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咸安老夫妻讓人羡慕 攜手走過65年仍恩愛如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 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這首歌中所描述的情景,

一定被不少憧憬美好愛情的男女幻想過。 如今,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 愛情也變得“速食化”起來。 而一段亙久不變的感情, 就顯得尤為可貴。

在咸安北正街社區, 有這樣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 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倆的記性已大不如從前, 可當你問起他們初次見面時的情景時, 兩位老人卻能一樣樣給你描述得歷歷在目。

一眼定情

近日, 記者在社區工作人員何紅梅的帶領下, 敲響了北正街社區北門社區C棟1單元401室的房門。

屋裡很快走出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太。 她叫羅碧華, 今年已經84歲了, 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卻特別的好, 講起話來底氣十足。 在她身側, 85歲的老爺子劉榮龍則略安靜些, 正笑眯眯地聽老太太嘮叨著什麼。

這兩位老人,

是咸安北正街社區出了名的模範夫妻。 “經常能見著他倆互相攙扶著, 逛街、過馬路。 ”何紅梅說。 面對這樣的評價, 老爺子略有些不好意思, 老太太倒笑得很是大方。

“我們是經介紹人介紹認識的, 見面以後, 20天就辦手續結婚了。 ”得知記者想聽他們的愛情故事, 老太太很爽快地打開了話匣子……

那是1952年的7月, 18歲的羅碧華出落得亭亭玉立。 小姑娘不僅幹起農活是把好手, 還能歌善舞, 是村文藝隊裡的骨幹成員。

有一天, 時常與羅碧華聚在一處扭秧歌的好姐妹說要給她介紹物件。 對方是一名年輕戰士, 剛參加完“抗美援朝”回到家鄉, 與這位好姐妹是親戚——他就是劉榮龍。

在這位介紹人的熱心撮合下, 兩人很快見了面。 當時, 可沒有小餐廳之類的浪漫場所供情侶們約會、見面。

在介紹人及女方母親的見證下, 男女雙方約在村子附近的水庫大壩上進行了首次約會。

這次約會, 羅碧華和劉榮龍沒有說上一句話。 用老太太的話說, 就是:你看我, 我看你, 看兩眼就回去了。

距那次“相親”已經過去65年了, 當記者問兩位元老人: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時, 對方的樣子?老太太用純正的重慶話答道:“他年輕的時候, 是漂亮。 生的白, 小夥兒嘛還是看得起!”

老爺子在一旁笑得一臉甜蜜, 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 才不太好意思的表示:“介紹人問我怎麼樣, 我說嘛, 還可以, 滿意了嘛。 ”

互許終身

雖然沒說上一句話, 可既然兩人相互看對了眼, 這婚事就這麼“草率”地定下來。 先是四處張羅著打結婚證明,

20天后, 18歲的羅碧華便嫁入劉家。

直到這一刻, 她這才知道, 劉榮龍的家庭條件這樣差:一間泥木土屋, 用席子隔成前後兩間, 其中半間住著公公、婆婆, 另半間就是這對小夫妻的婚房了。 而劉榮龍, 他剛出生就失去了親生母親, 父親也去世較早。 眼前的父母, 其實是他的伯父母。

“被你騙咯!”老太太嘴上抱怨著, 一邊又說:“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 女娃嘛, 要臉面, 只有認了。 ”

半年後, 劉榮龍帶著妻子與伯父、母“分家”。 面對分家所得的20餘斤穀子, 羅碧華信心滿滿的鼓勵丈夫:“我們自己有雙手嘛!”

他們一起將水庫附近的荒地開墾出來, 種進玉米、稻穀等作物。 雖然生活條件艱苦, 夫妻倆卻從未因為柴米油鹽而發生爭執。 就像老太太說的,

都成了一對夫妻, 還有什麼好爭吵的?

如今老人在咸安與兒子、兒媳們生活在一起, 現在他們還保留著幾十年前的習慣:做任何一件事, 都是兩人相伴著一起去完成的。

老太太做飯, 老爺子就幫著洗碗;老太太去菜市場買菜, 老爺子就跟在一旁幫著拎袋子;還有打掃衛生、出門散步……只有見著這對老夫妻, 你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老伴兒”。

雖然嫌棄自家老伴“沒有龍門陣吹”, 每次過馬路, 急性子的老太太都會放慢腳步, 並牽起老爺子的手。 她說:“從年輕時候起, 他耳朵就有點‘背氣’, 你不拉著他, 怕被車子撞到咯。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