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03-11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

兩會代表又議《收養法》, 棄兒小星星能儘快有家嗎 2017-03-11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

3歲的小星星從來沒見過媽媽,上海市靜安江甯路派出所民警趙耿源幫她尋親的路艱難曲折。

小星星是幸運的,有醫生阿姨和員警叔叔的關愛,而有更多棄兒得不到妥善撫養而流落街頭甚至死亡,同時又有很多迫切收養孩子的家庭無法滿足。 “兩會”又聞代表關於修改《收養法》的呼聲。 “小星星”們在等著有個家,很多無生育能力的夫婦也在盼,有個小星星這樣的可愛寶貝……

自2007年8月建成至今,上海市兒童醫院“愛心病房”接收了數十個小星星這樣的棄嬰。

消失的父母、杜撰的地址、被找到拒不相認……民警趙耿源十年為棄兒“尋親”,難乎其難

“我國收養條件過於苛刻,尤其是全面放開二孩之後,很多條款已明顯不適應當前的情況,我希望《收養法》的修改不僅限基於全面放開二孩的基礎之上,而是基於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的基礎之上。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 她認為調整收養政策,能讓那些被遺棄的孩子得以存活,並健康成長。

3歲的小星星,還不明白這一呼籲對她的意義。

小星星從沒見過媽媽,2014年6月19日出生那天,因吸入性肺炎,她被轉診到上海市兒童醫院。

轉院後,媽媽迅速消失。 八九個月大時,小星星徹底康復,卻只能滯留醫院。

很多這樣的孩子最終去了福利院。 幫著少數幸運兒回家的,是上海市靜安公安分局江甯路派出所民警趙耿源。 他覺得越來越難,難的不只是尋找棄兒的父母,更難的是說服他們接回孩子。

10多年來,民警趙耿源接手60多起棄嬰案件,為8個孩子找回父母。 攝影:張昕

2009年5月30,患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症、新生兒肺炎、顱內出血的小麗被送到上海市兒童醫院,辦好入院手續,父母不辭而別。 兩個月後,醫生將奄奄一息的小麗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

接到為小麗尋親的任務,趙耿源循著住院單和押金單上的地址,找到市郊江橋鎮,小麗父母一家早已搬走。 趙耿源幾經追索,找到租住農戶家的小麗父母,父母卻斷然否認,聲稱當時是陪同事送孩子去醫院。

第二次,趙耿源帶給他們一本用小麗藝術照做成的檯曆,看到活潑可愛並完全康復的女兒,小麗父母松了口。

經過親子鑒定確認,小麗回到父母身邊。

在“愛心病房”住了近兩年的徐弟弟,回家之路也一波三折。

趙耿源曾帶上徐弟弟的視頻、照片,驅車8小時,趕赴徐州尋親。 看到視頻裡活潑健康的孫子,爺爺有些動心,答應去上海看孩子。

第二天,趙耿源卻接到這爺爺的電話,“找不到孩子他爸,家裡經濟太差,接回來也養不好,請員警給找個好人家吧!”原來,大兒子一家擔心多一個孩子,日子更艱難。 趙耿源請來村支書做工作,告知拒絕撫養要追究刑事責任,村裡也承諾幫忙解困。 36小時後,趙耿源帶著爺爺到上海將滯留醫院2年多的徐弟弟接回家。

趙耿源也不確定,“回去了,孩子就會幸福嗎?”他給徐弟弟家人打過電話,除了長高、長大,沒有獲得更多資訊,沒多久,電話也打不通了。 而小麗在妹妹出生後,被送到安徽爺爺奶奶家撫養,再次與父母分離,從醫院“滯留兒童”成為鄉村“留守兒童”。

面對“養活不了自己的”母親,該不該將朵朵交給她?

