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死刑的秘密:為何只用絞首?為何人人怕當劊子手?

提起日本的死刑, 你會不會首先想起這樣的場面?是的, 日本古代死刑, 斬首是最常見的執行方式, 不過, 斬首刑卻早在明治維新時期的1870年就廢止了,

取而代之的是絞首刑。 從那時起到今天, 絞首刑成為日本唯一的死刑執行方式。

最開始的絞首刑, 是先搭一個絞刑柱, 將犯人脖子套上絞索, 另一端懸垂有20貫(75Kg)的重物, 依靠猛然下垂的重力絞死犯人。 圖為明治時期的絞刑柱結構圖。

但是, 這種方法絞死犯人不夠乾脆俐落, 而且甚至出現“絞不死”的笑話。 當時, 日本發生過著名的石鐵縣(今愛媛縣)死刑犯複生事件:三個被“絞死”的犯人居然活了過來。 這一下, 逼得日本政府開始變革新式的刑具。 圖為日本當時的絞刑柱遺物。

1873年, 日本政府宣佈採用源自西方的“絞罪器械”處死犯人, 如圖所示, 將犯人押到高臺套上絞索, 腳下的踏板猛然鬆開, 犯人懸空吊死。 這種“長距離墜落”的絞刑在很多國家都有施行, 是一種能迅速致死的高效刑具。 後來, 日本把刑場由室外轉移到室內, 但大體構造沒變。

二戰日本投降後, 我們熟悉的東條英機等日本甲級戰犯, 就是採用室內絞死的方式。

不久前, 日本公開了拘置所內死刑執行的刑場。 圖為犯人寫遺囑、最後休息(吃飯、喝茶)的教誨室。

這是犯人被告知即將處刑的前室,裡面供有佛像。

犯人被蒙上眼睛,押往最後的處刑執行室,套上絞索。

執行室的中央有個1米見方的活動踏板,犯人站立其中,執行人員按下按鈕,活板鬆開,犯人下墜到半空吊死。風哥上次看到國內有個綜藝節目,對挑戰失敗者也是主持人按鈕一按活板下墜,真是嚇了一跳。

一般犯人都會在幾秒鐘內昏迷、死亡,日本人認為這是最仁慈、最迅速致死的執行方式,不過也會出現差錯,有的犯人會掙扎很久,甚至身首分離。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個細節。左邊這間是執行室,與踏板一牆之隔,大家注意到了嗎:牆上一共三個按鈕,執行時由三個人同時按下,但其實只有一個有效——到底哪一個起作用,誰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如此多此一舉?

說起來,日本的死刑執行,大概是全世界有死刑國家中最謹慎、最拖延的國家,法律規定,死刑判決後,犯人有漫長的上訴期,一般起碼可以再活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這是日本近年來的死刑執行表,不難看到,有的年份,甚至沒有一例執行。

一個重要的原因:日本人對執行死刑很忌諱,認為其“不潔、污穢”。日本古代,如江戶時期的死刑,都是由專門的某個家族或者身份低賤的“賤民”來充當劊子手,這種對“死刑執行人”的忌諱一直延續了幾百年。擁有生殺大權的法務大臣不願“當劊子手”簽字、執行人員同樣不願自己成為按下“死刑按鈕”的那一個,於是,誕生了日本刑場很奇葩的三個按鈕,目的就是減輕執行者的心理負擔,可以寬慰自己:不是我按的那個按鈕所殺。

一方面暴走時殘酷無情殺人如麻,一方面平靜時極度講究“人道和仁慈”,日本真是世界上最矛盾的民族。

這是犯人被告知即將處刑的前室,裡面供有佛像。

犯人被蒙上眼睛,押往最後的處刑執行室,套上絞索。

執行室的中央有個1米見方的活動踏板,犯人站立其中,執行人員按下按鈕,活板鬆開,犯人下墜到半空吊死。風哥上次看到國內有個綜藝節目,對挑戰失敗者也是主持人按鈕一按活板下墜,真是嚇了一跳。

一般犯人都會在幾秒鐘內昏迷、死亡,日本人認為這是最仁慈、最迅速致死的執行方式,不過也會出現差錯,有的犯人會掙扎很久,甚至身首分離。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個細節。左邊這間是執行室,與踏板一牆之隔,大家注意到了嗎:牆上一共三個按鈕,執行時由三個人同時按下,但其實只有一個有效——到底哪一個起作用,誰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如此多此一舉?

說起來,日本的死刑執行,大概是全世界有死刑國家中最謹慎、最拖延的國家,法律規定,死刑判決後,犯人有漫長的上訴期,一般起碼可以再活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這是日本近年來的死刑執行表,不難看到,有的年份,甚至沒有一例執行。

一個重要的原因:日本人對執行死刑很忌諱,認為其“不潔、污穢”。日本古代,如江戶時期的死刑,都是由專門的某個家族或者身份低賤的“賤民”來充當劊子手,這種對“死刑執行人”的忌諱一直延續了幾百年。擁有生殺大權的法務大臣不願“當劊子手”簽字、執行人員同樣不願自己成為按下“死刑按鈕”的那一個,於是,誕生了日本刑場很奇葩的三個按鈕,目的就是減輕執行者的心理負擔,可以寬慰自己:不是我按的那個按鈕所殺。

一方面暴走時殘酷無情殺人如麻,一方面平靜時極度講究“人道和仁慈”,日本真是世界上最矛盾的民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