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狂妄自大欺壓清政府,後革命席捲德國他被迫退位

威廉二世, 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以及霍亨索倫家族首領, 也是世界大戰, 閃電戰計畫創始人。 1941年威廉在荷蘭多倫病逝, 被葬于多倫莊園。 1889年3月, 30歲的威廉二世繼位。

1898年, 威廉命令海軍上將Tirptz在20年內建造60艘戰艦, 威廉把自己稱為是“第一水手”, 這個稱呼代表著德國準備和英格蘭爭奪海上的地位, 甚至是世界政治上平等的權力, 可以說威廉二世直接引導了德國國內的水手熱情, 小孩子的玩具是艦隊, 在聚會上談論的話題也是艦隊, 可以說威廉二世在德國國內的崇拜讓他變得狂妄和自大, 儘管那個時候按照憲法, 德國有內閣有總理, 但威廉二世相信自己有絕對的權力。

年輕氣盛的新皇帝不能忍受俾斯麥的趾高氣揚, 一場權力之爭就開演了。 普魯士過去有項法令, 規定內閣大臣不得越過宰相直接向國王反映情況。 俾斯麥一直用這項法令禁止大臣與皇帝的接觸。 威廉二世要俾斯麥立即廢除它, 俾斯麥則堅稱這條法令必不可少。 圖窮匕首見。 不久, 一個穿著雍容華貴的陸軍將軍奉皇帝之命, 登門詢問俾斯麥, 那項法令何時取消, 俾斯麥傲慢地答道:“這個閣令不能取消!”第二天早上,

漢克軍長帶著皇帝的命令來了, 要他立刻取消舊的閣令, “不然的話, 皇帝要你立刻辭職, 而且必須於今日下午兩點親自入宮面呈!”

19世紀末, 20世紀初, 德意志帝國在滿清時代的中華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難以抹卻的可恥印跡, 那就是:德國侵華遠征軍的派遣和德國軍人瓦爾德澤(中文譯名瓦德西)擔任八國聯軍統帥。

在欺負中國的過程中, 威廉二世相當重視, 不僅設法將總司令換成了自己最喜愛的瓦德西, 還氣勢洶洶地發令“要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 然而真正在北京燒殺搶掠的,

德國人比例還不算大, 最多的是俄國和日本人, 只不過這皇帝鼓擂得太響, 八國聯軍侵華的臭歷史後來一直被英國往德國頭上扣, 這也是威廉二世最大的外交特點, 喊聲最高氣勢最足, 但是實際拿到的少得可憐, 不像俾斯麥, 老謀深算悶聲發大財。

1914年6月29日,奧地利炮轟貝爾格勒,一戰開始。那個時候,威廉二世還是想要阻止戰爭的避免德國被包圍,可惜的是沙皇俄國先後對奧地利和德國宣戰……德國本來還是可以從中抽身的,因為軍費是國會批的,但七月危機下,德國本土都相信沙皇俄國是要侵略德國(德國才統一沒多少年),人群聚集在皇宮門口,將軍們勸說威廉二世開戰,威廉二世宣戰,一戰的爆發可以說是皇帝威權被軍隊綁架的一個象徵。

1916年8月,陸軍元帥Hindenburg接管了軍隊的最高指揮權,代表著軍隊正式高於了威廉二世,他只剩下名義上的君主權力,更多的權力被軍隊所管轄。1918年9月,西線全面潰敗,軍隊強迫了威廉接受國會提議和其餘國家談判,最悲劇的是威廉二世所器重的艦隊水手居然起義了,爆發了十一月革命的第一槍,十一月革命迅速席捲了德國,德國政府害怕會和俄國的十月革命一樣,要求在比利時的威廉二世退位;威廉二世堅持不退位,於是總理擅自宣佈了皇帝退位,把政權移交給了SPD。

1914年6月29日,奧地利炮轟貝爾格勒,一戰開始。那個時候,威廉二世還是想要阻止戰爭的避免德國被包圍,可惜的是沙皇俄國先後對奧地利和德國宣戰……德國本來還是可以從中抽身的,因為軍費是國會批的,但七月危機下,德國本土都相信沙皇俄國是要侵略德國(德國才統一沒多少年),人群聚集在皇宮門口,將軍們勸說威廉二世開戰,威廉二世宣戰,一戰的爆發可以說是皇帝威權被軍隊綁架的一個象徵。

1916年8月,陸軍元帥Hindenburg接管了軍隊的最高指揮權,代表著軍隊正式高於了威廉二世,他只剩下名義上的君主權力,更多的權力被軍隊所管轄。1918年9月,西線全面潰敗,軍隊強迫了威廉接受國會提議和其餘國家談判,最悲劇的是威廉二世所器重的艦隊水手居然起義了,爆發了十一月革命的第一槍,十一月革命迅速席捲了德國,德國政府害怕會和俄國的十月革命一樣,要求在比利時的威廉二世退位;威廉二世堅持不退位,於是總理擅自宣佈了皇帝退位,把政權移交給了SP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