根據相關法規,只要家人在醫院留有資訊,“小星星”們就不能被判定是棄兒,即使遠避他鄉、拒絕相認,趙耿源還要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回曾將他們遺棄的父母身旁。

也有特例。要不要送朵朵回到母親身邊,趙耿源就很糾結。

2014年2月,朵朵在安亭醫院出生,因圍產期窒息、新生兒肺炎、新生兒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害等疾病,出生後兩小時被送到兒童醫院。4個月後,卻沒人接康復的朵朵回家。在“愛心病房”撫養一段後,朵朵被安置在上海市兒童臨時看護中心,等待媽媽回心轉意。

“找到朵朵媽高某並不難,她是上海人,留下的資訊也基本真實,難就難在朵朵媽拒絕相認。”趙耿源第一次見到高某,就被她的直白驚到了,“她說本來就不想生,我媽說生下來她養,我才生的!”

高某母親也拒絕領回朵朵,“我憑什麼幫她養?孩子爸都不知道是誰,好歹帶個男人讓我看一下啊!再說我還沒玩夠呢!”

2015年2月,靜安公安分局依法給予違法遺棄的高某警告處罰。但高某仍未接回朵朵。

高某出身單親家庭,被奶奶撫養大,從小受盡歧視。“我不想孩子跟著我,再被人家看不起。我沒工作,自己都養不了,怎麼養她?”儘管鎮政府願意協商解決高某工作,她還不鬆口,最後乾脆搬家,讓趙耿源一番好找。

“你遺棄女兒要負刑事責任,檢察院可以起訴,你會被告上法庭。”“那我也養不了。”兩年來,趙耿源與高某這樣的對話進行了N次……

趙耿源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回曾將他們遺棄的父母身旁。攝影:張昕

法律懲處遺棄罪父母之後,孩子們如何才能有溫暖的家?

3月2日,趙耿源參加有關部門聯合協商會議,探討朵朵的出路。“朵朵母親很可能面臨遺棄罪起訴,並因此被剝奪監護權。”趙耿源希望,法律要強起來。

讓法律強起來,是切實解決朵朵困境的一條路徑。遺棄兒童有違道德和倫常,是違法行為,對那些極少數不盡監護職責的父母,法律應當剝奪父母監護資格,並依法嚴懲。

我國《刑法》規定了遺棄罪。最近,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針對現行法律規定的監護制度作出完善修改,強化了國家監護職能,對拒不履行監護職責的父母,檢察機關可以依法起訴,請求法院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另行指定,可以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則承擔“兜底”責任。

其實,如果能修改收養法,就能讓那些有收養願望、且家境殷實可靠的父母,給棄兒一個溫暖的家。據中國人口協會2012年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不孕不育患者超過4000萬,想收養孩子的意願強烈。

當然,大多數棄嬰為病殘兒童,也說明病殘兒童醫療保障制度以及產前篩查的缺失,社會救助體系還有很大缺口。

“滯留兒童”處在灰色地帶。“雖住在醫院,卻不能打預防針,因為沒有監護人簽字。不能出門,一直生活在病房無菌空間,出去不小心就會生病。”景虹醫生對此心疼不已。

有一次景醫生下班。小星星整理好自己的書包,追到門口,要跟醫生媽媽回家。“哪敢帶她出去,偶爾帶到周邊兒童樂園走走,有時去趟食堂就算出門了。”

“醫院不是養育機構,孩子需要活動空間,可病房裡有藥品器械,處處危險。白天還好,晚上就兩三個值班護士,根本顧不過來。”為了小星星的安全,“愛心病房”專門定制了一張矮床,放在病房一角,玩具、書本整齊地放在櫃子裡,用櫃子圍起的10平米空間有小桌椅,醫生媽媽會給小星星講故事、過生日。

小星星見到誰都叫媽媽,她的媽媽在哪裡呢?

趙耿源又要開始新的尋找了。他最大的希望是,喚醒那些父母的良知與責任,也期望找到一條有效預防“滯留兒童”的路徑……(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郝洪)

而小麗在妹妹出生後,被送到安徽爺爺奶奶家撫養,再次與父母分離,從醫院“滯留兒童”成為鄉村“留守兒童”。

面對“養活不了自己的”母親,該不該將朵朵交給她?

