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偉大的老頭,人人皆知

半生寒微

薑子牙, 亦作姜尚, 是東海邊之人。 其先祖曾做四嶽之官, 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 舜、禹時被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 所以又稱呂尚。 有的被封在申, 姓薑。 夏、商兩代, 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 也有的後代淪為平民, 呂尚就是其遠代後裔。 呂尚本姓薑, 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 所以叫作呂尚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薑子牙出世時, 家境已經敗落了, 所以薑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 也開過酒店賣過酒, 聊補無米之炊。 但薑子牙人窮志不短 , 無論宰牛也好, 還是做生意也好, 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 研究治國安邦之道, 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事處, 閒居在家。

興周滅商

薑子牙72歲時, 垂釣渭水之濱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 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 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 占卜一卦, 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 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 ”姬昌於是出獵, 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薑子牙, 與薑子牙談論後姬昌大喜, 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 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 周會因此興旺。 ’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

”因此稱薑子牙為“太公望”, 二人一同乘車而歸, 尊為太師。

薑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 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 這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 唐太宗即位後, 外夷相侵, 內患未除, 政局動亂, 國家面臨著百亂待治, 百廢待興的情況, 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 便自稱他是薑子牙的化身, 在磻溪建立太公廟, 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 他要象周文王訪賢並重用薑子牙那樣的賢臣良將, 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 終於實現了“貞觀之治”。 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 需要像薑子牙那樣披肝瀝膽, 嘔心瀝血, 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 便於西元731年(開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

並要求以張良配享, 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 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 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 西元739年(開元二十七年)追諡薑子牙為“武成王”, 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

你感覺薑子牙, 人物如何?評論區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