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朝這個太監有很大軍功,發跡於矯詔,死於謀反

我們一直對於宦官沒有什麼好感, 或許是因為他的獨特的生理特徵, 還有陰暗的心理, 加上在歷史上確實做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 比如專權啊, 貪污啊, 以及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所以宦官或者說太監說出來都是罵人或者不好的話。

不過世事也沒有那麼絕對, 還是由比較多好的太監, 比如鄭和、王承恩、高力士等, 不過這些都是鳳毛麟角了, 我們聽到的大多數都是壞的, 比如趙高、童貫、魏忠賢之流。

而今天我們說的這個宋朝太監, 你不能說他好, 也不能說他壞, 他有軍功, 于宋朝江山社稷有功, 但是他又參與了兩次宮廷政變, 從而改變了宋朝的歷史。

1、身為太監屢立軍功

王繼恩受趙匡胤信任, 跟隨太祖參加了全國的統一戰爭, 而在太宗即位以後, 因為有擁立之功, 因此備受宋太宗趙光義信任, 太平興國三年王繼恩回宮任宮苑使, 不久, 領河北刺史,

掌管軍械庫存, 很有權力。

而其最大的功勞就是剿滅蜀地的農民起義, 淳化四年(西元993年), 由於治蜀政策偏差, 導致四川爆發了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王小波、李順起義, 並於淳化五年時攻佔了西南重鎮成都, 李順自稱蜀王, 建立了“大蜀”政權。 王繼恩奉命為劍南兩川招安使, 作為總統帥, 率軍討伐。

王繼恩也很能幹, 採用太祖入後蜀的策略, 很快就攻克了成都周圍的市鎮, 成都成了孤城, 孤立無援, 糧食和兵器也不足, 最後王繼恩攻克了成都, 殺了三萬起義軍。

王繼恩因為這次的功勞被授予宣政使, 領順州防禦史。 達到了王繼恩人生的巔峰。

2、兩次參與宮廷政變, 死於第二次

我們對於燭影斧聲並不陌生, 而且很多歷史學家也傾向於這個說法,

不管趙光義有沒有加害趙匡胤, 但是篡位的可能性比較大。 這其中就有王繼恩的功勞。

根據司馬光《涑水紀聞》記載, 當時太祖皇帝趙匡胤駕崩, 開寶皇后讓王繼恩出宮去找趙德芳進宮即位, 結果王繼恩出宮以後直接去了晉王府, 也就是趙光義家裡, 讓趙光義趕快進宮, 趙光義猶豫良久, 王繼恩催促, 如果你不快些, 會有其他人捷足先登, 趙光義就跟隨王繼恩入宮, 開寶皇后見是趙光義很吃驚, 但是也沒有辦法, 只能承認趙光義成為新皇帝。

而王繼恩也是因為此得到趙光義的寵愛而平步青雲的。

或許是吃了這次的甜頭, 在趙光義病重的時候, 王繼恩想故技重施, 王繼恩知道李皇后不喜歡太子趙元侃, 因此王繼恩乘太宗病重期間, 暗中串聯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 並與李皇后一起謀立元佐。

結果這次事與願違, 王繼恩碰上了呂端, 在呂端的力爭下, 趙元侃順利即位, 也就是宋真宗, 陰謀失敗, 王繼恩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王繼恩被黜為右監門衛將軍、均州安置, 死於貶地。

史書對於王繼恩的死並沒有太多的描述, 不過死於非命的可能性很大。

王繼恩就是有點得意過頭, 好運不可能只眷顧一個人的, 尤其是在做壞事的時候, 而王繼恩這個太監的參與, 宋朝歷史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開寶皇在太祖死後的異樣”成為大宋宮闈的迷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