根據相關法規,只要家人在醫院留有資訊,“小星星”們就不能被判定是棄兒,即使遠避他鄉、拒絕相認,趙耿源還要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回曾將他們遺棄的父母身旁。

也有特例。要不要送朵朵回到母親身邊,趙耿源就很糾結。

2014年2月,朵朵在安亭醫院出生,因圍產期窒息、新生兒肺炎、新生兒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害等疾病,出生後兩小時被送到兒童醫院。4個月後,卻沒人接康復的朵朵回家。在“愛心病房”撫養一段後,朵朵被安置在上海市兒童臨時看護中心,等待媽媽回心轉意。

“找到朵朵媽高某並不難,她是上海人,留下的資訊也基本真實,難就難在朵朵媽拒絕相認。”趙耿源第一次見到高某,就被她的直白驚到了,“她說本來就不想生,我媽說生下來她養,我才生的!”

高某母親也拒絕領回朵朵,“我憑什麼幫她養?孩子爸都不知道是誰,好歹帶個男人讓我看一下啊!再說我還沒玩夠呢!”

2015年2月,靜安公安分局依法給予違法遺棄的高某警告處罰。但高某仍未接回朵朵。

高某出身單親家庭,被奶奶撫養大,從小受盡歧視。“我不想孩子跟著我,再被人家看不起。我沒工作,自己都養不了,怎麼養她?”儘管鎮政府願意協商解決高某工作,她還不鬆口,最後乾脆搬家,讓趙耿源一番好找。

“你遺棄女兒要負刑事責任,檢察院可以起訴,你會被告上法庭。”“那我也養不了。”兩年來,趙耿源與高某這樣的對話進行了N次……

趙耿源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回曾將他們遺棄的父母身旁。攝影:張昕

法律懲處遺棄罪父母之後,孩子們如何才能有溫暖的家?

3月2日,趙耿源參加有關部門聯合協商會議,探討朵朵的出路。“朵朵母親很可能面臨遺棄罪起訴,並因此被剝奪監護權。”趙耿源希望,法律要強起來。

讓法律強起來,是切實解決朵朵困境的一條路徑。遺棄兒童有違道德和倫常,是違法行為,對那些極少數不盡監護職責的父母,法律應當剝奪父母監護資格,並依法嚴懲。

我國《刑法》規定了遺棄罪。最近,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針對現行法律規定的監護制度作出完善修改,強化了國家監護職能,對拒不履行監護職責的父母,檢察機關可以依法起訴,請求法院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另行指定,可以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則承擔“兜底”責任。

其實,如果能修改收養法,就能讓那些有收養願望、且家境殷實可靠的父母,給棄兒一個溫暖的家。據中國人口協會2012年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不孕不育患者超過4000萬,想收養孩子的意願強烈。

當然,大多數棄嬰為病殘兒童,也說明病殘兒童醫療保障制度以及產前篩查的缺失,社會救助體系還有很大缺口。

“滯留兒童”處在灰色地帶。“雖住在醫院,卻不能打預防針,因為沒有監護人簽字。不能出門,一直生活在病房無菌空間,出去不小心就會生病。”景虹醫生對此心疼不已。

有一次景醫生下班。小星星整理好自己的書包,追到門口,要跟醫生媽媽回家。“哪敢帶她出去,偶爾帶到周邊兒童樂園走走,有時去趟食堂就算出門了。”

“醫院不是養育機構,孩子需要活動空間,可病房裡有藥品器械,處處危險。白天還好,晚上就兩三個值班護士,根本顧不過來。”為了小星星的安全,“愛心病房”專門定制了一張矮床,放在病房一角,玩具、書本整齊地放在櫃子裡,用櫃子圍起的10平米空間有小桌椅,醫生媽媽會給小星星講故事、過生日。

小星星見到誰都叫媽媽,她的媽媽在哪裡呢?

趙耿源又要開始新的尋找了。他最大的希望是,喚醒那些父母的良知與責任,也期望找到一條有效預防“滯留兒童”的路徑……(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郝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