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88年版《粟裕戰爭回憶錄》為何唯獨沒提淮海戰役

粟裕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宋春丹, 原題:秘書鞠開:從未聽到粟裕下死命令或者見他發脾氣

夙願

鞠開最後一次見到粟裕,

是1984年1月15日。 77歲的粟裕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已不能言, 鞠開只能隔著窗戶看了看他。

2月5日下午, 鞠開接到時任粟裕秘書劉祥順打來的電話, 告知粟裕已于下午4時33分逝世。

粟裕遺體火化後, 骨灰裡篩出來三粒彈片, 大的一粒有黃豆大小, 小的兩粒綠豆大小。 粟裕在戰爭年代曾6次負傷, 這三塊彈片連他本人都不知道。 鞠開自責地想起, 以前粟裕總說自己頭疼, 大家都以為他只是緊張過度。

粟裕的骨灰被撒在了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河南等他戰鬥過的地方, 以及他四次渡過的長江中。

2月25日早上, 楚青和時任粟裕秘書的朱楹召集劉祥順和鞠開等人開會, 研究如何完成粟裕的遺願:出版回憶錄和軍事文集。

1976年夏天,

重病初愈的粟裕決定寫戰爭回憶錄。 回憶錄由粟裕口述, 楚青和工作人員記錄整理。 1981年2月1日, 他突發腦溢血, 之後腦血栓反復發作, 語言、思維逐漸遲鈍。 楚青只能在他每次病情好轉時抓緊提問。

在楊尚昆的支援下, 回憶錄的出版工作加緊進行。 鞠開和劉祥順負責收集材料, 整理目錄, 由原軍科院政治部副主任孫克驥(也是《粟裕軍事文集》的主編)等編著。

據一位參與撰寫回憶錄的人士回憶, 楚青曾指著房間裡的一張床說, 1958年粟裕被批判時, 就是坐在這裡掉了眼淚。

1988年, 近40萬字的《粟裕戰爭回憶錄》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書中回顧了粟裕經歷和指揮的各大戰役, 唯獨沒有淮海戰役。

鞠開曾聽楚青說, 粟裕多次對她講, 淮海戰役的文章他不寫,

淮海戰役的書他不讀, 淮海戰役的電影他不看。

1989年, 在粟裕逝世五周年時, 楚青將粟裕生前即席回答他人關於淮海戰役的一些問題的談話內容整理為《粟裕談淮海戰役》發表。 解放軍出版社將其作為附錄, 補入2007年再版的《粟裕戰爭回憶錄》, 並更名為《粟裕回憶錄》。

1994年12月25日, 《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公開發表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和張震的署名文章《追憶粟裕同志》。 文中寫道:

1958年, 粟裕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 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失誤。 這個看法, 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 粟裕同志當時在身處逆境的情況下, 又一次表現了堅強黨性和高風亮節。

2000年, 官方傳記《粟裕傳》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

書中更進一步指出, 《追憶粟裕同志》一文由總政治部、中央軍委、中央黨史工作領導小組審定, 由江澤民總書記審閱發出。 “這個代表中央軍委為粟裕正式、公開的平反, 雖然來得太遲, 但終於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還粟裕以清白高潔。 ”《粟裕傳》寫道。

每年2月5日粟裕忌日, 鞠開都會來雨兒胡同12號(後改為33號)悼念。 去年2月21日, 楚青去世, 這所房子被收回, 他再也不能去粟裕遺像前鞠躬了。

今年8月10日是粟裕誕辰110周年。 清明時, 90歲的鞠開帶著夫人和女兒專程去了粟裕老家——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伏龍鄉(今坪村鎮)楓木樹腳村。

粟裕曾對兒女許願, 全國解放了, 就帶他們回湖南老家, 但一直未能了卻這個夙願。

自從1927年跟著毛澤東上了井岡山, 終其一生, 他再未踏上故土一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