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林則徐的禁煙經驗值得好好總結

眾所周知, 中國近代史是以林則徐主持的虎門銷煙為標誌而揭開序幕的。 林則徐是我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對中國歷史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便是領導了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反鴉片貿易。

清朝自雍正朝起便有了鴉片走私活動, 經乾隆、嘉慶、至道光朝, 鴉片貿易氾濫, 使得中國百姓的精神和身體都受到極大摧殘。 因為白銀大量外流, 銀貴錢賤, 百姓日常交易用錢, 交納賦稅用銀, 實際負擔大為增加。 鴉片貿易也直接威脅了清王朝的統治。 鴉片吸食者中, 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各級官僚。 據統計, 鴉片戰爭前夕, 京官中十之一二、地方官中十之二三都吸食鴉片。 文武官員吸食鴉片, 導致官場風氣急劇敗壞。 作為統治基礎的軍隊, 許多官兵在吸食鴉片後, 喪失了戰鬥力;有些官員甚至武裝販賣鴉片, 影響極壞。 下層勞動者吸食鴉片, 不僅喪失勞動力,

還往往引發道德淪喪的舉動。

清廷多次下令嚴禁鴉片, 但禁煙效果始終不佳。 道光皇帝曾先後數十次下詔禁令, 懲處條例也越來愈嚴厲, 但進入中國的鴉片數量卻成倍增加。 據馬士研究, 1821-1827年, 鴉片年均輸入9708箱;1828-1835年, 年均輸入為18712箱;1836-1839年, 年均輸入則為35445箱。

道光十八年(1838年), 鴻臚寺卿黃爵滋上《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疏》, 指出鴉片走私的嚴重危害。 他分析過去禁煙失敗的原因在於官員貪贓枉法, 故而應該採取重懲吸煙者的禁煙新辦法。 道光帝命各地將軍和各省督撫議奏, 結果收到8份支持意見和21份反對意見。 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支持黃爵滋的建議, 提交《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 主張嚴懲吸食與販運之人, “若尤泄泄視之, 是使數十年之後, 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 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一躍成為禁煙派的代表人物。

道光帝命林則徐來京覲見。 經過多次召對,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838年12月31日), 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 前往廣東查辦禁煙, 隨後在當地百姓和官員的支持下, 採取嚴厲措施, 收繳鴉片, 虎門銷煙, 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美國傳教士裨治文觀看了虎門銷煙過程:“我們反復考察了燒煙的每一個過程, 他們在整個工作進行時的細心和忠實的程度, 遠超於我們的臆想, 我不能想像再有任何事情會比執行這個工作更加忠實的了。

”道光皇帝也在林則徐的奏摺上朱批“可稱大快人心一事”。 林則徐的禁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林則徐禁煙的成功, 在我看來, 有很多值得今天借鑒的地方。

第一, 是態度堅決, 禁煙方法得當。 林則徐在任湖廣總督時, 在兩湖地區採取嚴禁吸食鴉片的措施, 他把繳來的煙槍刀劈火燒, 把灰燼投入江心;還配製戒煙丸, 廣為散發, “湖廣之人, 有積癮三十年, 日吸一兩, 而居然斷去者。 斷後則顏面發胖, 筋力複強, 屢試屢驗”。 林則徐在兩湖地區的禁煙工作, 成效顯著, 道光皇帝也深受鼓舞, 相信鴉片可禁, 煙癮可除。 出任欽差大臣後, 林則徐還對外宣稱:“若鴉片一日未絕, 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與此事相始終, 斷無中止之理。”態度的堅決,是林則徐禁煙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第二,是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毒品是高利潤的產業,毒販為獲取利潤,面對禁毒的各種政策,不可能主動投誠,束手就擒。林則徐積極發動廣州各界群眾,讓他們搜集和呈繳煙膏煙具,揭發鴉片販子。鴉片走私的重要航道虎門也被百姓控制,他們一發現走私鴉片商船,便立即吹響螺號,集合漁船,前後攔截,並順風放火燒毀。英國大鴉片商顛地不但拒絕繳出鴉片,還阻撓其他商人上繳鴉片,影響極其惡劣。林則徐下令拘捕顛地,時任英國商務總監查理•義律聞訊,打算連夜帶顛地逃出廣州。林則徐下令暫停貿易,並規定不準將房屋、船隻等供洋人雇賃,同時撤出洋館買辦、華人雇傭人員,派兵封鎖洋館。正是在這種高壓之下,義律才被迫同意繳出鴉片。可以說,林則徐禁煙,走的是群眾路線。

