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怡園酒莊二十周年,獨家專訪莊主陳芳

怡園已經迎來了20周年, 由起初經營的艱難到今天國內精品酒莊的標杆, 和莊主陳芳有著莫大的聯繫。 陳芳於2002年, 從父親陳進強先生手中接過怡園酒莊, 成為最早一批在國際市場上推廣中國精品葡萄酒的人士之一。 如今, 經過20年的努力, 怡園酒莊獲得了國內外許多消費者的認可。

在怡園20周年之際, 酒品會對陳芳進行了獨家專訪。

*以下P表示“酒品會9pin.com”,J表示Judy陳芳。

P:怡園酒莊從1997年建莊, 到今年二十周年。 今年對怡園來說是特別的一年。 這一年有什麼事讓你記憶深刻?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J:怡園酒莊20年走過來, 其實, 每一年 都有高潮低潮。 我今年也剛好40歲。 去年, 我們出了起泡酒Angelina, 以小女兒的名字命名。 還有一件事就是, 今年我在非洲跑了一個兩百五十公里的馬拉松。 當做是送給怡園二十年的禮物, 也是給自己踏進40歲的一個禮物。

P:當時決定參加比賽的原因是什麼呢?

J:我們常說美好生活。 我覺得美好生活感覺太過於容易, 人有時候需要提醒自己:美好生活未必要時刻處於這樣的環境, 可能在艱難的環境中會提醒自己去珍惜所有擁有的, 簡單的生活。

P:完成之後有什麼心得呢?

J:去之前覺得一切都不可思議,

沒有嘗試過一些事情, 比如七天不洗澡, 在戶外露營, 我從來沒有去過非洲, 沒有嘗試過為了生存而吃。 可能這樣的七天下來以為自己會有很多的想法, 但發現其實是沒有想法的, 每天除了想著生存下去, 沒有其他任何想法。

P:跑完之後也寫了一篇心得, 是當時有感而發嗎?

J:其實寫下來很多東西都是留給自己的。 今年二十周年, 我寫了一篇二十周年的感想, 最有意思的反而是回看自己十年前寫的東西, 後來我發現:一切的心得感想都是自己留給自己的, 而不單單是給其他人看的。

P:在參賽過程中, 很多人中途放棄, 現場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J:本身整體環境是很困難的, 等於在戶外每天跑一個馬拉松, 風沙、高溫48度, 還要背著東西。

很多人沒有完成主要是因為中暑, 而且受傷, 所以我每天的想法是:我要完成!不要受傷!繼續堅持下去!最後才順利完成。

P:在怡園成長發展的這20年中, 有陳先生初創的心血, 也有您的努力, 怡園是中國少有的精品家族酒莊, 您怎樣看家族傳承?

J:家族傳承是有DNA的。 我相信一個企業文化是很多時候來自老闆的DNA, 老闆的DNA會變成企業的DNA。 以前的理解可能是我父親傳給我, 我們有時候聊天開玩笑說, 以後會傳給我女兒。 其實現在我更多是覺得, 我們整個團隊變成一家人。 這種傳承是否一定是血緣的傳承, 我覺得未必。 可能更多是一種價值觀的傳承。 大家認可這種價值觀, 可以繼續下去。

P:家族傳承的對怡園意味著什麼,

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影響?

J:我覺得我們看得比較長線。 其實並不是很在乎短期內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效果, 或者得到什麼。 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一點。 第二就是我們對誠信、聲譽很在乎, 我相信我們在乎這個, 遠遠超過對利潤的追求, 這也是怡園能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P:這也是對品質, 包括品牌文化的追求嗎?

J:一定是對品牌文化影響特別大, 我覺得我們真的很在乎我們的信用。 對於客人的信用、對於供應商的信用, 對於合作夥伴的信用。 我覺得在你喝怡園酒的時候能夠感受得到。

P:做酒莊與其他事業有什麼不一樣嗎?在您經營的15年裡, 經歷了不同的階段, 有什麼特別的收穫和經歷嗎?

