獲匈奴七萬人。 最後,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 成為後代無數將領嚮往的榮耀。

漠北大戰後, 匈奴遠遁, 漠南無王庭。 可以設想, 如果李廣沒有迷路, 憑藉如此軍功, 難道還怕不會被封侯嗎?

綜合來看, 《李將軍列傳》中, 李廣先後五次領軍出塞作戰, 麼被俘虜, 要麼迷失道路, 要麼損兵折將乃至全軍覆沒。

以上兩條封侯標準, 李廣一條也沒能達到。

所以, 殘酷的現實充分證明了李廣的能力並不足以配得上封侯的榮耀。

性格決定命運, 李廣最後的命運結局和他性格中的弱點無法分開。 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戰爭中, 李廣解救了漢景帝的同胞弟弟梁王劉武, 後者為了感謝,授予他將軍印信。李廣卻滿不在乎的予以收下,然而這個看似小小的舉動在皇權社會卻是大忌。

漢景帝早就把諸侯王視作心頭大患,朝臣將領與諸侯王的交往更是政治上的雷區。梁王自視竇太后的寵愛和平定叛亂中的功勞,對皇位也有覬覦之心。你李廣腦子灌水了?吃誰的飯,給誰幹活不知道?

“私黨地方諸侯”從此被寫進了李廣的檔案,成為他終身的污點。平定七國之亂本來是李廣人生中第一次重要機遇,按照他的戰功,獲得提拔本來毋庸置疑。然而,李廣卻在不自覺中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站錯隊,跟錯人,景帝的猜忌使李廣在一大批封侯封將彈冠相慶隊伍中成為例外。叛亂平定以後,更是把他遠遠地打發去了偏僻的上谷地區擔任太守。

《李將軍列傳》中還記載了李廣賦閑在家時的一次經歷,有一天,李廣出城應酬,因為晚歸,喝醉酒的霸陵尉不讓他進城。李廣便問他,“你可知道,我以前是將軍?”霸陵尉回答,“別說以前是將軍,就是現在是將軍你也不能過。”沒想到,李廣因此懷恨在心,後來找到機會居然把霸陵尉殺了。

這種睚眥必報的行為證明李廣的格局其實並不大,與他同時代的宰相韓安國,因為犯法坐牢的時候,曾經被一個叫田甲的獄卒羞辱。韓安國忍不住對田甲說,“你就不怕我東山再起,死灰復燃?”田甲沒想到犯人還挺硬氣,樂得哈哈大笑,“你敢複燃,我就撒泡尿澆滅你。”

後來,韓安國真的死灰復燃,不僅被皇帝赦免罪責,而且被任命為梁國內史。田甲聽說之後,嚇得去給韓安國認罪,韓安國卻不計前嫌,幽默地說,“你現在可以撒尿了!”

李廣終身未能被封侯,韓安國最後做到御史大夫,進入漢武帝的核心圈子。可見兩人在做人方式上有著很大的差距,最後不同的人生結局早已註定。

李廣因為迷路,事實上觸犯了軍紀,但是身為主帥的衛青並沒有過多的追究他的責任,只是派人向他詢問迷路的原因,打算向漢武帝寫報告說明緣由。沒想到,李廣卻“終不能複對刀筆之吏”,居然做出讓人意外的過激行為,含恨自刎而死。

司馬遷記載李廣死後,“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涕泣”,李廣的自殺確實是一個悲劇。古往今來的無數戰例告訴我們,作為統帥,最可貴的素質應該是“冷靜與堅定”,思考應當深刻、判斷應當縝密。然而,李廣一生的經歷,無疑說明他並不具備這樣的素質。

李廣的結局一個悲劇,但悲劇的結局來自於他悲劇的性格缺點。我們現代人在官場、職場上卻應當吸取李廣的教訓,避免這種不知屈伸的性格與缺乏變通的智慧。否則,李廣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鼓樓微訊

有態度 | 有溫度 | 有特點

後者為了感謝,授予他將軍印信。李廣卻滿不在乎的予以收下,然而這個看似小小的舉動在皇權社會卻是大忌。

漢景帝早就把諸侯王視作心頭大患,朝臣將領與諸侯王的交往更是政治上的雷區。梁王自視竇太后的寵愛和平定叛亂中的功勞,對皇位也有覬覦之心。你李廣腦子灌水了?吃誰的飯,給誰幹活不知道?

“私黨地方諸侯”從此被寫進了李廣的檔案,成為他終身的污點。平定七國之亂本來是李廣人生中第一次重要機遇,按照他的戰功,獲得提拔本來毋庸置疑。然而,李廣卻在不自覺中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站錯隊,跟錯人,景帝的猜忌使李廣在一大批封侯封將彈冠相慶隊伍中成為例外。叛亂平定以後,更是把他遠遠地打發去了偏僻的上谷地區擔任太守。

《李將軍列傳》中還記載了李廣賦閑在家時的一次經歷,有一天,李廣出城應酬,因為晚歸,喝醉酒的霸陵尉不讓他進城。李廣便問他,“你可知道,我以前是將軍?”霸陵尉回答,“別說以前是將軍,就是現在是將軍你也不能過。”沒想到,李廣因此懷恨在心,後來找到機會居然把霸陵尉殺了。

這種睚眥必報的行為證明李廣的格局其實並不大,與他同時代的宰相韓安國,因為犯法坐牢的時候,曾經被一個叫田甲的獄卒羞辱。韓安國忍不住對田甲說,“你就不怕我東山再起,死灰復燃?”田甲沒想到犯人還挺硬氣,樂得哈哈大笑,“你敢複燃,我就撒泡尿澆滅你。”

後來,韓安國真的死灰復燃,不僅被皇帝赦免罪責,而且被任命為梁國內史。田甲聽說之後,嚇得去給韓安國認罪,韓安國卻不計前嫌,幽默地說,“你現在可以撒尿了!”

李廣終身未能被封侯,韓安國最後做到御史大夫,進入漢武帝的核心圈子。可見兩人在做人方式上有著很大的差距,最後不同的人生結局早已註定。

李廣因為迷路,事實上觸犯了軍紀,但是身為主帥的衛青並沒有過多的追究他的責任,只是派人向他詢問迷路的原因,打算向漢武帝寫報告說明緣由。沒想到,李廣卻“終不能複對刀筆之吏”,居然做出讓人意外的過激行為,含恨自刎而死。

司馬遷記載李廣死後,“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涕泣”,李廣的自殺確實是一個悲劇。古往今來的無數戰例告訴我們,作為統帥,最可貴的素質應該是“冷靜與堅定”,思考應當深刻、判斷應當縝密。然而,李廣一生的經歷,無疑說明他並不具備這樣的素質。

李廣的結局一個悲劇,但悲劇的結局來自於他悲劇的性格缺點。我們現代人在官場、職場上卻應當吸取李廣的教訓,避免這種不知屈伸的性格與缺乏變通的智慧。否則,李廣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鼓樓微訊

有態度 | 有溫度 | 有特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