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生的“委屈信”不只是“控訴書”

◎李曉亮

近日, 山西呂梁一名四年級學生用千字作文記錄了被老師懲罰後的內心獨白, 引起社會關於師德師風、學生心理問題的討論。 12日, 記者從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新聞辦獲悉, 離石區教育局再次對作文《老師我想對您說》做出回復, 該學生所在的學校也公開致歉。 (中新網)

看這篇四年級學生的作文, 並不是多麼苦大仇深的血淚控訴, 而是終於決定向老師說出內心實感, 是飽含真情的委屈獨白。 主要是自己自從入學感受了一次這位老師的莫名暴怒後, 心理陰影就再未消除。

作文記敘的多是心路歷程,

謹小慎微, 謹言慎行, 勤勉上進, 幾乎是“求求您, 表揚我”的心態。 但是老師還是注意不到這份努力, 不但沒等來表揚和鼓勵, 反而莫名的體罰, 打罵, 倒在不長的篇幅裡, 提到好幾回。

作文裡點到的“扔書、訓斥、打罵”等粗暴教學罪狀, 在輿論眼裡, 是不可思議, 難以想像的, 可如這孩子親媽所言, 老師打你是為你好, 理所應當, 大驚小怪。 若說十幾二十年前, 我們上學那陣, 農村小學, 從老師到家長, 觀念確實如此。 但那已一去不返。 如今, 冷暴力傷害已如文中所言, 將一個內心敏感的孩子逼得唯唯諾諾, 不知所措。 若還由著性子, 簡單粗暴, 別說教學資格, 已經涉嫌違法。 從輿情反應, 和當地整治來看, 就知道這樣的已不配為師。

而從“三年內不得再臨聘”“‘區管校聘’改革,

逐步解決臨時代教”看, 這次涉事的無疑又是臨時工。 可能還是教師缺口大, 這樣代教者各方面素質都未必合格, 只是實在缺人, 硬著頭皮雇傭。 而這次委屈信, 雖然不只是為情緒化控訴, 而是為袒露心聲, 引起社會重視, 最終若能換來制度性療救, 這信就沒白寫。

教書不單是糊口的技術活, 也是垂范的良心活, 必須寧缺毋濫。 而背後的教師短缺, 數量和品質不足問題, 或也不是這個區獨有。 要讓孩子們能安心上課, 不因某個不良代教的個人素質問題而患上心理隱疾, 還需要城鄉教育資源均衡上著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