J:經營酒莊真的是和其他業務很不一樣。 你很少會看到一個行業,它既是農業,又是工業,還要考慮行銷。其實是三個不同關係的業務合在一起,而你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這是我想,其中一個最困難的地方。對我來說,因為我是從小在城市出生長大,對農業、對天氣或者是自然的理解是很淺薄的,只是每天看看天氣預報,考慮是否打傘或者穿毛衣。但你做葡萄酒以後,接觸農業,你就會發現:人,在大自然面前,其實是很渺小的,所以反而是要慢慢學會順著這個勢頭走。

P:當您接到這個事業,第一次踏上山西的土地的時候,有什麼感想?

J:我記得我第一次來山西,在酒莊走的時候,黑到伸手不見五指,然後就想,慘了,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你能想像嗎?從香港的中環到山西的太谷,而且十五年前什麼都還沒有建設,也沒有供暖,冬天來的時候冷得要命,基本上能穿的都穿上了。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P:關於怡園未來的發展,您的理想和規劃是怎樣的?未來5年甚至未來10年怡園未來會做什麼?會有一些變化還是保持現狀呢?

J:其實,想肯定有想,你說清楚的規劃,我覺得未必。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繼續探索“在哪裡?種什麼?”這個問題,因為這是葡萄酒的核心。葡萄酒是唯一一個有出生證的飲料,能喝出年份、地區、產區,我想這還是要堅持的。另外我還是希望Angelina的起泡酒做多一點。

P:您剛才提到了種植的品種,那有什麼新的嘗試呢?

J:我們其實沒有停止過嘗試。去年推出的“西拉”、“阿裡亞尼考”和“馬瑟蘭”、不成功的也有很多,比如白詩南、黑皮諾,還有很多酒款。其實,不停在嘗試,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P:據我們瞭解,黑皮諾是種了5次拔了5次,過程真的很辛苦?

J:是,黑皮諾是這樣的。其實,人總是有些事情,自己會很糾結,就是很死活要幹,卻死活做不出來。可能還是不能跟天鬥吧,還是要順應自然。

P:在發展過程中,有什麼期待呢?或者說,未來五年十年有什麼期待嗎?

J:其實,我更希望看到團隊的成長,期待看到能夠他們獨當一面,能聽到他們的意見和想法。有時候,一個人只能走那麼遠,如果要再繼續走下去,可能就是一起走的一條路。一個團隊一起走能走得更遠。很多人在這裡很多年,我很珍惜這樣子的感情。

P:現有酒款裡,除了莊主珍藏、Tasya' reserve 和Angelina都是以您家族成員的名字命名的酒款,為什麼以為他們的名字命名呢?

J:會用家庭成員的名字命名酒,主要是因為沒有想像力。你會發現,我沒有放上自己的名字,因為有什麼事情找他們,不要找我。其實,我覺得是一種期盼,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家裡人是參與的。

P:從2001年就開始的慶春系列酒款,對您意味著什麼?

J:其實蠻有意思的,我們第一款酒就是出慶春,我對慶春的期待是非常大的。因為我們經常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喝中國酒?你很喜歡霞多麗,喜歡赤霞珠,那為什麼一定要喝中國酒呢?我覺得慶春就有這樣一個意義在。因為過年對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有一款酒跟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捆綁在一起。有中國風味在裡面,有中國人的感情在裡面。所以我對慶春的期望值是很高的。每一年的慶春都有中國元素在裡面,拿來送給朋友、送給客戶都好,感謝大家對怡園的支持。而且每年都會挑選一個詩詞,教我女兒輪流寫,我真的是很喜歡中國文化,我們的複雜程度和歷史悠久,希望在慶春能體現出來。

P:Tasya和Angelina對家族酒莊怎麼看?您會引導她們未來作為家族傳承人嗎?

J:她們現在就是十二、十四歲,基本上都是不理媽媽,現在覺得媽媽超級不酷。有開玩笑說,小女兒會來接班,大女兒今年會去英國讀書,當我們去英國的時候,她可以暑期工幫忙推廣一下。

P:您希望怡園酒莊宣導什麼樣的酒文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J:我們一直以來其實都是希望它是美好生活。對於“美好生活”,我一直堅持的是,可能是和朋友相聚,可能是吃一些很簡單但是很新鮮的東西,當地的食材,開一瓶酒。我覺得有時候,最簡單、最直接的東西反而是最美好的。

P: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上,您的父親怎樣影響過您?

