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司徒雷登生在中國,死在美國,四十六年後最終歸葬中國

司徒雷登這個名字大家是很熟悉的, 他曾擔任解放前最後一任美國駐華大使, 只有三年時間。 但他後來寫回憶錄時說, 他這輩子做得最錯的事情便是擔任這個駐華大使。 的確, 正是這個職務讓他離開了中國。

1876年6月, 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 到他1949年離開中國時, 生活的時間加起來是50年, 他自稱“是一個中國人更甚於是一個美國人”。

司徒雷登

實際上早在1874年, 司徒雷登的父親約翰.林頓, 就帶著他的新婚妻子遠涉重洋來到了杭州。 傳教長達半個世紀後, 直到去世後兩人都葬在杭州。 所以, 司徒雷登對中國是有一定感情的。

1887年, 司徒雷登回到美國接受教育, 1904年再次回到杭州。 他參與了之江大學的的創辦, 更在1919年擔任燕京大學首任校長, 工作時間長達27年。 接著在1946年—1949年擔任美國駐華大使。

1949年6月, 毛澤東主席委託時任燕京大學校長的陸志韋帶話給司徒雷登,

表示他可以個人身份到北平參加燕京大學校慶。 但是司徒雷登就北平之行向美國國務院請示時卻遭到拒絕, 並要求他立即返美。

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學

但司徒雷登在南京解放後呆了一百多天也沒有離開, 而蘇聯則是把大使館跟著國民黨遷到了廣州。

在回美國路的選擇上, 國民黨政府希望他先到廣州再回美國, 但司徒雷登沒有這樣做, 而是在8月時從南京直飛沖繩, 並在那裡發表聲明, 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府。

司徒雷登回國時積累的財產不多, 所有的家當一個大皮箱子就夠了, 他在美國沒有房產也沒有保險, 回到美國4個月後便患上了腦血栓, 後來更是得了失語症。 他的兒子當時在密西西比州一個小城裡當牧師, 收入很少, 也根本無法養活他。 後來還是一個慈善基金會為他提供了每月600多美元的退休金, 生活才勉強維持下去。 1953年, 司徒雷登以前的秘書傅涇波在朋友幫助下買了一棟住宅, 便將司徒雷登接來一起居住, 和兒子傅履仁一起照顧了他十多年。

最終司徒雷登於1962年9月19日在華盛頓一家教會醫院病故。 生前他希望把自己的骨灰送到中國安葬, 但當時中美尚未建交, 這一願望時隔46年之後才得以實現。

司徒雷登墓碑

2008年11月17日, 司徒雷登的骨灰被安放在杭州半山的安賢園文星園, 墓碑上只簡單寫著幾行字:司徒雷登,

1876—1962, 燕京大學首任校長。

闊別生活了45年的中國, 司徒雷登總算回到了自己心中的家鄉, 和父母團聚在一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