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只能二選一:你選擇成為“衣冠禽獸”還是“禽獸不如”?

我們經常聽到罵人的話:你這個衣冠禽獸!大概意思就是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 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 行為卻如同禽獸。 而比這個詞更厲害的是禽獸不如, 形容人格低下, 品行極壞。 三國時期, 魏國東平相阮籍才華出眾, 思維敏捷, 深受文帝司馬昭的喜愛。 阮籍治郡, 法令清晰簡單, 深受百姓的愛戴。 一次聽說一個人殺了他的母親, 他說殺父還說得過去, 殺母怎麼可以?殺父是禽獸的行為, 殺母是連禽獸都不如。

但今天的重點不是比狠毒, 而是和大家分享一下衣冠禽獸和禽獸不如的意思!重點是衣冠禽獸,

其實在古代的衣冠禽獸是讚美之言, 至於為什麼慢慢越來越變味了?值得我們瞭解一下!

衣冠禽獸一詞目前在詞典等很多工具書中幾乎都被解釋為貶義。 殊不知, 這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 在誕生之初, 卻是個萬眾仰慕、光彩照人的“體面”詞兒。 ­最早“衣冠禽獸”一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 據史料記載, 明朝規定, 文官官服繡禽, 武官官服繪獸。 品級不同, 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 具體的規定是:

文官一品繡仙鶴, 二品鄉繡錦雞, 三品繡孔雀, 四品繡雲雁, 五品繡白鷳, 六品繡鷺鷥, 七品繡鴛鴦, 八品繡黃鸝, 九品繡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 三品繪虎, 四品繪豹, 五品繪熊, 六品、七品繪彪, 八品繪犀牛, 九品繪海馬。

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

五品至七品穿青袍, 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所以, 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讚語, 頗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 宦官專權, 政治腐敗。 "文死諫, 武死戰"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顛覆。 官場腐敗, 文官愛錢, 武將怕死。 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 聲名狼藉, 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 於是, “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 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而其貶義之稱, 最早見於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一書。

而我們今天的標題是:如果只能二選一, 你願意成為“衣冠禽獸”還是“禽獸不如”的人?所以放在古代, 我相信很多人會選擇成為一位衣冠禽獸對吧?哈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