J:我父母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我父親。你想想,我們小時候,明天考試今天去看三部電影,刮颱風我們去海邊釣螃蟹。我覺得父親一直都做另類的事情。他給我們的教育也是,你只要喜歡,你努力去做,他會全力支持。他不把金錢看得很重,但經常鼓勵我們去花錢,因為這樣才會有動力去賺錢。所以我有很多價值觀包括對生命的看法都受他影響,我和父親其實個性蠻像的。

P:酒是有意思的東西,喝不同的酒的人通常也是不一樣的人,關於喝酒和交朋友,今年你有什麼特別的體會嗎?

J:其實通過葡萄酒,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然後大家喝了酒可以聊很多不同的話題,這段時間喝得比較多的是一些老年份的酒,特別是年份不好的酒。我們經常很喜歡喝名莊,喝好年份。其實我覺得有時候不是很好的年份,你反而更能體會當年的氣候條件,你更有感覺那一刻、那一年是什麼年份。所以,我們現在經常去挑一些年份不是很好的酒,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寶。我們這兩天開了05年的霞多麗特別好,反而是08年的覺得很好的年份,沒有記憶中那麼好。然後喝06年的深藍大瓶裝的很好,09年是一個剛開感覺很好,慢慢又好像有點散,真是每個年份很明顯的區別。

P:怡園的20年下來,有什麼事情是特別感動您或者觸動您嗎?

J:最感動的是07年,當年是我們十周年。下暴雨,那年非常艱難。那是六十年難得一見的暴雨,我們除了珍藏霞多麗以外沒有一瓶珍藏級以上的酒,當時酒都不夠賣。然後又籌備了一年的慶典,當時要做這麼大的慶典,很多東西從北京調過來。籌備很久,沒有想到一場暴雨把所有的東西都破壞,燈也開不了,煙花也放不了,當時覺得幾重打擊,覺得怎麼能走下去。最感動的是,整個團隊還是很投入,他們都一起跳舞、一起喝酒,希望把氣氛調動起來。雖然第二天大家都全部倒了,全部生病。所以喝07年的珍藏霞多麗,對我來說是一件特別的事情。

P:除了07年的珍藏霞多麗,還有什麼年份讓你比較難忘嗎?

J:13年也印象深刻。首先13年春寒,所以就是自然地減產。那年反而只有珍藏級以上的酒。是很有意思的一年,我很喜歡那年的酒。

P:怡園發展發展過程中,最艱辛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J:當然是一開始的時候,一是自己什麼也不懂。既不懂得葡萄酒,也不懂得市場,也沒有團隊的管理經驗,突然間要去接一個這麼大的盤。那時候我根本就是,跟自己一個人在大海裡面游泳的感覺一樣。同時那時候有剛有了孩子,自己很難去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我覺得當時是最困難的。但現在反而感覺有些困難在於,自己有很多的想法,糾結於執行的問題,能不能傳達出來,是不是應該繼續這樣往下走。

P:您的女兒支持您的事業嗎?

J:經常有人問我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簡單地來說,是沒有平衡,是在不平衡中繼續前進。我覺得孩子還是比較小,她們對我工作上的理解可能只能從一個小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不過我覺得我們互相之間,還是會相互支持。

P:她們現在就有開始在喝酒、品酒嗎?

J:有啊。我覺得味覺的培訓還是重要的,你從小培養,她們的理解能力遠遠超過我們長大才學的人。從小培養她們對吃的追求,對味覺的注意,會有差別。我經常帶她們去吃不一樣的東西,去試不同的菜系,也有帶她們到國外去感受不同的食物的區別,這是很有意思的。

P:您很喜歡閱讀,最近在看什麼書,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J:最近有在看一本關於鴉片戰爭的書,這本書很有意思。作者從兩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一個是英國人的角度去看,另外一個是從中國人的角度去看。其實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去看,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我想這個不單單是歷史,我相信我們在生活裡面也會碰到:同一件事,同一瓶酒,同一道菜,在不同的環境下,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P:在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裡,你通過什麼方式調節自己呢?

