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壯哉粟裕:六次負傷、三辭元帥、戎馬一生

8月10日是開國大將粟裕誕辰110周年紀念日, 永遠深切懷念一代戰神粟裕大將。

一生六次負傷

南昌起義重傷仍堅持趕上部隊

1927年4月,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中國大革命走向低潮。 粟裕作為湖南省常德第二中學學生、共青團員, 受反動員警當局的搜捕, 輾轉到達武漢, 參加國民革命軍。 隨後, 他義無反顧地參加南昌起義, 追隨朱德、陳毅到達井岡山。

南昌起義後, 剩餘軍余部向西北轉移的行動,

但很快被敵人發覺。 突然, 一顆子彈從粟裕右耳上側頭部顳骨穿了過去。 粟裕只覺得頭部猛然受到一擊, 隨即倒在地上, 動彈不得。 粟裕用力順著山坡往下滾, 一直滾到了路邊一片水田裡。 正好有幾個南昌起義軍戰友沿著山邊走來, 發現了粟裕。 他們連忙把粟裕扶起來, 給他包紮好傷口, 攙著他趕上了部隊。

粟裕一生六次負傷, 這是他第一次負傷。 粟裕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後, 立刻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心情無比喜悅。 這是他參加南昌起義後, 艱苦轉戰近九個月的結果

多次對日作戰

打出了新四軍威風

抗日戰爭時期, 他親自指揮了幾次重要的戰鬥, 打出了新四軍的威風。

韋崗伏擊戰一打, 老百姓知道新四軍敢打能打日本人, 便逐漸把新四軍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心理依靠。

官陡門奇襲戰共殲滅偽軍200餘人, 活捉57人, 僅偽軍司令一人因在蕪湖未歸而僥倖漏網。 第三團只有一名衛生員和司號員負傷, 其他人員基本沒有損失。

謝家渡戰鬥發生在1942年,

戰鬥結束後, 新四軍總共擊斃保田以下日軍92人, 俘虜3人, 偽軍被斃及俘虜300餘人, 這是當年蘇中一次性殲滅日軍最多的一次戰鬥。

在繳獲的戰利品中, 僅日軍軍官隨身所用的指揮刀就有4把, 另外還有手搖步話機和接收器。

淮海戰役以少勝多

毛澤東五次妙語評點經典戰役

在中國革命戰爭中, 粟裕大將以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導演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戰爭活劇, 取得了一系列經典戰役的勝利, 比如車橋大捷、蘇中七戰七捷、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等都堪稱經典, 從而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對粟裕在戰爭中的表現, 作為軍事統帥的毛澤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淮海戰役, 他指揮軍隊以60萬人對國民黨80萬大軍,

創造以少勝多的奇跡。 毛澤東稱讚道:“一鍋夾生飯, 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的吃下去了。 粟裕就是淮海戰役這鍋夾生飯的大廚師和美食家的代表者”;孟良崮戰役中, 毛澤東說:“這場戰役中國有兩個人沒有想到, 一個是蔣介石, 另一個就是我毛澤東。 ”

建國後三辭元帥軍銜

毛澤東感慨:壯哉粟裕

毛澤東身邊的衛士長李銀橋,是他的貼身“影子”,後來多次回憶說,在中南海頤年堂,中央書記處曾談過粟裕的軍銜。元帥、大將人選按規定只能由中央書記處決定,當時的書記處相當於1956年9月八大後的政治局常委會,書記分別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 周恩來、陳雲。

粟裕視名利為身外之物,對授銜大將平靜處之,曾說:“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麼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毛澤東說:“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周恩來說粟裕已請求辭帥。毛澤東感慨地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

粟裕鮮為人知的“功夫”:

比許世友還厲害

粟裕夫妻與子女

曾經在軍中有個流傳的說法,說毛主席從來不帶槍,因為他是統帥;粟裕槍不離身,因為他是戰將。確實,在粟裕的一生中,如果說還有一樣東西是他割捨不下的,那就是槍了。

粟裕從小就很喜歡槍。小時候,粟裕家裡有個長工叫阿陀,心靈手巧,粟裕就經常纏著他做土槍,拿癩蛤蟆來練手。

參加革命後,粟裕分到了真槍,更是愛不釋手,天天拿出來擦,睡覺都得抱在懷裡。老兵們笑話他說,以後別娶媳婦了,跟槍過吧!

即使後來當了領導,師長、軍長,乃至野戰軍副司令,根本沒機會用到槍,粟裕的腰裡也是別著一把手槍,槍不離身。

那麼,粟裕的槍法如何呢?還別說,粟裕還真是我軍中數得著的神槍手!

