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只有你徹底地向生命臣服的時候,生命才能向你顯露

死亡是必定的。 誰也無法從死亡裡逃脫出來。 無論是在你的肉體結束的時候, 還是在你的肉體尚未結束之前, 死亡一定會對你降臨。 逃避死亡是軟弱的, 加速自己肉體的死亡是愚蠢的, 就像努力使自己的肉體延長一樣愚蠢。

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地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無論你是誰!早幾天死亡和遲幾天死亡並沒有多少差別, 事實上它們一點差別也沒有。 死亡裡只有一個東西是不同的, 那就是當死亡來臨的時候, 你是穿透它還是對抗它。

釋迦牟尼不想死亡, 因為他還沒有覺悟, 因為他還沒有明白他的真相。 他用堅強的意志對抗他的肉體的死亡, 他明白, 如果他此時沒有那個強烈的求生意志在支持著他, 他可能隨時會死去, 他的肉體之所以還在疲憊地活著, 那是因為他的求生意志。

他只是暈了過去, 他之所以沒有死去並不是因為別的, 只是因為他的求生意志還殘存在體內。

據說是一位牧羊女喂了釋迦牟尼一些乳糜, 使他的肉體又重新恢復了活力。

就在釋迦牟尼恢復正常的時候, 他又一次嚴肅地思考了自己活著的意義和價值。 他再一次發現了人生的虛幻本性:他至今所走過的人生無非是一場夢、一場鬧劇。 追溯過去, 看一看現在, 再看一看未來, 一片迷茫, 一片黑暗, 釋迦牟尼再也找不到一個支持自己再活下去的理由了——所有的理由都破滅了。

他跌坐在泥連禪河岸邊的一棵樹下, 只是對自己輕輕地說了一句話:如果那個偉大的東西再不降臨於我的話, 我的肉體就坐死在這裡。

那個偉大的東西並沒有馬上降臨於釋迦牟尼, 但通向那個“偉大的”大門開啟了。

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說那個“偉大的”大門向釋迦開啟了呢?就是因為釋迦牟尼對自己輕輕地說的那句話:如果那個“偉大的”再不對我降臨, 我的肉體就死在這裡。

這句話應該成為所有人的咒語, 應該被反復默念。 這句話太偉大了, 這句話裡透露出一個無比偉大的訊息:生命不能被你的目標所實現,

只有你徹底地放下你的所有目標和關於實現這些目標的方法、途徑以及你自己, 生命才能對你降臨, 才能向你顯露出她的全部。

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說了一句最真實最偉大的話:神聖的父(上帝)啊, 你向我降臨吧, 我做好了一切向你臣服的準備!

在那棵被稱之為菩提樹的樹下, 釋迦牟尼說了一句和耶穌一樣偉大的話:那個“偉大的”降臨吧, 如果它再不降臨, 我將把我的肉體坐死在這裡——要它還有什麼意義呢?

為什麼釋迦牟尼不把那個“偉大的”稱之為神?不, 他不會這麼稱呼它, 他寧願叫它為“存在”, 叫它為“智慧”, 叫它為“道”, 無論叫它什麼都可以, 只是不要再叫它為神。 釋迦牟尼對神(宗教裡的神)徹底失望了, 他甚至對神(宗教裡的神)產生了忿怒。 釋迦牟尼寧願叫它為“空”“佛性”“神性(神的本性)”“存在”, 或乾脆就叫它“這個”或“它”, 他也不願再稱呼它為神了。

生命中最大的一個悖論出現了, 這個悖論就是:只有你徹底地向生命臣服的時候, 生命才能向你顯露;只有當你放下你的一切目標的時候,生命才能把你馬上帶向人生的最高目標——解脫(或叫極樂);只有你從你的肉體裡、精神裡和身心裡徹底退出來的時候,生命的光芒才能充滿你的肉體、你的精神和你的心,並賦予你的肉體、你的精神和你的心以圓滿的和諧、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優美;只有對生命徹底消融你自己的時候,生命才能把你提升到永恆裡去。

釋迦牟尼開始臣服了,釋迦牟尼開始進入到臣服的狀態裡去了。他不再掙扎,他不再對抗什麼了,他不再給自己創設什麼目標;他只是臣服,他只是消融——甚至連被臣服的物件都沒有。

只有沒有物件的臣服才是臣服!

有人對知識臣服,有人對他人臣服,有人對權力臣服,有人對想像出來的神臣服——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臣服,這些只能稱之為對目標的一種態度。只有沒有物件的臣服才是真正的臣服!

節選自潘麟導師生命科學系列著作之《家門沒上鎖》

生命才能向你顯露;只有當你放下你的一切目標的時候,生命才能把你馬上帶向人生的最高目標——解脫(或叫極樂);只有你從你的肉體裡、精神裡和身心裡徹底退出來的時候,生命的光芒才能充滿你的肉體、你的精神和你的心,並賦予你的肉體、你的精神和你的心以圓滿的和諧、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優美;只有對生命徹底消融你自己的時候,生命才能把你提升到永恆裡去。

釋迦牟尼開始臣服了,釋迦牟尼開始進入到臣服的狀態裡去了。他不再掙扎,他不再對抗什麼了,他不再給自己創設什麼目標;他只是臣服,他只是消融——甚至連被臣服的物件都沒有。

只有沒有物件的臣服才是臣服!

有人對知識臣服,有人對他人臣服,有人對權力臣服,有人對想像出來的神臣服——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臣服,這些只能稱之為對目標的一種態度。只有沒有物件的臣服才是真正的臣服!

節選自潘麟導師生命科學系列著作之《家門沒上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