J:我自己很喜歡跑步,其實我很喜歡一個人跑步,不喜歡別人陪我跑。因為真正一個人的時間不多,所以跑步是我唯一一個和自己相處的時間。而跑步的時候,經常是想放棄的,所以要不停地和自己對話,有時候聽自己喜歡的節目或者音樂,或者什麼都不聽,感覺都很不一樣。然後,每天身體的狀況也很不一樣,心情也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一個給自己留點空間的好方法。

P:跑步和經營酒莊最相似的地方是什麼呢?

J:我覺得是堅持。你開始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真的不知道這個方向一定是對的,如果它是對的,你就不會走另一個方向。但其實,它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不對的。有的時候還要堅持跑下去,雖然可能路上只有你一個。不過我覺得,堅持還是有結果的。

P:如何看待新生代的年輕消費群體呢?

J: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很快可能變成我們的主力消費者,要關注他們的愛好,要想著如何和他們接觸,現在有了這樣的科技、這樣的機會。廠家能有直接和消費者溝通的管道是非常好的。但問題是,有這個管道不代表你能用好。互聯網還是一個困難的課題,也是一個需要很多探究的課題。

P:關於銷售,這兩年積累了什麼樣的經驗呢?

很榮幸酒品會作為此次怡園酒莊二十周年活動合作媒體方,在酒莊對陳芳進行了專訪。

酒莊二十的歷程,也是她成長的歷程,這個個性爽朗、健談、樂觀、堅定的女子,從22歲接手酒莊到經營15年,這其中的曲折坎坷,不是一篇文字就能呈現的。憑藉出色的能力將怡園推向國際,成為今天國際市場上有影響力的中國精品酒莊。她的堅韌與執著,如同她父親老莊主一樣,真切希望將葡萄酒作為家族長線的發展事業,將家族傳承深深刻在怡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你很少會看到一個行業,它既是農業,又是工業,還要考慮行銷。其實是三個不同關係的業務合在一起,而你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這是我想,其中一個最困難的地方。對我來說,因為我是從小在城市出生長大,對農業、對天氣或者是自然的理解是很淺薄的,只是每天看看天氣預報,考慮是否打傘或者穿毛衣。但你做葡萄酒以後,接觸農業,你就會發現:人,在大自然面前,其實是很渺小的,所以反而是要慢慢學會順著這個勢頭走。

P:當您接到這個事業,第一次踏上山西的土地的時候,有什麼感想?

J:我記得我第一次來山西,在酒莊走的時候,黑到伸手不見五指,然後就想,慘了,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你能想像嗎?從香港的中環到山西的太谷,而且十五年前什麼都還沒有建設,也沒有供暖,冬天來的時候冷得要命,基本上能穿的都穿上了。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P:關於怡園未來的發展,您的理想和規劃是怎樣的?未來5年甚至未來10年怡園未來會做什麼?會有一些變化還是保持現狀呢?

J:其實,想肯定有想,你說清楚的規劃,我覺得未必。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繼續探索“在哪裡?種什麼?”這個問題,因為這是葡萄酒的核心。葡萄酒是唯一一個有出生證的飲料,能喝出年份、地區、產區,我想這還是要堅持的。另外我還是希望Angelina的起泡酒做多一點。

P:您剛才提到了種植的品種,那有什麼新的嘗試呢?

J:我們其實沒有停止過嘗試。去年推出的“西拉”、“阿裡亞尼考”和“馬瑟蘭”、不成功的也有很多,比如白詩南、黑皮諾,還有很多酒款。其實,不停在嘗試,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P:據我們瞭解,黑皮諾是種了5次拔了5次,過程真的很辛苦?

J:是,黑皮諾是這樣的。其實,人總是有些事情,自己會很糾結,就是很死活要幹,卻死活做不出來。可能還是不能跟天鬥吧,還是要順應自然。

P:在發展過程中,有什麼期待呢?或者說,未來五年十年有什麼期待嗎?