開國中將王必成曾講過一個故事,說在1962年有一天,粟裕在上海剛大病初愈,當年的部下陶勇、韓先楚、王建安、王必成,還有許世友,一起來看望他,陪他出去打打獵。

到了地方後,正好有一群野兔經過,速度極快,先是韓先楚射了一槍,打死了一隻。野兔受了驚,更加慌亂,粟裕手起槍響,將跑得最快的一隻公兔打死了。而其他人,包括許世友,都沒有打中。

其實早在紅軍時期,粟裕就是有名的神槍手。1934年12月,紅十軍團包圍了王耀武所部的一個團,團長周志道見勢不妙,連忙讓號兵吹號,呼叫援軍。時任紅十軍團參謀長的粟裕一看,要是被他吹響了號,敵人的援軍一來,我軍就將陷入苦戰,因此當機立斷,拔出手槍就射,那個號兵還沒來得及出聲,就被打死了。

周志道連忙又讓第二個號兵吹號,結果粟裕又是一槍,號兵又被擊斃。周志道還想再喊人,但粟裕已經不給他機會了,第三顆子彈呼嘯而出,正中周志道的腦袋。

粟裕的槍法如此神准,首先得益於他的臂力。因為他知道,要想百發百中,首先就得手穩,絕不能一槍打出去,手還在發抖。在年輕的時候,粟裕專門練過臂力、手力,據說,他單手舉槍,能舉20分鐘都紋絲不動。

有一次到部隊視察,部隊領導安排了射擊表演,粟裕看了一會兒,走到一個士兵面前,從兜裡掏出一枚硬幣,放在槍的準星上,讓他繼續射擊。結果,這個士兵一開槍,硬幣就被震落在了地上。

粟裕搖了搖頭,接過了他的槍,又將硬幣放在了準星上,一連射了幾槍,槍槍命中,但準星上的硬幣卻紋絲不動,足見其臂力之強!

據說,粟裕在蘇聯治病期間,有一個蘇聯的按摩師,以手勁兒大著稱,聽說粟裕的手勁兒也不小,就來找他比試。結果比了好幾次,都難分勝負。

粟裕如此愛槍,自然也喜歡收藏槍,包括我軍自己製造的槍、在戰場上繳獲的槍,還有外國代表團送給他的槍,他都細心地保存著,而且對它們的性能都瞭若指掌。

上世紀60年代初,我軍新裝備了一種新型步槍。粟裕專門要來一把,仔細研究,最後說:“這種槍的射速太高,彈藥供應有一定的困難,現在的後勤保障能力可能會跟不上。”因此不建議大規模裝備。

後來,國防部經過實驗,果然發現這種槍有這種弊端,因此下令繼續改進。

粟裕生平

1907年8月10日

粟裕生於湖南會同坪村鄉楓木樹腳村。

1927年

粟裕投筆從戎,入葉挺任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24師教導隊。同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8月參加南昌起義。

1930年

當年12月起,粟裕任紅64師師長、紅4軍參謀長、紅11軍參謀長、紅7軍團參謀長等職,率部參加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

1938年

4月,粟裕任新四軍第2支隊副司令員、先遣支隊司令員。首戰韋崗告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1年

1月皖南事變後,粟裕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

1942年

粟裕9月任中共蘇中區委書記等職。

1945年

12月,粟裕指揮高郵戰役,殲滅拒降的日偽軍,使華中、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為迎擊國民黨軍進攻創造了條件。

1951年

此後,粟裕歷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軍事科學院第一政治委員、中央軍委常委。

1955年

粟裕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1980年

粟裕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82年

粟裕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病逝。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宗禾君

編輯:火藝卉

編審:曲延濤

綜合:共產黨新聞網、中國軍網 等

毛澤東身邊的衛士長李銀橋,是他的貼身“影子”,後來多次回憶說,在中南海頤年堂,中央書記處曾談過粟裕的軍銜。元帥、大將人選按規定只能由中央書記處決定,當時的書記處相當於1956年9月八大後的政治局常委會,書記分別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 周恩來、陳雲。

粟裕視名利為身外之物,對授銜大將平靜處之,曾說:“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麼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毛澤東說:“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周恩來說粟裕已請求辭帥。毛澤東感慨地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

粟裕鮮為人知的“功夫”:

比許世友還厲害

粟裕夫妻與子女

曾經在軍中有個流傳的說法,說毛主席從來不帶槍,因為他是統帥;粟裕槍不離身,因為他是戰將。確實,在粟裕的一生中,如果說還有一樣東西是他割捨不下的,那就是槍了。

粟裕從小就很喜歡槍。小時候,粟裕家裡有個長工叫阿陀,心靈手巧,粟裕就經常纏著他做土槍,拿癩蛤蟆來練手。

參加革命後,粟裕分到了真槍,更是愛不釋手,天天拿出來擦,睡覺都得抱在懷裡。老兵們笑話他說,以後別娶媳婦了,跟槍過吧!