第三,是以武力做後盾,提前做好各種防範。禁止鴉片貿易具有無比的正義性和合理性,但卻損害了英國殖民者的利益。林則徐在廣州主持禁煙期間,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等人進行一系列加強海防工作,特別是在橫檔山外海面較狹窄處設置木排鐵鍊,在威遠炮臺以西添設炮臺,增強虎門海灘防禦力量,並招募水手,交由關天培操習演練,以備不虞。道光皇帝下令停止中英貿易後,雙方進入局部戰爭狀態。由於英國船隻被困在外洋,無法獲得補給,英軍花重金讓一些不法商戶前來接濟。林則徐命關天培偽裝炮船,隨漁戶出海進行伏擊,一次性舉火焚燒不法船隻23條,切斷了英方的糧食接濟。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主力到達廣州海面,封鎖珠江口,但因為林則徐已在廣東地區嚴密部署,英軍找不到任何破綻,只得到其他機會尋找機會。有了充分的武力準備,是林則徐禁煙成功的物資基礎。

第三,睜眼看世界,掌握全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上到皇帝下至百姓,舉國都非常閉塞的情況下,林則徐卻能主動瞭解國外,他是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難能可貴。在廣州禁煙期間,林則徐設館編譯西文書刊,瞭解西方知識,“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譯西書,又購其新聞紙”。他把英文的《中國叢報》譯為中文,經過親自整理加工,變成《澳門月報》。此報有論中國、論茶葉、論禁煙、論用兵、論各國夷情等5輯,成為他抗英鬥爭的重要知識來源。

當今社會,禁毒極為繁雜,既是國內問題也是國際問題,需要我們全面瞭解和掌握國內國際形勢,採取有針對性的辦法。而林則徐的許多做法,都值得我們好好總結。尤其是他那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以及“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謝謝大家。

斷無中止之理。”態度的堅決,是林則徐禁煙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第二,是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毒品是高利潤的產業,毒販為獲取利潤,面對禁毒的各種政策,不可能主動投誠,束手就擒。林則徐積極發動廣州各界群眾,讓他們搜集和呈繳煙膏煙具,揭發鴉片販子。鴉片走私的重要航道虎門也被百姓控制,他們一發現走私鴉片商船,便立即吹響螺號,集合漁船,前後攔截,並順風放火燒毀。英國大鴉片商顛地不但拒絕繳出鴉片,還阻撓其他商人上繳鴉片,影響極其惡劣。林則徐下令拘捕顛地,時任英國商務總監查理•義律聞訊,打算連夜帶顛地逃出廣州。林則徐下令暫停貿易,並規定不準將房屋、船隻等供洋人雇賃,同時撤出洋館買辦、華人雇傭人員,派兵封鎖洋館。正是在這種高壓之下,義律才被迫同意繳出鴉片。可以說,林則徐禁煙,走的是群眾路線。

第三,是以武力做後盾,提前做好各種防範。禁止鴉片貿易具有無比的正義性和合理性,但卻損害了英國殖民者的利益。林則徐在廣州主持禁煙期間,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等人進行一系列加強海防工作,特別是在橫檔山外海面較狹窄處設置木排鐵鍊,在威遠炮臺以西添設炮臺,增強虎門海灘防禦力量,並招募水手,交由關天培操習演練,以備不虞。道光皇帝下令停止中英貿易後,雙方進入局部戰爭狀態。由於英國船隻被困在外洋,無法獲得補給,英軍花重金讓一些不法商戶前來接濟。林則徐命關天培偽裝炮船,隨漁戶出海進行伏擊,一次性舉火焚燒不法船隻23條,切斷了英方的糧食接濟。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主力到達廣州海面,封鎖珠江口,但因為林則徐已在廣東地區嚴密部署,英軍找不到任何破綻,只得到其他機會尋找機會。有了充分的武力準備,是林則徐禁煙成功的物資基礎。

第三,睜眼看世界,掌握全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上到皇帝下至百姓,舉國都非常閉塞的情況下,林則徐卻能主動瞭解國外,他是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難能可貴。在廣州禁煙期間,林則徐設館編譯西文書刊,瞭解西方知識,“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譯西書,又購其新聞紙”。他把英文的《中國叢報》譯為中文,經過親自整理加工,變成《澳門月報》。此報有論中國、論茶葉、論禁煙、論用兵、論各國夷情等5輯,成為他抗英鬥爭的重要知識來源。

當今社會,禁毒極為繁雜,既是國內問題也是國際問題,需要我們全面瞭解和掌握國內國際形勢,採取有針對性的辦法。而林則徐的許多做法,都值得我們好好總結。尤其是他那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以及“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