J:其實,我更希望看到團隊的成長,期待看到能夠他們獨當一面,能聽到他們的意見和想法。有時候,一個人只能走那麼遠,如果要再繼續走下去,可能就是一起走的一條路。一個團隊一起走能走得更遠。很多人在這裡很多年,我很珍惜這樣子的感情。

P:現有酒款裡,除了莊主珍藏、Tasya' reserve 和Angelina都是以您家族成員的名字命名的酒款,為什麼以為他們的名字命名呢?

J:會用家庭成員的名字命名酒,主要是因為沒有想像力。你會發現,我沒有放上自己的名字,因為有什麼事情找他們,不要找我。其實,我覺得是一種期盼,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家裡人是參與的。

P:從2001年就開始的慶春系列酒款,對您意味著什麼?

J:其實蠻有意思的,我們第一款酒就是出慶春,我對慶春的期待是非常大的。因為我們經常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喝中國酒?你很喜歡霞多麗,喜歡赤霞珠,那為什麼一定要喝中國酒呢?我覺得慶春就有這樣一個意義在。因為過年對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有一款酒跟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捆綁在一起。有中國風味在裡面,有中國人的感情在裡面。所以我對慶春的期望值是很高的。每一年的慶春都有中國元素在裡面,拿來送給朋友、送給客戶都好,感謝大家對怡園的支持。而且每年都會挑選一個詩詞,教我女兒輪流寫,我真的是很喜歡中國文化,我們的複雜程度和歷史悠久,希望在慶春能體現出來。

P:Tasya和Angelina對家族酒莊怎麼看?您會引導她們未來作為家族傳承人嗎?

J:她們現在就是十二、十四歲,基本上都是不理媽媽,現在覺得媽媽超級不酷。有開玩笑說,小女兒會來接班,大女兒今年會去英國讀書,當我們去英國的時候,她可以暑期工幫忙推廣一下。

P:您希望怡園酒莊宣導什麼樣的酒文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J:我們一直以來其實都是希望它是美好生活。對於“美好生活”,我一直堅持的是,可能是和朋友相聚,可能是吃一些很簡單但是很新鮮的東西,當地的食材,開一瓶酒。我覺得有時候,最簡單、最直接的東西反而是最美好的。

P: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上,您的父親怎樣影響過您?

J:我父母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我父親。你想想,我們小時候,明天考試今天去看三部電影,刮颱風我們去海邊釣螃蟹。我覺得父親一直都做另類的事情。他給我們的教育也是,你只要喜歡,你努力去做,他會全力支持。他不把金錢看得很重,但經常鼓勵我們去花錢,因為這樣才會有動力去賺錢。所以我有很多價值觀包括對生命的看法都受他影響,我和父親其實個性蠻像的。

P:酒是有意思的東西,喝不同的酒的人通常也是不一樣的人,關於喝酒和交朋友,今年你有什麼特別的體會嗎?

J:其實通過葡萄酒,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然後大家喝了酒可以聊很多不同的話題,這段時間喝得比較多的是一些老年份的酒,特別是年份不好的酒。我們經常很喜歡喝名莊,喝好年份。其實我覺得有時候不是很好的年份,你反而更能體會當年的氣候條件,你更有感覺那一刻、那一年是什麼年份。所以,我們現在經常去挑一些年份不是很好的酒,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寶。我們這兩天開了05年的霞多麗特別好,反而是08年的覺得很好的年份,沒有記憶中那麼好。然後喝06年的深藍大瓶裝的很好,09年是一個剛開感覺很好,慢慢又好像有點散,真是每個年份很明顯的區別。

P:怡園的20年下來,有什麼事情是特別感動您或者觸動您嗎?