即使後來當了領導,師長、軍長,乃至野戰軍副司令,根本沒機會用到槍,粟裕的腰裡也是別著一把手槍,槍不離身。

那麼,粟裕的槍法如何呢?還別說,粟裕還真是我軍中數得著的神槍手!

開國中將王必成曾講過一個故事,說在1962年有一天,粟裕在上海剛大病初愈,當年的部下陶勇、韓先楚、王建安、王必成,還有許世友,一起來看望他,陪他出去打打獵。

到了地方後,正好有一群野兔經過,速度極快,先是韓先楚射了一槍,打死了一隻。野兔受了驚,更加慌亂,粟裕手起槍響,將跑得最快的一隻公兔打死了。而其他人,包括許世友,都沒有打中。

其實早在紅軍時期,粟裕就是有名的神槍手。1934年12月,紅十軍團包圍了王耀武所部的一個團,團長周志道見勢不妙,連忙讓號兵吹號,呼叫援軍。時任紅十軍團參謀長的粟裕一看,要是被他吹響了號,敵人的援軍一來,我軍就將陷入苦戰,因此當機立斷,拔出手槍就射,那個號兵還沒來得及出聲,就被打死了。

周志道連忙又讓第二個號兵吹號,結果粟裕又是一槍,號兵又被擊斃。周志道還想再喊人,但粟裕已經不給他機會了,第三顆子彈呼嘯而出,正中周志道的腦袋。

粟裕的槍法如此神准,首先得益於他的臂力。因為他知道,要想百發百中,首先就得手穩,絕不能一槍打出去,手還在發抖。在年輕的時候,粟裕專門練過臂力、手力,據說,他單手舉槍,能舉20分鐘都紋絲不動。

有一次到部隊視察,部隊領導安排了射擊表演,粟裕看了一會兒,走到一個士兵面前,從兜裡掏出一枚硬幣,放在槍的準星上,讓他繼續射擊。結果,這個士兵一開槍,硬幣就被震落在了地上。

粟裕搖了搖頭,接過了他的槍,又將硬幣放在了準星上,一連射了幾槍,槍槍命中,但準星上的硬幣卻紋絲不動,足見其臂力之強!

據說,粟裕在蘇聯治病期間,有一個蘇聯的按摩師,以手勁兒大著稱,聽說粟裕的手勁兒也不小,就來找他比試。結果比了好幾次,都難分勝負。

粟裕如此愛槍,自然也喜歡收藏槍,包括我軍自己製造的槍、在戰場上繳獲的槍,還有外國代表團送給他的槍,他都細心地保存著,而且對它們的性能都瞭若指掌。

上世紀60年代初,我軍新裝備了一種新型步槍。粟裕專門要來一把,仔細研究,最後說:“這種槍的射速太高,彈藥供應有一定的困難,現在的後勤保障能力可能會跟不上。”因此不建議大規模裝備。

後來,國防部經過實驗,果然發現這種槍有這種弊端,因此下令繼續改進。

粟裕生平

1907年8月10日

粟裕生於湖南會同坪村鄉楓木樹腳村。

1927年

粟裕投筆從戎,入葉挺任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24師教導隊。同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8月參加南昌起義。

1930年

當年12月起,粟裕任紅64師師長、紅4軍參謀長、紅11軍參謀長、紅7軍團參謀長等職,率部參加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

1938年

4月,粟裕任新四軍第2支隊副司令員、先遣支隊司令員。首戰韋崗告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1年

1月皖南事變後,粟裕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

1942年

粟裕9月任中共蘇中區委書記等職。

1945年

12月,粟裕指揮高郵戰役,殲滅拒降的日偽軍,使華中、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為迎擊國民黨軍進攻創造了條件。

1951年

此後,粟裕歷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軍事科學院第一政治委員、中央軍委常委。

1955年

粟裕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1980年

粟裕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82年

粟裕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病逝。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宗禾君

編輯:火藝卉

編審:曲延濤

綜合:共產黨新聞網、中國軍網 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