J:最感動的是07年,當年是我們十周年。下暴雨,那年非常艱難。那是六十年難得一見的暴雨,我們除了珍藏霞多麗以外沒有一瓶珍藏級以上的酒,當時酒都不夠賣。然後又籌備了一年的慶典,當時要做這麼大的慶典,很多東西從北京調過來。籌備很久,沒有想到一場暴雨把所有的東西都破壞,燈也開不了,煙花也放不了,當時覺得幾重打擊,覺得怎麼能走下去。最感動的是,整個團隊還是很投入,他們都一起跳舞、一起喝酒,希望把氣氛調動起來。雖然第二天大家都全部倒了,全部生病。所以喝07年的珍藏霞多麗,對我來說是一件特別的事情。

P:除了07年的珍藏霞多麗,還有什麼年份讓你比較難忘嗎?

J:13年也印象深刻。首先13年春寒,所以就是自然地減產。那年反而只有珍藏級以上的酒。是很有意思的一年,我很喜歡那年的酒。

P:怡園發展發展過程中,最艱辛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J:當然是一開始的時候,一是自己什麼也不懂。既不懂得葡萄酒,也不懂得市場,也沒有團隊的管理經驗,突然間要去接一個這麼大的盤。那時候我根本就是,跟自己一個人在大海裡面游泳的感覺一樣。同時那時候有剛有了孩子,自己很難去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我覺得當時是最困難的。但現在反而感覺有些困難在於,自己有很多的想法,糾結於執行的問題,能不能傳達出來,是不是應該繼續這樣往下走。

P:您的女兒支持您的事業嗎?

J:經常有人問我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簡單地來說,是沒有平衡,是在不平衡中繼續前進。我覺得孩子還是比較小,她們對我工作上的理解可能只能從一個小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不過我覺得我們互相之間,還是會相互支持。

P:她們現在就有開始在喝酒、品酒嗎?

J:有啊。我覺得味覺的培訓還是重要的,你從小培養,她們的理解能力遠遠超過我們長大才學的人。從小培養她們對吃的追求,對味覺的注意,會有差別。我經常帶她們去吃不一樣的東西,去試不同的菜系,也有帶她們到國外去感受不同的食物的區別,這是很有意思的。

P:您很喜歡閱讀,最近在看什麼書,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J:最近有在看一本關於鴉片戰爭的書,這本書很有意思。作者從兩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一個是英國人的角度去看,另外一個是從中國人的角度去看。其實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去看,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我想這個不單單是歷史,我相信我們在生活裡面也會碰到:同一件事,同一瓶酒,同一道菜,在不同的環境下,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P:在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裡,你通過什麼方式調節自己呢?

J:我自己很喜歡跑步,其實我很喜歡一個人跑步,不喜歡別人陪我跑。因為真正一個人的時間不多,所以跑步是我唯一一個和自己相處的時間。而跑步的時候,經常是想放棄的,所以要不停地和自己對話,有時候聽自己喜歡的節目或者音樂,或者什麼都不聽,感覺都很不一樣。然後,每天身體的狀況也很不一樣,心情也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一個給自己留點空間的好方法。

P:跑步和經營酒莊最相似的地方是什麼呢?

J:我覺得是堅持。你開始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真的不知道這個方向一定是對的,如果它是對的,你就不會走另一個方向。但其實,它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不對的。有的時候還要堅持跑下去,雖然可能路上只有你一個。不過我覺得,堅持還是有結果的。

P:如何看待新生代的年輕消費群體呢?

J: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很快可能變成我們的主力消費者,要關注他們的愛好,要想著如何和他們接觸,現在有了這樣的科技、這樣的機會。廠家能有直接和消費者溝通的管道是非常好的。但問題是,有這個管道不代表你能用好。互聯網還是一個困難的課題,也是一個需要很多探究的課題。

P:關於銷售,這兩年積累了什麼樣的經驗呢?

很榮幸酒品會作為此次怡園酒莊二十周年活動合作媒體方,在酒莊對陳芳進行了專訪。

酒莊二十的歷程,也是她成長的歷程,這個個性爽朗、健談、樂觀、堅定的女子,從22歲接手酒莊到經營15年,這其中的曲折坎坷,不是一篇文字就能呈現的。憑藉出色的能力將怡園推向國際,成為今天國際市場上有影響力的中國精品酒莊。她的堅韌與執著,如同她父親老莊主一樣,真切希望將葡萄酒作為家族長線的發展事業,將家族傳承深深刻在怡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